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壢區-仁海宮
大約在清雍正乾隆年間即有先民進入中壢開墾,此處舊稱「澗仔壢」。「澗仔」是指的「小溪流」,是指流經中壢地區的老街溪和新街溪這兩條溪;「壢」字,在客家語裡基本就是指「溪谷」,在客語中河、溪、坑、壢都泛指溪谷。「澗仔壢」,是一組同義複詞,「澗仔」是「壢」,「壢」就是「澗仔」,都是指小溪谷的意思。
到了清朝乾隆十五年(西元 1750 年)時,有「中壢」的名稱出現,當時,「澗仔壢」剛好在台灣北部兩大聚落中心 –「艋舺城(台北)」和「竹塹城(新竹)」的中間,大家漸漸習慣稱此處為「中壢」,但「澗仔壢」的名字卻並未消失,這兩個名字曾共存過一段時間,一直到日據時期,才改為中壢。
隨著人口愈來愈多,有了信仰的需求,在清道光六年(西元 1826 年),境內先賢商議為居民設立一個心靈的寄託,於是邀集十三庄的士紳,在新街市鎮中心捐資建立廟宇,最初奉祀觀世音菩薩,後來旅客賈商往來愈來愈頻繁,在清道光 8 年(西元 1828 年)自北港朝天宮分靈媽祖與觀音佛祖合祀, 1867 年將媽祖改為鎮殿主神,以保祐商賈順利、四方居民平安。至此之後,香火愈來愈鼎盛,成為地方的信仰中心,廟宇中的神祇也愈來多元,歡迎大家來欣賞這座兩百年歷史的古蹟。
而中壢交通發達,有公路、鐵路、高鐵、捷運,串成一便捷的交通網;中壢區的人口眾多,除了有平埔族原住民外、明清之初前來開墾的閩客移民、1949 年後隨國民政府撤守來臺的滇緬遺軍、大陳島、金門、馬祖…等軍民,大量移居來中壢龍岡、平鎮忠貞一帶;1970 年代中壢工業區的設立,也吸引中南部閩南人及台灣各地原住民加入生產的行列,再加上近幾年增多東南亞各國的外籍新娘和新住民,使得中壢區族群色彩十分多元,連帶著生活、美食、商業蓬勃發展,呈現出好吃、好玩、好有趣的多元文化特色。
另外,中壢也是號稱大學城的文化之都,小小 77 平方公里的面積,竟有:中央大學、中原大學、元智大學、健行科技大學、萬能科技大學、南亞技術學院、陸軍專科學校 7 所大專院校在此設立,未來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的全球校區也將在中壢青埔特區設立,有無數的青年學子在此完成學業,留下難忘的人生回憶。
各位小朋友,下次可以和家人來中壢仁海宮上香,除了瞭解臺灣傳統文化之外,也可順道到附近的大專院校走走,感受學術殿堂濃厚的人文氣息,還可品嚐一下滇緬地區的米干、馬祖美食、東南亞料理…享受不同的文化體驗,順道帶個中壢三寶:鐮刀、花生糖、牛肉麵當伴手禮回家。
明末清初期間漢人渡海來臺開墾,大致有福建泉州籍、漳州籍及廣東籍客家人,但客家人移民人口卻遠比泉州及漳州少, 除了當年施琅限制廣東移民來臺外,更主要的原因是清政府禁止「隔省流寓」的戶口政策。臺灣隸屬福建省這使得客家人到臺灣不如福建人方便,大部分到臺灣的客家人,若要留在平地只能選擇做福建人的佃農,或者到條件較差、開墾不易、離原住民較近的丘陵地區了。
隨著臺灣各地發生的大小民變事件,客家人為保護身家財產,與這些流寇相互對抗,清政府加以善用,褒揚這些平亂的客籍先民稱為「義民」,大大提升客家人的地位,如此一來, 閩粵之間的衝突更加嚴重。
道光年間,強烈颱風入侵,全島強風大水肆虐、田園毀損、疫癘叢生,加上過往的大小糾紛:爭水源、爭開墾地、語言上的不通、生活上的磨擦…,雙方的新仇舊恨不斷的蔓延擴大, 引發臺灣各地的大小械鬥,在桃園這邊則發生嚴重的閩、客械鬥。中壢這一帶的客家人在總理彭阿輝倡導之下,築土牆來防禦,並收容北桃園地區和其他地方的客籍人士來此避難。逃難進入中壢的客家先民在此安定、重建新家園,同時也在道光六年(西元 1826 年),於此設立觀音亭,供奉觀音菩薩和佛祖, 護祐鄉民平安。
道光廿二年至廿五年間(西元 1842-1845 年),當時的總理謝國賢和士紳林炳華,重新繪製構築城牆,將原來的土牆加厚加高,使之更為厚實,並在四個方位設立四道城門,稱為「中壢新街城堡」此項工程完成後,城內百姓將這一帶定名為「新街」。道光廿二年至廿五年間(西元 1842-1845 年),當時的總理謝國賢和士紳林炳華,重新繪製構築城牆,將原來的土牆加厚加高,使之更為厚實,並在四個方位設立四道城門,稱為「中壢新街城堡」此項工程完成後,城內百姓將這一帶定名為「新街」。
中壢新街城牆的興築,原來目的為從閩粵械鬥到防範盜匪,土牆修築完成後遍植刺竹,建成竹土牆。當時還設有四座門,及四座地界土地公,到了道光八年(西元1828 年),自北港天宮恭請天上聖母媽祖娘娘分靈至海宮,將天上聖母與觀音佛祖合祀。
隨著中壢新街逐漸發展熱鬧起來,同治九年(西元1870 年),眾信士建議重建廟宇,推舉庠生王國華總理改建工程,直到隔年(西元1871 年)建醮完工,奉祝觀音菩薩及天上聖母,正式命名為「仁海宮」。
中日甲午戰爭後,於1895 年4 月17 日簽訂《馬關條約》, 將臺灣割讓給日本。在日本方面,指派近衛師團長陸軍中將北白川宮能久親王負責接收臺灣。北白川宮能久親王是伏見宮邦家親王的第九子,仁孝天皇的猶子,他率領軍隊於5 月29 日自基隆澳底登陸,隨即展開為期數個月的乙未戰爭,北白川宮能久親王在7 月30 日抵達中壢,投宿於仁海宮,他的部下將畫有門神的兩扇大門拆下,架於行軍床上做為床板,讓北白川宮能久親王當夜宿於廟中。
北白川宮能久親王是伏見宮邦家親王的第九子,仁孝天皇的猶子,他率領軍隊於 5 月 29 日自基隆澳底登陸,隨即展開為期數個月的乙未戰爭,北白川宮能久親王在 7 月 30 日抵達中壢,投宿於仁海宮,他的部下將畫有門神的兩扇大門拆下,架於行軍床上做為床板,讓北白川宮能久親王當夜宿於廟中。北白川宮能久親王在臺灣的征戰足跡,除基隆、台北之外,還到達新竹、嘉義等地,除了剛開始比較平靜外,之後所到之處各地起義軍不斷,最後他在 10 月 28 日歿於台南(眾說紛紜一說瘧疾、或感染霍亂、或死於義軍伏擊)。
之後臺灣進入日據時代,在這 50 年間,能久親王被日本人神格化,他被定為臺灣神社的主祀,在 1930 年代後,日本官方更在北白川宮能久親王曾經駐足臺灣各地的大小場所,都興建紀念碑以示尊敬。在中壢新街溪畔,仁海宮左前方也設立「中壢御舍營所紀念碑」乙座,創立於日據時代的新街國小也曾 1941 年時,一度改名為「白川國民學校」。
日本在 1937 年至 1945 年進行「皇民化運動」,對其統治下的殖民地區,推行一系列的同化政策。其中包括放棄自己原本的姓氏改成日本名;放棄原本臺灣的信仰改成參拜神社;進行寺廟的拆除和整併,迫使民眾改信奉日本「神道教」。許多廟宇都慘遭破壞或拆除,仁海宮卻因為北白川宮能久親王曾經在此下榻,得以逃過這次宗教劫難。而他曾經睡過的那兩扇門板,在民國 50 年(西元 1961 年)時,日本人透過各種管道向仁海宮請託讓渡到日本,現保存在日本靖國神社中。
現今的仁海宮,歷經多次大小規模的重修,在民國 98 年於前方廣場搭建四柱三門的牌樓,更顯巍峨壯麗、氣勢非凡;在 108 年時於一樓後方增設後殿,供奉沉香媽祖、岫玉媽祖、藥師佛,展現古樸典雅、肅穆莊嚴的氣氛;每當重要祭典活動時,善男信女,十方大德眾多人潮參與,仁海宮香火更為興盛
仁海宮位於南來北往的省道台 1 線上,這裡屬桃園市中壢區新街里。在清朝時期,陸路的交通,除了靠牛、驢、馬獸力車之外,就剩靠挑夫、轎夫兩腳自己走了,中壢是台北和新竹兩大城中間的休息站,因此很快的就發展起來。臺灣巡撫劉銘傳在 1887 年開始鋪設從台北到新竹之間的鐵路,使臺灣邁向現代化建設,日據時代又加以延伸擴建成為鐵路縱貫線,仁海宮距離中壢火車站僅約 1 公里的距離。
民國六○年代,政府致力推動十大建設,其中南北高速公路,在中壢設有交流道;民國八○年代,政府興建高鐵,在中壢青埔也設有高鐵站;民國 106 年桃園機捷通車,將台北市、新北市、桃園市三大都會和機場聯結在一起,也預計延伸到中壢火車站。如果要來仁海宮,爸爸媽媽自己開車、搭公車、坐高鐵、坐火車、坐捷運、走路都方便。
此外,仁海宮左側 80 公尺處,有一座「聖蹟亭」,原建於清道光年間(西元 1821-1850 年),在日據時代昭和 7 年(西元 1932 年)拆除重建,成為現今模樣。新街聖蹟亭高約 3 公尺,基座為方形,四周有洗石子的欄杆,主體為磚造,外層以洗石子裝飾,亭身分為三層,底層為八邊形,中層為四邊形, 上層為六邊形;爐口呈橢圓形,上下各有類似蝙蝠裝飾,正面浮刻「聖蹟」二字,亭簷為起翹的弧形,周邊有花草裝飾的線條。整體而言,這是全臺灣少數融合漢、和、洋元素的惜字亭, 不論其形態與裝飾風格均與其他不同,是一文化融合的佳例, 拜訪仁海宮時,可一併前來參觀這座近百年歷史的惜字亭。
仁海宮所供奉的神明,也符應臺灣宗教信仰的特色 – 多元包容、儒釋道相合,因臺灣是一移墾社會,先民基於原鄉情懷與祈求庇佑心理,原恭奉故鄉守護神來此新世界,隨著人口眾多,男女老少各有各的需要,而各路神明救苦救難、大顯神通, 因此仁海宮除主祀天上聖母外,附祀神明有:三官大帝、註生娘娘、關聖帝君、神農大帝、文昌帝君、斗姥元君、財神爺、月老星君、觀音菩薩、文殊菩薩、普賢菩薩、藥師佛…撫慰著士農工商、廣大眾生的心靈。
媽祖是以中國大陸東南沿海(浙江、福建)以及臺灣為中心,擴及東南亞沿海一帶的海神信仰。媽祖影響力由福建莆田湄洲島傳播, 歷經千年,對東亞海洋文化及南中國海產生重大影響,稱為媽祖文化。媽祖原名林默(暱稱「默娘」),排行家中老么,聰慧過人、沉默不多言,相傳祂常會在驚濤駭浪時顯靈,保祐漁民商旅平安航行,是「護國庇民」的海洋守護神。
歷史相傳林默娘出生於宋太祖建隆元年(或曰五代末年) 福建路泉州府莆田縣湄洲島東螺村,傳說媽祖「出生時不啼哭」,因而取名為「默」。自北宋開始神格化,被稱為媽祖, 受人建廟膜拜,在宋高宗時被封為靈惠夫人(或作靈慧夫人), 成為朝廷承認的神祇;在元代忽必烈大汗時,被封為「天妃」, 到了清康熙皇帝再加封至「天后」,因此各地媽祖廟稱為「天后宮」。
媽祖信仰是臺灣最普遍的民間信仰之一。相傳在荷蘭人據臺時,延平郡王鄭成功之船艦上即供奉著媽祖,當時鄭成功率軍進入鹿耳門港,誠心祝禱後得到媽祖神助,海水高漲,戰船得以順利登岸,驅逐荷蘭人光復臺灣,鄭成功為感謝媽祖的顯靈,在北線尾(北汕尾嶼)建廟奉祀。
到了康熙廿二年(西元 1683 年)施琅將軍攻打臺灣時, 也說是媽祖顯靈幫助他攻克臺灣。施琅為清朝水師提督,當時水師中多為莆田人。施琅以莆田平海做為海軍基地,他率領各將領向媽祖祭拜致謝、捐錢修廟,獲得沿海居民認同。施琅在進攻臺灣的海戰中,大敗明鄭大將劉國軒,迫使鄭克塽投降, 隔年施琅戰勝回朝上奏:在進攻澎湖時,許多部將們都看到媽祖,跟隨在戰艦的上方;遠在家鄉平海的民眾,也看到媽祖廟裡的神像衣袍都濕透了,深信是媽祖前往海上助戰,他奏請皇上將媽祖晉賜為「天后」。康熙廿三年(西元 1684 年)清廷准奏,進頒「護國庇民妙靈昭應仁慈天后」的敕號。
在媽祖廟神像旁,還有兩尊造形獨特色的神像– 千里眼與順風耳。千里眼有天通眼,能窺探宇宙萬象;順風耳有天耳通,可以聽到所有的聲音,所以千里眼和順風耳是媽祖身旁重要的幫手。
千里眼和順風耳的由來有幾種傳說:一說千里眼與順風耳本是金精、水精所化;二說他們是商朝紂王的將軍,大哥高明、小弟高覺。有一次和伐紂文王交戰,被姜子牙打敗,死後陰魂不散盤踞在桃花山,被媽祖收服渡化。千里眼、順風耳兩位神祇常用不同顏色來表現,大多數媽祖廟中的千里眼是綠臉、順風耳是紅臉,並且從這位兩位大將軍的表情中,也很容易分辨喔!
仁海宮除主祀天上聖母外,附祀神明有:三官大帝、註生娘娘、關聖帝君、神農大帝、文昌帝君、斗姥元君、財神爺、月老星君、觀音菩薩、文殊菩薩、普賢菩薩、藥師佛,他們在天上主管不同的「業務」,來協助地上的人們解決各式各樣不同的煩惱,如找不到對象的,要去拜月老星君;想發財的,要去拜財神爺;準備考試的,要拜文昌帝君;想要生小孩的,要拜註生娘娘…,神界中也像人間的繽紛世界,充滿忙碌的工作。
仁海宮是一座有兩百年歷史的廟宇,它的點點滴滴已與在地的民眾結合在一起,當人們徬徨無依、焦慮不知如何是好時;當人們困頓無助、痛苦難受時。媽祖娘娘和天上眾神仙, 就是讓人們安定的力量,讓人們心靈重新獲得支柱和安慰,因此信仰和生活早已緊密的結合在一起。
媽祖壽誕和媽祖得道紀念:每年的農曆 3 月 23 日是媽祖生日; 農曆 9 月 9 日是媽祖得道昇天的紀念日,每年這兩天,廟方也會辦法會,請高僧來為大家誦經祈福。
入廟拜拜有一定的順序原則,參考廟方規畫的參拜路線來進行拜拜,掌握「入境隨俗」的禮儀方式,才不會對神明失禮。
一般廟宇有左、中、右三個門,中間門是神仙走的門,一般多會用柵欄或矮板阻擋,民眾是不可穿越的。
出入廟宇時要,左進右出(左青龍、右白虎),取「入龍喉、出虎口」之意。入龍喉是躍進龍門,出虎口則有除煞之意。這「左、右」的位置,要以神明的位置來看、不是以信眾的位置來看,換句話說:進入廟時,我們面對廟宇要從右邊進入, 出廟門時,要從另一邊出來,符合我們走路靠右邊的習慣。
玉皇上帝是神界中最高階,民間稱為「天公」,一般廟宇在中門入口都設有「天公爐」,就是代表玉皇上帝在天界坐鎮, 拜拜時應先朝廟外拜天公,再朝內拜神明,先敬天,再敬神。
拜神明時,主神是廟內最重要神明,一定安置於廟宇中間、最高的位置,拜完天公後,接者拜主神。配祀神安置於主神左、右兩側神龕,應先拜左邊,再拜右邊(左右邊也是以神明坐落的位置來看)。如果廟宇規模比較大,左右皆有數個神龕,以靠近主神兩側者為大,再兩邊者次之,故拜拜時需一左一右輪流祭祀。
每一座香爐最少須插上一支香,慎重者,插三支或五支亦可,但每一爐插的香必須是一、三、五等奇數。拿香時,左手在外,右手在內,香比頭部略高,以示尊敬。插香要用左手, 大多數的人是右撇子,多用右手操持生活,殺生較多,左手靠近心臟、代表真心,使用左手是表示對神明的尊敬。
拜完神明後,若有問題可擲筊請示神意或是抽籤詢問神意。若是抽籤,需要有三聖筊,代表天、地、人三合,表示神明的指示是合乎天地之道及天理,該籤才能代表神明旨意。
有些廟宇會提供平安符紙、祈福掛飾、佛珠手環等,在帶走之前,雙手合十向神祉訴說自己的姓名、住處以及心中所求, 誠心誠意祈求神明的保佑;最後則是在主神香爐上,以左手拿平安符順時鐘方向繞三圈。如此完成祈求儀式,獲得神明的同意與加持,俗稱「過爐」。
神的旨意傳達方式有三種形式:
兩隻筊杯一正一反,表示所請示祈求之事神明應允、贊同、可行。
兩隻皆為正面,代表神明笑而不答,意為陳述不清、無法裁示或明知機緣未至不足,何必有此一問;或所提的問題自有主張、已有定數,何必多此一問;也可以解讀為神明主意未定,重新請示。
兩隻皆為反面,表示神明否定、生氣、或不答應所求之事。
金紙在民間傳說是神界、冥界的錢財,燒金紙是表示誠心感謝神明,送給祂一點心意。目前因響應政府環保政策,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許多廟宇也將金爐封閉,不再鼓勵民眾燒金紙了。仁海宮也與時俱進,暫停民眾焚燒金紙。
寺廟中常常有許多習俗和禮儀,因為是老一輩流傳下來的, 有些有道理、有些也說不清原因,但人們總是「寧可信其有」不要觸犯神明。
不能拜的水果:番茄、芭樂、釋迦、榴槤。相傳原因是: 番茄、芭樂太容易生長,動物將種子吃進肚子,隨著糞便排出, 還能長出一棵小苗來,對神不敬;釋迦因其外型像佛祖的頭之故、榴槤因為味道太嗆、果皮又帶剌,所以這幾種水果通常不能上供桌。另外《易經》奇數為陽,偶數為陰,所以拜神必須要用陽數,三果或五果,也就是水果數量與種類要奇數。
如果香插歪了,不可以拔起來重插一次,要用手慢慢把香調整扶正,不可連根拔起來重插。
另外還有長輩常提醒的入廟拜拜禮儀,如:參加喪禮或告別式後,不可以直接去廟裡,必須隔一天後才可去拜拜。如有三親等往生的人,必須一年後(對年),才可到寺廟拜拜。產婦須做完月子,才可以拜拜。女生生理期來臨時,一般也不拿香拜拜。
仁海宮是中壢區最古老的廟宇,其建築裝飾精緻豐富、相當具有特色。仁海宮內的藝術圖案裝飾,也是多有象徵性意義, 不是隨便拼湊,匠師們製作時會依其意涵做具體表現,內容有歷史人物、忠孝節義、花鳥魚蟲…等故事。藉由熟悉的諧音或吉祥語形成裝飾題材,來取其象徵意義。
在仁海宮裡,許許多多以傳統建築裝飾藝術的表現手法, 舉凡運用石雕方式呈現的石獅、蟠龍柱、麒麟垛、龍虎垛、抱鼓石、門枕石、石窗…;以木雕手法表現藻井的華麗、斗拱的精巧、圓光的精雕細緻、門神的威武…,處處呈現雕龍畫棟之美;屋脊上的雙龍剪黏藝術、人物交趾陶、透雕磚牆、浮雕壁堵…等,都是藝術精品。裝飾圖案的選擇,常常巧妙地運用諧音與象徵,祈求福氣與祥瑞的意喻,此外也有許許多多忠孝節義的歷史故事,讓信眾在參拜之餘,達到教化人心之功用,讓我們來欣賞這座傳統藝術的寶庫。
匾聯,即是「匾額」「楹聯」的合稱。「匾額」是懸掛於門頂或牌樓上方的額牌,題於匾額的文字稱為匾詞,常為 4 個字;「楹聯」或稱「楹帖」、「對子」,指書寫或刻在柱上的對聯,字數常有不同的變化,但講求平仄和對仗。仁海宮為一座兩百年歷史的大廟,裡頭的匾聯文物很多,是我們欣賞古人文學巧思的好地方。
仁海宮位於三川殿入口中門兩側的石獅, 左右對望,左邊放雄獅,威而不猛, 上身挺起腳踩繡球,而且嘴巴張開,嘴裡含石珠;右邊放雌獅,戲小獅子,母獅子腳下有隻小石獅, 表現出母親的偉大。獅頭的造型,雄武,威嚴, 寓意「驅邪、護衛」。
三川殿兩側的龍虎垛,合稱「對看堵」,左雕青龍,右雕白虎。青龍垛構圖為蒼龍教子,大小二龍在驚濤海浪中,而大龍正乘雲注雨濟蒼生。白虎垛也以大小二虎呈現,彷彿猛虎下山,虎虎生風,母虎呵護幼虎的親情流露,背景以奇石嶙峋襯托,更顯蒼勁古拙之感。
仁海宮前殿(三川殿)的雙龍柱是屬「天翻地覆」形式, 即一龍之龍頭在上,另一龍頭在下。雕刻的非常細緻,除龍身外尚配有各種故事人物,人物帶騎的戰爭場面,其座騎有獅子、虎、麒麟、象等,人物也持有武器,非常精緻,雕工栩栩如生。正殿上的單龍柱是將龍附於柱身上,以浮雕表現方式, 一進入仁海宮,拜殿前的龍柱,是龍頭在下單龍呈現。
藻井,古代又稱天井、斗八、龍井…等,是古建築中的一種裝飾性木結構頂棚。圖形有方形、圓形、八角形,或將這幾種圖形疊加成更複雜的空間構圖,上有各種花紋、雕刻和彩畫。藻井在宗教建築中是相當特殊的工法,像傘蓋形頂棚,其原始功用為支撐天窗,後來加強其裝飾作用,臺灣寺廟建築當中藻井是最費工夫的一項,臺灣的匠師也將之稱為「結網」,其結構能使廟宇主殿挑高寬敞,呈現神聖的宗教空間感。藻井的頂心為太極八掛的圖象,有鎮邪、平安之意。
在仁海宮各廟門裡,中門既有英勇神武之尉遲恭與秦叔寶駐守,肩負維護廟宇門禁安全外,在龍門與虎門也各有 2 名宮娥協助媽祖處理相關事務,因為媽祖是女神,有些貼身雜務還是需要比較溫柔婉約,同樣為女性之宮娥去細膩操辦,顯得非常妥貼的安排。
「剪黏」是一種在建築屋脊上現場製作的藝術,對正脊、垂脊、燕尾脊、雙龍等作裝飾整理。仁海宮的脊飾是以雙龍搭配裝飾,在三川脊上有雙龍護福祿壽三仙,正殿正脊尚有雙龍護塔的表現。
絢麗的剪粘裝飾著屋脊,象徵著天蓋,承受天降之恩澤,兼具祈福、驅煞、防水和等排水功能,也展現廟宇建築的華麗與精緻。
「交趾陶」源至唐三彩,是一種低溫彩釉軟陶,它的造型比一般的泥塑、陶偶來得細膩精緻,釉色也更鮮明亮麗,通常被置放在廟牆堵上較高的部位。近看交趾陶偶的細節也做得很仔細,衣服的紋路、衣服的裝飾品、臉部的表情和肌肉的紋理都做得維妙維肖,就像正在演一齣精彩的戲劇一樣。仁海宮的交趾陶作品常以忠孝節義為主題, 藉此發揮潛移默化的社教功能。
三官大帝,指的是道教中掌管天界(天府)、地界(地府)、水界(水府)三界之神,分別為天官、地官和水官,閩南話俗稱「三界公」,客家話稱為「三界爺」,又稱「三元大帝」。三位神明掌握三界間的一切行政事項,神格極為崇高,僅次於玉皇上帝,所以民間寺廟常配祀於玉帝殿前,同受敬仰。
民間最普遍的說法,天官大帝為堯,地官大帝為舜,水官大帝為禹三位賢君。三位大神下凡成為堯、舜、禹三帝,原神歸位後主宰天庭、地府、水域等三界。中國上古就有祭天、祭地和祭水的禮儀。道教所謂:「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主宰著賜與福份、赦免罪過、解除災厄的權能。
註生娘娘,俗稱「註生媽」,是閩南、臺灣和潮汕一帶最受尊奉的生育女神,主管婦女的懷孕、生產,是許多不孕婦女或懷孕婦女的信仰寄託。註生娘娘的造像,多是左手執簿本, 右手持筆,象徵其記錄家家戶戶子嗣之事。
民間傳說拜註生娘娘的方法:準備五樣水果:最好有香蕉、李子、鳳梨,諧音「招你來」,意思是要寶寶快點來,搭配木瓜這種多籽的代表祈求多子多孫好福氣!我國傳統社會強調: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因此註生娘娘也位列仁海宮陪祀的神祇當中了。
關聖帝君又稱協天大帝、文衡聖帝,關帝爺、帝君爺,關公、恩主公… 等,關聖帝君也是多種行業的守護神,政界、軍警界的戰神、商業界的財神…,是華人世界禮拜的重要神祇。
關聖帝君生前名為關羽,東漢末年他和張飛、劉備三人義結金蘭,史稱「桃園三結義」,後來謀士諸葛亮加入成立蜀漢國,他一生忠肝義膽、武藝高強、講信重諾,為匡復漢室做努力,這些故事後來成為流行小說《三國演義》中的重要素材, 使得關羽神化的故事更添色彩。
神農大帝別稱:五穀王、藥王大帝、五穀先帝、藥皇…等。神像造形的特色是:頭角崢嶸、坦胸露臂、腰圍樹葉、赤手跣足、盤踞而坐,手持稻穗或藥草,象徵上古時期必須與洪水猛獸爭鬥的原始裝扮。相傳他教導民眾分辨稻稗、種植五穀,從此農業興旺;他親嚐百草、分辨醫毒、做成醫藥,讓人民不再為疾病所痛苦,是掌管農業與醫藥之神。因此,人們建廟祈求五穀豐收、健康平安, 祭拜時以鮮花素果為主,特別注意:「不得使用牛肉」。
讀書人常祭拜兩位神明,一是至聖先師,另一是文昌帝君。文昌帝君相傳是天上的文曲星的化身,是讀書人的主宰神。
元明以後,隨著科舉制度的規模化和制度化,對於文昌帝君的奉祀也逐漸普遍。各地都建有文昌宮、文昌閣或文昌祠, 一些書院和私塾也都供奉文昌神位。農曆的二月初三,是文昌帝君的生日,祭拜文昌君時,一般會準備蔥(表示聰明)、芹菜(勤能補拙)、蘿蔔(好彩頭)、鳳梨(好運旺來);準備蒜頭(表示數學能精算),但要把蒜球一瓣一瓣剝開來拜,不要整顆蒜球擺在供桌上,否則「出不了頭」;準備狀元糕,表示步步高升;準備包子、粽子,或包種茶,希望能「包中」之意; 準備筍,希望考試能順順利利;準備發粿則指考運大發。
斗姥元君供奉於仁海宮二樓後殿的主位,旁邊還陪祀著六十甲子尊神,殿前還有一石刻太極,旁邊環繞著栩栩如生的十二生肖,顯得地位非常崇高。
斗姥元君(又寫作斗母或斗姆)是中國道教的女神,「斗」指的是北斗眾星,「姥」是母親,祂的地位非常崇高,是「北斗眾星之母」,古人對星宿的崇拜,斗姥是北斗眾星的母親,主宰著天上星辰,能護持信徒吉利平安,在民間信仰,祭拜太歲星時,要先禮拜斗姥元君。
財神爺無人不愛,凡人祈求兩大願望:不是平安健康,就是升官發財, 仁海宮的二樓後殿也供奉著財神爺。
不同的地方、行業供奉的財神不太一樣,通常分為「文財神」與「武財神」兩類,這是臺灣民間信仰一個很大的特點: 財神並非只是一個「神」,而是不同的神能幫助不同的老百姓來發財,都被供奉為財神。一般來說:文財神形象往往是錦衣玉帶、白臉長鬚、面帶笑容,非常喜氣;而武財神常常就是一臉嚴肅、看起來很兇的樣子。無論是文財神還是武財神都一樣, 我們在祭拜時都要心存善念、認真工作、不可投機貪心,財神爺才會帶給我們意想不到的財運和福氣。
月下老人,簡稱月老,尊稱為月老公、月老爺、月老星君、月老神君, 是道教的神祇之一,為掌管男女姻緣之神。形象常被塑造成白鬍長鬚,臉泛紅光的慈祥老者;左手持著姻緣簿,右手拄著拐杖。仁海宮的月老星君供奉在二樓後殿的右側。
在臺灣民間信仰,每年七夕,七星娘娘會把人世間未婚的成年男女製成名冊,向天庭呈報。當月下老人收到名冊後,就按照個性、善惡、興趣與條件抄寫成一本配偶名冊,然後用紅線綁牢男女二人之足,使合適的男女配成一對佳偶。
觀世音菩薩,在民間信仰中常被尊稱觀音佛祖、觀音大士、觀音娘娘、觀音媽、白衣大士。觀世音菩薩以救苦救難為己任, 臺灣民眾常將觀音畫像與祖先一同晨昏祭祀。佛經上說世間眾生無論遭遇何種災難,只要誠心唸觀世音菩薩聖號,菩薩會立即尋聲赴感,使之脫厄解困,因此人稱「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
觀世音菩薩是仁海宮最早供奉的神祇,現供奉於三樓正殿, 因屬佛教正神,祭祀時一定要用鮮花素果。
文殊菩薩和普賢菩薩供奉於仁海宮三樓正殿觀世音菩薩主神旁的兩側,文殊菩薩在左邊,頂結五髻或者戴「五佛冠」表佛五智,左手持蓮花(或如意、經典)意為智慧無礙。有些文殊菩薩造型騎著雄獅,一手持經典、一手執寶劍,象徵以智慧劍斬煩惱結,文殊菩薩是智慧的化身。
文殊菩薩和普賢菩薩供奉於仁海宮三樓正殿觀世音菩薩主神旁的兩側,普賢菩薩在右邊,坐在蓮花上雙掌合十凝聚十方力量,有些廟宇裡的普賢菩薩像是:戴五佛冠金色身,右手持蓮花或玉如意, 左手結施願印,騎在六牙白象上。普賢菩薩是行動力的代表,以智慧引導行動,以行動實踐智慧,就是把行願和理論結合在一起。
華人民間信仰將藥師佛與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稱為「三寶佛」。藥師佛以「藥」為名,其中意思是醫人心、離輪迴, 藥師佛曾發十二大願,願為眾生解除疾苦、消災延壽、醫治百病、令眾生身心安樂遠離貧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