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潭區-龍元宮
「龍潭」地名的由來,與龍潭大池脫不了關係。據說, 這口大池塘水面遍布野生菱角,當時先民稱之為「菱潭陂」,相傳泉穴有白石,即使歷經多次旱季,大池始終保持一定水量,倘若久旱不雨,只要在潭畔祈雨即可天降甘霖,先民深感其靈驗,在此地建「靈廟」,後稱此潭為「靈潭陂」。後因有人在某日風雨交加夜晚,發現潭中有黃龍出沒,因此改名為「龍潭陂」,又稱「龍潭莊」,龍潭的地名從那時開始沿用至今。
麼儕沒故鄉,麼儕沒想故鄉
故鄉係吾母,分涯來日夜想
龍潭係吾故鄉,發夢都會來想
龍潭吾故鄉,不時都來掛心腸< 客語發音>
各位小朋友,我們最近看過的小說《魯冰花》,作者鍾肇政爺爺,也被稱為「台灣文學之母」,知道嗎?他生長的家鄉正是我們龍潭。鍾爺爺把龍潭的周遭空間,一點一滴寫進他的文章裡,用一支筆書寫龍潭百年,現在讓我們跟著鍾爺爺的筆觸所至一起更加認識我們的家鄉- 龍潭。
乳姑山腳下,大埤塘水鮮
雪山李棟山,巍巍在天邊
兩百多年前,祖公來開荒
一堐堐黃泥塥,今哺日變良田
< 客語發音>
鍾爺爺不只一次在小說中提到乳姑山,在另一著作《濁流》中,乳姑山甚至幻化成主角的慾望投射,土地的陰性形象象徵了吸引主角的親密連結。從龍潭大池望向乳姑山, 是座「有著優美曲線的圓形小山」,登上山頂則可將整個龍潭市街盡收眼底,甚至在天氣明朗的日子,「臺北附近的一群火山- 七星山、大屯山、觀音山等都可以在烟雲縹緲中隱約望見。」對鍾爺爺來說,乳姑山是我們家鄉的標誌性地景,也是他筆下寄予對故鄉關愛與思情之處;而那些發生在乳姑山腳下的人和事,正是我們的日常~~
方圓三十里,禾串打滾浪
青青平陽地,筍筍茶心香
若人个樂園,若人个天堂
恁靚个龍潭,分涯來掛心腸
< 客語發音 >
跟著鍾爺爺小說《魯冰花》中描述代課老師郭雲天的學校,我們發現了鍾爺爺在龍潭國小教書的影子:「從校門到校舍通門,距離約有30 公尺寬,正中處有一座圓形假山,假山中心部分種著幾棵筆直的龍柏,周邊是杜鵑……」現在校舍雖然改建,但還能看見過去的格局喔!走出校門,正對面有條僅容納約2 人擦肩通行的狹窄巷弄「通學巷」, 是鍾爺爺教書時上下班必經之路, 一面牆新種扶疏植栽, 盎然綠葉與紅磚牆的古樸氣質相襯。
走出通學巷,我們來到車水馬龍、與其交錯的龍元路,往右手邊走是龍元宮,創建於清道光五年(1825 年),是龍潭地區的信仰中心,祭祀的是神農大帝(五穀爺)。《魯冰花》中描述龍元宮的五穀爺生(農曆四月廿六日),終日辛勞工作的農民們,也都提前休息上街拜拜、看大戲,「儘管這些人都是貧窮的『泉水牯』,但他們跟別村不窮的人們,乃至富翁一樣有權享受這一天。而在這當兒,他們也都把那些苦楚拋到腦後了」,因為在神明面前眾生平等。一年一度的盛大廟會,也成了郭雲天與女老師林雪芬初次在校外見面的機緣呢!
跟著鍾爺爺的著作看到我們生活周遭的種種,是不是很有趣!是不是迫不及待想要更了解我們的家鄉?現在,讓我們先從介紹地方信仰中心「龍元宮」開始,一步步探索我們的家鄉- 「龍潭」吧!
小朋友,你們知道為什麼會有宗教信仰嗎?
宗教信仰滿足人類與社會許多基本需求,比如面對死亡的恐懼,面對生病、逝去的親人,帶給人們勇氣去理解未知的世界、崇敬自然、宇宙, 消除人類對大自然環境、萬物循環的恐懼,祈求心靈平和,進一步能夠安定社會秩序及平和整體社會狀態。
臺灣民間的信仰是社會文化的產物,其中信仰與祭拜儀式的組合,常與民眾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我們知道現在臺灣居民的祖籍,大多數都是來自於中國大陸,由於從大陸移居臺灣的先民,常將當初家鄉的民俗信仰移到臺灣,因此臺灣的民俗信仰,承襲於中國古俗的部分,比比皆是喔!
我國自古以農為本,賴以維生的是土地,由於人們對土地上作物的豐收,常寄予極大的期望, 所以相當重視對土地的崇拜與祭祀。一直到今天, 婚禮中「首拜天地」,新家落成時「謝土」的祭拜,及各地祭祀「天公」、「土地公」的廟宇等等, 都證明台灣人實足是個崇敬天地的民族,流傳至今雖成簡化之形式,可是背後卻蘊藏著極為深遠的意涵。
早期,臺灣屬於移民杜會,在漢人勢力擴張, 隨處拓墾定居的過程中,常與原住民爭地以建立各族群屬於自己的家園。在過去的研究中,常可發現在拓墾階段需要具有「鎮番」功能的守護神( 三山國王),到初墾社會形成後,農業守護神神農大帝、水利神三官大帝、土地神伯公等信仰陸續出現,而成家立業後,為祈求傳宗接代、居家平安,開始崇奉註生娘娘、觀世音菩薩…… 等諸神,這可說明民間信仰的社會功能。另外宗教信仰還可促進族群間、社群間的互助合作,是漢人社會發展的重要網絡,在龍潭的地方重要宮廟信仰中,可發現這些在地特色。
龍潭的開墾要追溯自清代乾隆年間,那時漢人進行開墾時, 首先在菱潭陂的四周,自然形成散居村落,位居於龍潭陂旁的龍潭街,藉由其在各聚落中間地理位置的優勢,從小市集逐漸發展成為今日的龍潭的街景型態。龍潭市街與附近村莊,一直有著相互依存的密切關係,因此龍潭街上的龍元宮- 神農大帝的信仰範圍,很容易透過宗教活動,擴散到鄰近村落而自然形成一個地域組織。
清代嘉慶年間,龍潭庄自北部大墾戶南下開墾後,大批移民聞風踵至,村落逐漸開拓奠基。道光年間,各地寺廟陣續出現,基於地理生態及農業生產環境等因素,各自形成大小不一的地域性組織,例如:龍潭臺地在老街溪兩側地區,形成一個以龍元宮神農大帝信仰為中心地域性組織;另在大漢溪支流的三坑河階、石門丘陵地區,也形成一個以永福宮三山國王信仰為中心的地域組織;又在銅鑼圈臺地上,形成一個以銅鑼圈三元宮三官大帝為中心的地域組織;在霄裡溪兩側河谷地區,形成一個以三官宮三官大帝信仰為中心的地域組織。
龍元宮是龍潭最具代表性的廟宇,祭祀圈涵蓋整個龍潭老街溪沿岸的村落,開始建於道光五年(1825),主要奉祀五穀爺(神農大帝),隨著歷史變化,陸續增添各類神祇,反映出了龍潭民眾於每個階段的信仰需求,同時,這也反映出龍潭區社會結構不斷演變發展。
龍元宮創建於龍潭陂,緊鄰老街溪較為平坦的地方,不僅拓墾較早且具有龍潭圳等水利灌溉系統,包括龍潭陂、黃泥塘、烏樹林等聚落,是龍潭陂區主要的水稻產區。龍潭陂位於該區的中心點,雖然不從事農業生產,卻供應農具五金生活必需品, 而形成另一個商業街區。
今日所見龍元宮的五穀爺神像,衣冠束帶,具有文官氣派, 是民國57 年(1968)修建廟宇後才變更的,與一般常見的神農大帝半裸神像、手持稻穗的形象完全不同,可說是全臺罕見的。顯然是經過信仰形態的演變而生,這種文官氣息,極有可能與龍潭文風鼎盛,教育風氣有關。
早時雖是以農業為主,但如果要獲取社會地位,那時就要通過官方所訂定的科舉考試獲取知識份子地位。因此,龍潭曾於咸豐元年(1851)至咸豐十一年間,設立了逢源書院,由當地大戶黃家號召,古家與鍾家出資設立,此後龍潭有多處私塾及詩社隨後陸續成立的記載,這都是帶動龍潭人文成長的因素。
龍元宮位於龍潭東龍路246 號,道光五年(1825),由古象賢、鍾天富、黃明漢、魏乾宗等人,聚資貳仟多銀圓,在昔日龍潭第一市場近南龍路中間一帶,興建廟祠,奉祀神農大帝(五穀爺),命名龍元宮
龍元宮廟宇竣工準備登龕前,今大溪鎮南興里永昌宮失火,兩地人士經協調同意將永昌宮五榖爺神像及香爐暫時安置龍元宮內祭祀。修復後,雙方居民進一步協議,議決神像留在龍元宮,香爐則由大溪南興里民迎回永昌宮。其後,同治三年(1864)由黃三賢、鍾天富、黃明漢、魏乾宗等人發起募捐購地,另興建新龍元宮廟宇於現址。
西元1895 年,日本殖民勢力進入臺灣,龍元宮與文昌廟遭逢兵燹,同遭砲擊毀壞。西元1897 年,經胡萬忠、曾鼎海、李保興等人發起募捐,重建龍元宮。此次重建,庄民同時議決, 被毀之文昌廟不再復建,廟內之文昌爺等神像迎請入龍元宮奉祀,文昌廟名下之土地同時併入龍元宮
目前,正殿主祀神農大帝,龕前案桌主供三官大帝,配祀有文昌帝君、天上聖母、註生娘娘、太歲殿主祀斗姥元君,配祀六十太歲星君,財神殿主祀武財神趙光明。
龍元宮的廣場很大,是廟會慶典活動的場地。廣場上的天公爐,是信眾們上香拜拜的第一站。天公爐代表玉皇大帝,是至高無上的神祇,是眾神的主宰,手握天界、地界、水界管轄之大權。俗話說:「天上有玉帝,地上有皇帝」。
廟門彩繪相貌威武莊嚴, 令人肅然起敬,手持法器的門神, 據說具有驅除鬼邪的功能。民間傳說最廣的是左右門分別貼的是秦瓊與敬德(尉遲恭),單門則貼的是魏徵或是鍾馗。門神維護秩序與安寧, 相當於現代的「警衛」。
神農大帝為我國古代有名的帝王「炎帝」,傳說祂親嘗百草,製醫藥,以醫治人民的疾病,為醫藥之神。又發明農具, 教人耕耘種植,讓百姓免於饑餓、病苦。百姓為農作物豐收, 祈求風調雨順,尊奉為「五穀先帝」。廟中供奉的神農大帝, 又稱為五穀爺,衣冠束帶,文官氣派與一般所見頭角崢嶸,袒胸露臂,腰圍樹葉,赤手跣足,像個原始時代農民的神農像完全不同,是北部少見的例子。
神農的性情好生惡殺,由于人民當時還不知道吃穀類,都以動物為食,神農便立志教人民開辟土地,種植五穀,使人民發現五穀之美味,勝於肉食,于是以穀類為主食,人民感念他的恩德,便稱讚他為「神農」,即「神明于農業」之意。每年農歷四月二十六日,是神農大帝誕辰,龍元宮都有隆重的祭禮, 香火鼎盛,年年祭典,農民、藥商、醫師等,也都尊奉祂為保護神。
文昌帝君是讀書人,求取功名,是參與各類考試考生最尊奉的神祇。在供桌上各種「准考證」影印本,祈求金榜題名,並以芹菜(代表勤學)、蔥(代表聰明)、蘿蔔(代表好彩頭)來祭拜,每逢考季,更是香火鼎盛。
「天上聖母」,我們一般通稱「媽祖」或「媽祖婆」。媽祖是宋朝人,本名叫「林默」,從小就相當聰明,讀書過目不忘。十三歲後遇見一位道士傳授祂法術,十六歲時又得到一對神仙銅符,從此之後就有了神通,可以斬妖除魔。
媽祖為了救她出海捕魚的父親而喪身死後升天得道,時常在漆黑的海上拯救遭遇海難的漁民,漸漸成為航海人的守護神,媽祖昇天以後,隨時降落人間救助世人,信眾遍佈全球。
龍元宮偏殿專門供奉太歲,正面中央為斗母元君,而元君的護法協侍,右手邊是惡童子「右弼隱光星君」( 紫微大帝),左手邊是善童子「左輔洞明星君」( 勾陳天皇大帝),為精通法力千變萬化之護法神君。又為道教所敬奉,尊為「斗姥」,即「北斗眾星之母」,主宰著天上星辰,祭拜太歲星君等諸星辰者,多半先禮拜斗姥。
「太歲」中國傳統的紀年方法叫干支紀年法,它是由十個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依次輪流搭配而成。始於甲子,終於癸亥,一個輪迴需要六十年,稱為六十甲子。傳說在這六十年裡面,每一年天上都會派一位神仙出來值年, 他負責掌管這一年人間的福與禍,也掌管這一年出生的人一生的吉凶禍福,尊稱這些神仙為值年太歲,六十年就有六十位太歲, 所以統稱太歲星君。
財神掌管著民間的錢財荷包,一般而言財神通常分為「文財神」與「武財神」兩類,農夫、文職人員、家庭主婦信奉的多是文財神;經商,跑外務者則信仰武財神。
註生娘娘又稱「送子娘娘」,專們負責子孫繁衍、保佑嬰兒平安之神。早年需要大量的人力投入農業生產, 遂有「多子多孫多福氣」的說法,註生娘娘成為求子者敬奉的神祇。信徒對註生娘娘有特別的祭拜,如換白花、紅花以求生男或生女,祭拜麻油雞飯以答謝神恩。附祀有十二婆姐,是註生娘娘的部屬,是負責照顧小孩成長到十八歲成年的神明,和現在的褓母有相同的功能,祈求孩子平安健康的長大。
宮廟自古以來是百姓信仰的中心所在,從出生、成長、嫁娶到死亡,從祈福、點燈拜斗到酬神慶典,都與百姓的生活息息相關。現代的宮廟,有些更扮演公益的角色,如:頒發獎助學金、辦理各項比賽(書法、舞獅)、提供急難救助等,將民眾的捐獻化為實質的愛心; 或邀請藝文團隊演出(明華園歌仔戲、民歌演唱……),透過音樂與表演陶冶人心;諾大的廣場,更是市集商機所在。以下僅就神祇的發展、文化的傳承和庶民經濟的商機加以說明。
遠古時代人類靠天吃飯,為了糧食不虞匱乏大豐收,祈求風調雨順敬天愛地的信仰,逐漸發展供奉天地自然現象的神祇信仰。例如:天公、火神、雷公電母,掌管日月星辰的斗姆、三官大帝(天官、地官,水官)。
透過大自然變化的觀察紀錄,發展各式各樣的曆法,農業漸漸的興起,遂有神農氏教導種稻,嚐百草的傳說,為了感念神農氏在農業與醫藥的貢獻,尊稱為五谷爺。人吃五穀雜糧,病痛在所難免,醫藥不普及的年代,保生大帝廟便成為普羅大眾取得藥籤之處,祈求身體健康、延年益壽。農業時代,人力至上,遂有多子多孫多福氣的說法,註生娘娘成為婦女求子的寄託,十二婆姐,也成為孩子的守護神。財神、媽祖、文昌帝君等,各行各業的守護神隨之而起。
以龍元宮為例,神農大帝壽誕在農曆四月廿六日,這一天會有神豬、神羊、閹雞的比賽,載著神豬繞行街區最後在廣場前列隊祭祀,滿滿的民眾聚集在廣場,真是壯觀!近年,環保意識與動物權利抬頭,燒香燒金紙的祭拜方式恐造成空氣污染,因此, 不燒金紙,一爐一香,或是滿懷虔誠的「心香」祈福方式應機而生。養神豬、殺豬公等祭祀方式更在熱烈討論之列,希望採用不殺生的創意點子來表達對神明滿滿的感恩。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每年特舉辦「客庄十二大節慶」遴選活動, 挑選出12 個最具客家文化歷史代表性的節慶活動,熱鬧臺灣一整年,不僅要為客庄帶入人潮,促進客庄產業的發展,更要讓各個族群認同客家,進而愛上客家。除推廣客家文化核心活動之外, 並結合在地文化特色產業,研發具節慶特色之各式等路,同時行銷在地文化創意產業,運用更多的創意與資源來凸顯客庄特色。例如: 桃園龍潭的「迎古董.接財神」、「桐舟共渡歸鄉文化季」就獲選為2016 年客庄十二大節慶。
「迎古董.接財神」列入2016 年全國客庄12 大節慶,直到現在依然是受期待和矚目的文化活動。「迎古董」起源於日本統治時期,以龍潭的老市場為中心,分為上街和下街,上街、下街居民,因農忙過後除了看戲之外沒有太多的娛樂,於是當時下街的人帶頭起鬨,用集體遊街的方式,對上街的士紳階級開玩笑。像是當時上街的鄉紳曾顏榮,因為外型肥胖而有綽號「蛤蟆榮」,當時居民就以竹子編成蛤蟆的樣子,放在人力車上遊街。上街的人知道之後,不甘示弱之餘也採取反擊行動,針對下街鄉紳發起攻勢。這一來一往之間,就形成了上下街互相開玩笑的「迎古董」活動。換言之,「古董」是客語「揶揄」,有互相取笑、娛樂的意思。像打情罵俏的幽默對話、表演,就是「古董」。於是發展出獨特的「迎古董」,大家運用青蛙、祥龍、金雞、神豬等能帶動熱鬧氣氛的造型,逗趣新奇的道具或吸睛酷炫的裝扮,再加上俏皮、創意的暱稱相互調侃叫罵,被取笑的人不但不會生氣,無形中也增進鄰里相處的親切感,頗類似於現代的踩街嘉年華。內容有小朋友扮演的小包公斬大奸臣、也有聲勢浩大的進行曲鼓隊,古禮娶親、皇上出巡、誇張人偶造型隊伍與中西樂隊,元宵年節應景迎財神、布馬陣、公揹婆隊伍,看熱鬧民眾與隊伍自然互動,展現熱鬧風趣歡樂的年節喜慶氣氛。
為了填補迎媽祖和元宵節之間的空檔,於是將五穀爺遶境的活動,提前到元宵節舉辦,但是五穀爺4 年才遶境1 次,經過多次討論,改以財神遶境的方式進行。藉由祭祀財神爺以求來年大發利市、升官發財。每年的活動推陳出新,有迎母金補財庫活動, 發放限量財母金、擲筶比賽等。「迎古董、接財神」系列活動, 透過更多的創意、吸引更多人潮參加,使其成為龍潭的百年傳統。
農曆正月二十日是全國客家日,也是客家人的「天穿日」。天穿日源於六千多年前共工氏與顓頊相互爭奪帝位,使天空出現破洞,不明物體降落,百姓死傷無數,地球面臨空前的浩劫。相傳神話故事中的女媧用五色石補天,因此,在這一天傳統客家庄會準備「甜粄」或炸年糕來祭拜,有協助女媧補天之意,也感念祂為人們所做的一切。客家傳統認為天穿日是「天穿地漏」的日子,這天所賺的一切及所有的努力都會漏失,於是男人在家修補農具不下田耕作,女生不織布,或到寺廟祭拜神明,找朋友聊天聚會唱山歌,休息一日。
有媽祖信仰的客家庄,幾乎都利用天穿日來迎媽祖。媽祖的生日在三月二十三日,卻是客家人最忙碌的時候,所以客家人會提早到正月請媽祖北上,祈求新的一年風調雨順、國泰民安、五穀豐收。
地方信仰中心同時也是經濟活動的中心,最基本的祭品販售, 如:香、金紙、水果、餅乾糖果、蠟燭、鮮花,滿足信眾對祭品的需求;點燈、拜斗提供信眾心靈上的服務。同時,各式各樣的小吃、飲料店、五金行、藥局、糕餅舖、文創商品也符應信眾民生的需求,逐漸形成商圈,為地方帶來無限的商機與活力。
龍元宮廣場前的牛肉麵店、龍元路上的松屋冰店、廟旁的客家美食菜包、水粄、古早味蛋糕, 各種有名的飲料店、銀樓、銀行也圍繞在龍元宮的四周。近年, 青創市集盛行,一到假日,廣場上有著年輕人創意商品的介紹與販售,各式的活動老少咸宜。
我們現在看到的龍元宮為兩殿式格局,是由烏樹林仕紳翁新統、翁新造,黃泥塘仕紳李養、黃樹勳、古望林等人,發起增建龍元宮的前、後殿。次年翁新統,翁新造又與黃樹勳、鍾會宏等人發起募捐,作後殿增高及左、右走廊工程。西元1925 年, 由庄長鍾會宏提議,募款一千三百元買入水田一甲二分餘,連同龍元宮與文昌廟之固有財產合併,依法組織「社團法人龍元宮維持團」。
戰後,民國55 年(1966)邱阿順、徐龍蟠、邱阿水、徐秀枝、葉發木等人首倡組織修建委員會, 公推翁瑞川為主任委員,募得32 萬餘元予以修復。目前所見廟貌,主要為民國83 年改建完成,於兩殿添加天井,並加蓋鐘鼓樓。民國99 年起陸續改建兩側廂房並拓寬廟埕廣場,於廟後增建活動中心,藉以擴展空間,舉辦每年豐富多樣的廟會活動。
「藻井」是中國建築裡特有的天花板結構及裝飾手法,通常選在天花板最顯眼的位置,由四周不斷向中心懸挑內縮的斗拱,交織成網狀的傘蓋形頂棚,由下往上看,深邃如井,所以稱為「藻井」。
另外因為藻井最中心的地方是一個八角形或近於圓形被稱為「頂心明鏡」,而「頂心明鏡」常有龍形的彩繪,所以又叫做「龍井」。藻井最早的功用是支撐天窗,後來演變成匠師競技的場所,也結構變的越來越複雜越來越炫麗。依藻井的外型和網目結構不同有八卦形、圓形、橢圓形、方形、六角形或內圓外八卦、內八卦外圓等等。
據說藻井的由來是,有一天明太祖朱元璋為了躲避陳有諒的追兵,走投無路情急之下躲進一個破山神廟的供桌底下,以破舊的桌巾遮蔽,心裡默默求神明保佑,此時山神變出一張完整的蜘蛛網將朱元璋藏身的破桌巾隙縫緊緊網住。等到追兵追到,見四下無人,蜘蛛網完整,認為朱元璋不可能躲在這裡,於是沒有多搜索就離開,朱元璋保住一條命。等到朱元璋當皇帝時為了謝謝神明的保佑,所以就命令建築工匠,按照蜘蛛網的形狀在大殿室內建造出「藻井」,一來當作幸運符繼續求保護, 一來表示永遠的感念神恩。雖然是一則未經證實的傳說,不過實為美麗的傳說。
龍元宮屋頂特色為燕尾,最明顯的特徵就是屋頂正脊尾端突出且往上揚,垂脊頂住正脊,形狀有如燕子的尾巴一樣,一般常見於廟宇,但也有出現於宅第上,若身份為官宦、富貴人家、功名及第者,通常也會於宅第上裝飾燕尾,這是一種榮耀的象徵喔!
七、八十年代台灣經濟起飛,香火鼎盛的寺廟紛紛進行大翻修,最顯眼的屋頂當然成為廟宇裝飾的重點。尤其那時工業發達可以大量使用五顏六色的塑膠片或是彩色玻璃片來製作剪黏,於是華麗成為這時期寺廟屋頂裝飾的特點,龍元宮屋頂裝飾包含:雙龍搶珠( 龍與寶珠)、雙鳳、福祿壽三仙、天官賜福、祈求吉慶( 旗球戢磬)、双獅戲球、北極仙翁、麻姑獻壽、人物戰馬、寶珠、寶塔、麒麟、龍首、飛鳳、雲彩、仙人、仙女、神獸、魚化龍及其他代表吉祥的動物、人物山水、花草等等。這些裝飾採剪黏、交趾陶、泥塑等做法。
龍被中國人奉為至尊無上的神獸,列為四靈之首,龍的形貌雖然出自想像,但細心追究,其實是由蜥蜴轉變而來,歷史學家認為中國上古時代崇拜蛇,以蛇或相近的爬蟲類為圖騰,許多彩陶繪有曲線形的圖案,就是這類象徵。另外在商週遺址出土的器物中,出現大量龍形圖案,也常見雙龍形式,來象徵陰陽調和。
龍元宮的前殿、正殿,中央廊柱共有用六對龍柱,又稱「蟠龍柱」,指的是未昇天的龍,所以盤繞在柱子上。不但可以壯觀瞻,龍身翻騰躍舞,更有歡迎訪客之意。早期移民渡海來台辛勤開墾,建造寺廟拜神,透過精美的雕飾與龍柱,將感恩與酬神的願望表達出來。在台灣,沒有龍柱的廟是很少的。
中國建築以木、磚、土、石為材料,不但堅固亦有豐富的雕琢彩繪及象徵涵義。寺廟門口常見的石獅子,就是具備了實用與象徵的裝飾物。
中國建築什麼時候開始有石獅子,是一個有趣的問題。根據考證,獅子原來是從西亞傳入中原的,古代稱為「狻猊」。(註: 因最早是由印度南方的獅子國傳入,所以才稱為「獅子」。)
由於中國沒有獅子,所以神話了牠的威力及形象。中國人認為狻猊喜好煙火,所以立於香爐兩側;又說牠好坐,不妨讓他坐在寺廟門口。龍元宮的門前置放石獅一對,左邊是雄獅,右邊是雌獅。雄獅前腳撥弄雙錢;雌獅前腳和小獅戲耍,搖頭擺尾,歡迎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