楊梅這地名已有兩百多年,早年稱「楊梅壢」,「壢」在客家語的意思是「臺地間的河谷低地」,楊梅壢在民國9 年( 西元1920 年) 就改為「楊梅」。
桃園,這座仍在持續發展的城市,人流、車流、新穎建築是我們每天生活常見的光景,有沒有覺得看似熟悉卻又感到陌生呢?瞭解我們生活的城市,就要從它誕生的地方作為探索的起點─桃園古城。
復興區擁有豐富天然資源是吸引人前來開發的誘因,所以在光緒十二年(西元 1886 年)作為撫墾中心見大嵙崁溪(現在的大漢溪)對岸河階地形如三角板,就取名為角板山。但其實這裡早就有由當地原住民泰雅族所取的名字- Pyasan(比雅山),意思是物品交易的場所。到了民國光復後設鄉,稱為角板鄉,直到民國 43 年, 改名復興鄉。
現在的桃園市桃園區在清乾隆初年是由客籍墾首薛啟隆和平埔族人所開發。若回到二百多年前的清朝時代,這兒到處都是比人還高的茅草。鋒利的茅草一望無際,讓經過的人們往往被割得滿身傷,像碰到老虎一樣。因此,當時的桃園被稱作「虎茅庄」,有移民在此種植桃樹,逐漸成林,而改稱「桃仔園」。
走出校園、走入社區,桃園囝仔的視野大無限。透過桃園在地學課程,引領學生深諳「在地自然、文化價值」,成為「走向國際」的世界公民,讓世界品味桃園的活力與幸福感,實現深耕在地、放眼國際的教育目標。
市長 張善政
多元的在地文化成就豐富的全球文化,培養學生全球化的 競爭力,更要瞭解在地的文化特色,尤其是地方信仰自古以來 就普遍存在於社會中,人們從信仰上得到心靈寄託外,這些信 仰活動除了具有休閒功能,平時更扮演著維繫社會和諧與凝聚人民向心力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