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市推動國民小學在地學課程教材 觀音區

觀海聽潮晴空碧,踏 沙逐浪夕陽西 音嫋荷塘飛白鷺,拂 面清風囀黃鸝 觀音 區 桃 園 市 推 動 國 民 小 學在 地 學 課 程 教 材 觀音 區 漯沙觀海 地景蓮庄 桃園市推動國民小學 在地學課程教材 走 音

桃園市推動國民小學 在地學課程教材網站 http://tlc.tyc.edu.tw 走 音 言士四貝 一 漯沙觀海 地景蓮庄 目錄 ● 市長的話 2 ● 局長的話 4 ● 第一章 觀音概覽 6 ● 第二章 半天走讀 12 ● 第三章 一日走讀 22 ● 第四章 秘境探奇 38 ● 第五章 回首觀音 46 本印刷品使用環保油墨印製, 採用符合 FSC 環保紙印製。 觀音 區

深耕在地、深度走讀、深化共感、放眼國際 桃園市是個友善且人口快速成長的青春之都, 雖然以連綿不斷的台地為主,但可貴的是仍擁有壯 闊遼遠的山海地景,舉目所及在河川、海岸處的瑰 麗自然、生態環境更令人心神嚮往;在232萬人的 大家庭裡,更孕育著多元的族群融合、豐沛的特色 場館與雋永的文化活動,因此,桃園實為自然景觀、 新舊文化並陳的都市,13個行政區各有特色,建構 出「桃仔園」獨有的自然與人文底蘊。 112 學年度為落實本市「重地方」的教育政策, 並延伸傳統的靜態紙本閱讀體驗,特以「閱讀家鄉, 以書帶路」為理念,以「行動性」為原則研纂「讀 桃園」在地學課程套書,深化各區教材內容落實「有 目標的走讀」,逐步引導桃園囝仔打開自己的五官 六感探索家鄉環境,關懷在地歷史文化,展現社會 參與之核心素養。 讀桃園 2

2015年,聯合國宣布「2030永續發展目標」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SDGs包 含17項核心目標,指引全球共同努力、邁向永續。 然而「讀桃園」在地學課程正提供一個落實 SDGs 的 絕佳契機,藉由各種「以學生為中心」的探索式、 參與式教學策略與學習任務,引導學生以實地體驗 來建構知識,也深化課堂所學與情境脈絡的連結, 使其對所學有所知、有所感、有所用。更期許學生 透過體驗學習,在了解桃園這塊土地風土民情之時, 打開創意、善意的眼睛,逐步形塑問題意識並實踐 對環境良善的公民行動。 走出校園、走入社區,當學習的範疇不受限, 桃園囝仔的視野亦將大無限,透過桃園在地學課程 引領學生深諳「在地自然、文化價值」,祈盼因其 獨特且迷人的特質,成為「走向國際」的世界公民, 讓世界品味桃園的活力與幸福感,實現深耕在地、 放眼國際的教育目標。 市長 3

閱讀在地,品味家鄉,體現文化共感 隨著臺灣本土意識的覺醒,開始意識到本土教 育及在地化課程的重要性,環境是個天然的大教室, 人人都有機會向它學習且處處皆可學習。在地化課 程是多元文化教育的其中一環,它承載著學生與臺 灣這片土地情感連結的重要課題。當學生從家鄉自 然景觀、人文場域與文化風俗出發,透過在地經驗 與國際議題激盪出共感體驗,不僅能傳遞在地的風 俗民情,亦可讓有意義的學習經驗轉化為與世界接 軌的學習基石。 閱讀是所有學習的基礎,身處在21世紀知識社 會,閱讀不在侷限於「靜態」活動,「走讀」亦將 提供讀者驗證知識與情境的機會。桃園市除了擁有 得天獨厚的地景生態環境外,更因為多元的族群組 成,造就出豐富的人文場域與文化活動,形成13個 行政區別具特色的人文資源。112 學年度特以「閱讀 在地」為主軸,規劃各區遊學路線,不僅串聯各行 政區著名自然、人文地景學習場域外,更結合特色 場館專業導覽解說資源及學校校本特色課程,建構 點線面走讀學習網絡,如以「生命樹」為設計概念, 4

結合桃園區在地環境特色與環保節能理念,打造的全國面 積最大綠建築圖書館—「桃園市立圖書館總館」;桃園是 臺灣的客家第一庄,也是臺灣客家文化振興重要的故鄉, 於平鎮區成立的「1895乙未保台紀念公園」,為深具歷 史意涵的乙未戰役留下更多紀錄;「牽罟」是新屋區客家 先民所發展出來的捕魚方式,代表了團隊合作和利益共享 的重要價值觀,牽罟文化館展示了許多牽罟的歷史照片與 文物,傳達「海客源遠來,里海永相傳」的精神。此外, 教材成果更將特色學習路線以影片方式呈現,依據行政區 特色設定走讀主題,從學生角度出發,拍攝課程導覽影片 以觸發對學習的想望與興趣。 感謝諮詢委員許民陽教授的專業指導,南崁國小黃從 孝校長統籌所有編輯事務,以及13個行政區中心學校校 長及團隊用心編撰,完成13冊精彩教材文本,系統性呈 現本市代表性自然與人文場域,豐厚本市在地學課程內 涵,讓桃園囝仔能「知在地、識在地、傳在地」,進而積 累在地文化底蘊,形塑全球責任感。 教育局長 5

第 觀音區,舊稱「石觀音」,前身「觀音鄉」, 位於臺灣省桃園市西部沿海,東臨大園區、中 壢區,南邊與新屋區相臨,西濱臺灣海峽。居 民大多屬客家族群。 一 章 觀音概覽 6

原為農業鄉鎮,1970年代以後隨著臺灣工業的蓬勃 發展,設立了工業區,目前境內有頗具規模的觀音工業區 及新創的桃園科技工業園區。 小朋友!你們已經透過在地化課程「品桃園-宮廟巡 禮」及「賞桃園-生態巡禮」,對觀音區已有初步的認識 及瞭解,接著在這本「讀桃園-走讀觀音」課程,希望透 過我們的介紹,帶領你們走出教室→走出校園→走入觀 音,現在請跟著我們一起來走讀觀音吧! 7

第一章 新屋概覽 小朋友,你知道嗎?所謂「北觀音、南白河」,就是指臺灣北部 桃園市的觀音區及南部臺南市的白河區,這兩個地區都是因蓮花之香、 蓮花之美而名聞遐邇。 每年夏季蓮花盛開時,我們的家鄉-觀音區會辦理一系列老少咸 宜及寓教於樂的「桃園蓮花季」活動。「桃園蓮花季」除了結合在地 古厝文化,成立多個傳統文化館,另外也增加客家庄的文化及美食之 旅,讓我們除了賞蓮之外,也可以了解傳統文化的特色,還可以品嘗 美味的蓮花大餐及道地的地方米食。這幾年更是結合自然與科技帶來 不同科技主題活動,帶給我們不同於以往的視覺奇幻之旅。 如果你還沒有來體驗「桃園蓮花季」系列活動,歡迎你們可以安 排暑假全家到觀音區旅遊,保證你們收穫滿行囊。 (圖片來源:觀音區蓮花園休閒農業區) ◆ 美味的蓮花大餐及道地的地方美食 (圖片來源:桃園市政府農業局) ◆ 觀音的蓮花頗負盛名 ◆ 蓮花沙拉 蓮花之鄉 (圖片來源:觀音區蓮花園休閒農業區) 8 第一章 觀音概覽

觀音區的信仰中心除了在地化課程「品桃園—宮廟巡禮」中介紹 的甘泉寺外,還有不少值得我們實地踏查,深入探索的廟宇。譬如在 草漯國民小學附近的「保障宮」,是奉祀天上聖母(媽祖),創建時 因廟身坐落於保障村內,故名之為保障宮,隨著周邊地區進行都市重 劃,吸引許多外來人口在觀音區落地生根,目前保障宮已是桃園市沿 海鄉鎮居民的信仰中心之一。而位於樹林里之「協天宮」,是供奉關 聖帝君為主神,雖然不是位於市區中心,但是創廟迄今已有 298 年之 歷史,為樹林里及富林里之信仰中心,平日香火鼎盛。 每座廟宇都隱含著先人胼手胝足的歷史故事及特有的祭祀文化, 歡迎對廟宇之旅有興趣的小朋友來觀音區探訪這些廟宇,深入了解它 們的故事。 廟宇信仰 ◆ 桃園市沿海鄉鎮居民的信仰中心-保障宮(圖片來源:寶島,看神厝) 9

◆ 白千層林道 觀音區除了有遠近馳名的蓮庄、廟 宇、沙丘及燈塔等等,其實也有很多特殊 地景或者是幽靜秘境,值得我們去探索, 例如:觀音區「南北環自行車道」的北環 路線上,除了有大大小小別具特色的埤塘 外,更特別的是還有 700 棵白千層樹林秘 境,綿延近3公里的「白千層隧道」,只 要我們漫步其中,就可以深深體會遠離都 市喧囂及鄉村慢活悠遊的樂趣。 而「水之丘主題公園」也是近來新興的熱門景點,除了河岸親水空 間、景觀平臺及生態步道外,另外三層樓高的溜滑梯及埤塘特有飼料桶 造型也是亮點之一,歡迎你們來這兒溜滑梯、逛公園!觀音區還有其他 特殊的地景及秘境,我們在後面的章節有更加深入地介紹喔。 特殊地景 ◆ 南北環自行車道路線圖(圖片來源:桃園市政府觀光旅遊局) (圖片來源:桃園市政府觀光旅遊局) 10 第一章 觀音概覽

歷史記憶 我們由觀音區的大觀路,轉彎進入保障宮對面的忠孝路,映入眼 簾的風景,由原本櫛比鱗次的建築,逐漸變為綠意盎然的防風林。座 落於此的移民新村,最引人注目的莫過於矗立其間的「石門水庫移民 新村」紀念牌樓。 當年政府為了安置受到石門水庫興建影響的居民,設置了移民新 村,除了閩客群族之外,也有部分泰雅族人,他們配合政府安置政策, 先於民國52年搬遷至大溪的「中庄新村」,但是同年9月遭受葛樂 禮颱風洪災肆虐,政府再次安排他們遷移至大潭移民新村(原大潭村 19 ~ 20 鄰)。面對惡劣貧脊的濱海環境,族人們刻苦耐勞,胼手胝 足開墾出屬於他們的天地。不料民國72年時爆發高銀化工鎘污染事 件,大潭農田遭受到嚴重污染,政府以徵收汙染土地方式來解決困境, 無奈的族人只能再次遷移,這次不再集中居住,而是散居各地。 原來的大潭移民新村雖已夷為平地,消失在這地景中,但歷經四 次改建的「石門水庫移民新村」紀念牌樓,見證了昔日遷移的滄桑歲 月,也提醒後人要體念及遙想先民們配合政策所作的犧牲,以及披荊 斬棘、蓽路藍縷的辛勞。移民新村之遷移迄今已超過半個世紀,目前 這群泰雅族人也散居各地,但共同的信念和記憶,仍將彼此相互牽動 的心,緊緊連在一起。 ◆ 民國51年時建於石門水庫 移民新村的紀念牌樓 (圖片來源:國家文化記憶庫) 11

第 二 章 半天走讀 12

親愛的小朋友,假日時你有什麼休閒活動呀?你是不 是喜歡和家人一起旅遊呢?觀音是一個充滿人文古蹟、歷 史風情的地方,還可以學習到許多關於觀音的特色和文 化。快來和家人來一趟觀音半日遊吧!這將是一次難忘的 親子旅行,讓你感受到觀音之美! 13

歷史古蹟之旅 1 保障宮 (一)保障宮 在觀音區草漯里與保障里的交界處,有一座雄偉壯闊的廟宇相當 引人注目,在視覺上能讓人感受到有別於傳統廟宇的建築藝術,它是 聞名於當地的保障宮。 保障宮老廟興建於咸豐四年(西元1854年),然而民國80年, 配合政府台15線的拓寬需求,因而以拆舊廟建新廟的方式,因應當 時的工程規劃。如今所見擁有宏偉外觀(三層挑高設計、寬敞空間設 計)的保障宮,便是在民國83年重建的廟宇面貌,殿內宮外對應的 九宮格神龕和外牆浮雕莊嚴氣派,極具特色。 協天宮 大 觀 路 路 族 民 大 大 溪 溪 關平爺路 協天宮 保障宮 草漯國小 堀 堀 14 第二章 半天走讀

保障宮主祀天上聖母(媽 祖),相傳廟中的媽祖是康熙廿 三年(西元1684年),請自福 建湄州天后宮「媽祖大媽娘娘」 金尊,極具歷史淵源與文化價 值。此外,廟中另祀奉觀音佛祖、 神農大帝、註生娘娘等神明,是 當地重要的信仰中心。保障宮每 年農曆正月十五的乞龜活動、農 曆三月二十一日的媽祖北港進香 與農曆三月二十三日的媽祖聖誕 都是地方盛事。此外,農曆七月 中旬的中元普渡,更是熱鬧非 凡,每年由草漯、保障、樹林等 九里輪值舉辦,場面相當盛大。 保障宮周圍生活機能完善、 交通便利,時至今日依然可見新 興發展的社區與歷史悠久的保障 宮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成為人 與人之間、社區與社區之間,彼 此重要的聯繫場所。 歷經時代的變遷,持續百年 的情感傳承,居民對於保障宮的情 感並沒有因為現代化而退去,彼此 的牽繫為這裡帶來豐富的人文風 情,也創造出不一樣的文化特色。 (圖片來源:草漯保障宮) ◆ 雄偉壯闊的廟宇-保障宮(圖片來源:草漯保障宮) ◆ 保障宮每年農曆正月十五的乞龜活動 ◆ 保障宮內殿大廳(圖片來源:草漯國小) ◆ 背面的浮雕牆極具建築特色(圖片來源:草漯保障宮) 15

(二)協天宮 隱身於觀音區樹林里的 協天宮,是一座擁有 298 年 歷史的廟宇,牆垣上的斑駁 痕跡,更增添了幾分鄉間古 樸的迷人魅力。 協天宮主祀關聖帝君 (又稱協天大帝),自清朝 雍正元年(西元1723年), 由楊家先民自大陸恭請關聖 帝君、關平爺公、周倉爺公 等神祇渡海來臺墾荒,而至 樹林里落腳。由於關聖帝君 負責掌管治病除災、驅魔邪 祟、事業財富以及保佑學子 文運,是一位掌管多元民間 活動的神祇。因此,協天宮 平日香火鼎盛,是為當地居 民重要的信仰中心。 不過,協天宮雖主祀關聖帝君,但當地的居民反而更習慣稱為關 平爺公廟,這其中緣由來自於這 298 年來,居民對於主祀的關聖帝君 不敢勞煩,以及對於關平爺公的信任,當居民需要繞境祈福或有事相 求時,就會請關平爺公搭神轎外出幫助,甚至可以進一步的將關平爺 公請到居民家中坐鎮供奉,由於關平爺公與居民的互動較為頻繁,進 而形成臺灣少見的關平爺公信仰。 (圖片來源:觀音協天宮) ◆ 協天宮廟宇外觀有著鄉間古樸的迷人魅力 ◆ 協天宮廟宇正門 (圖片來源:草漯國小) 16 第二章 半天走讀

溯源極西探訪之旅 2 甘泉寺 白沙岬燈塔 歷史悠久的協天宮,除了保有老舊廟宇的建築風貌,更令人感到 驚豔的是廟宇本身所蘊藏的文化內涵,以及帶來當地居民潛移默化的 珍貴價值。 路 明 光 觀 音 溪 中興路 甘泉寺 白沙岬燈塔 17

這是一張西元1907年日治時期觀音地區的古地圖,在當時的地 圖已清楚記載觀音地名由來的甘泉寺和曾經是臺灣最西邊燈塔的白沙 岬燈塔。透過走訪甘泉寺,了解觀音在地歷史淵源、宗教信仰,並循 著古人的路線前往白沙岬燈塔,從路旁的一景一物,遙想先民生活之 情景。 (圖片來源:桃園市百年歷史地圖系統) ◆ 甘泉寺至白沙岬燈塔路線古今對照圖 18 第二章 半天走讀

(一)溯源-甘泉寺 一入觀音市區,就可在市區中心看到一座宏偉的寺廟,那就是觀 音地區宗教信仰中心之一的「甘泉寺」。相傳清乾隆四十五年(西元 1780年)有位農夫在溪流(現在的觀音溪)中看見形似佛像的天然 石塊,將這天然石像供為觀音佛祖,稱之為「石觀音」,而這地區被 稱為「石觀音庄」,即現在的觀音區。 但是你可能會好奇,甘泉寺正對中山路的牆面上頭卻寫著「福龍 山」,和甘泉寺有什麼關係呢?根據紀載,甘泉寺共歷經3次 整建,清咸豐十年(西元 1860 年)初始建寺稱為「福 龍山寺」,在光緒十二年(西元 1886 年)進行第 1 次修建時即改稱「甘泉寺」。目前所見為民國 86 年 (西元1997年)歷時8年建成的三層三進宮殿式 廟宇,主祀石觀音佛祖。前往甘泉寺除了參拜主祀及 其他神祇、欣賞廟宇雕刻建築之美外,千萬別錯過二 樓右側堂的「天石殿」。 天石殿是民國79年(西元1990年)彰化 縣北斗鎮顏貽軒大德奉命開創蒐集聖石任務,直到 民國110年(西元2021年)才在甘泉寺安奉,共安奉108 座五教眾仙佛聖聖石,孩子們可以仔細端詳各個聖石上的紋路、色彩, 試著參透聖石上顯現的神蹟,讓參拜過程增添些想像與趣味吧! ◆ 甘泉寺之正反面全貌(圖片來源:桃園市政府觀光旅遊局) ◆ 天石殿之聖石 (圖片來源:草漯國小) 19

( 二 ) 極西-白沙岬燈塔 這首昭和十三年(西元 1938年)服務於觀音公學校(現 觀音國小)工藤守道教師寫下的 詩作,在詩詞間不難看出白沙岬 燈塔地理位置及其重要性,有多 少來去的船隻需要燈塔指引方 向,勾勒出遠在他鄉教書的工藤 老師思鄉的情愁。 從甘泉寺正殿往外走,沿著 觀音溪旁(光明路)步行大約 10 分鐘,即可在錯落的樹枝倒影間看到一座矗立於眼前的白沙岬燈塔, 燈塔蓋在較高的沙丘地形上。是為了讓遠方的船隻可以看到燈光,燈 塔於西元 1901 年點燈啟用。白沙岬燈塔有「一個唯一、二個最」: 觀音音頭 滔滔浪復潮,白沙繞岬島 羈旅祈平安,前行路迢迢 朗朗上青空,女神聳雲霄 朝為綽約女,暮作猛厲嬝 朝暮船船渡,來去知多少 觀音公學校 工藤守道 ◆ 巍峨的白沙岬燈塔(圖片來源:桃園市政府觀光旅遊局) 20 第二章 半天走讀

● 一個唯一:不同於臺灣其他使用水泥構成的燈塔,是全臺唯一一座 使用紅磚與石頭建造而成的燈塔,除外還採用雙層磚石耐震構造,這 也難怪歷經二次大戰、多次地震風災都沒有嚴重損傷。 ● 二個最: ◇ 最完整:除了燈塔本體之外,園區所見的日晷、圍牆、庭院的百年 苦楝樹,皆是自日治時期保留至今,也是目前保留最為完整的日治 初期所建燈塔,也因此於民國 91 年(西元 2002 年)、110 年(西 元2021年)先後被公告為桃園第一座縣定古蹟與第二座國定古蹟。 ◇ 最西:在臺南國聖燈塔建成啟用前(民國 46 年,西元 1957 年), 白沙岬燈塔是臺灣本島極西燈塔。 入園右側有幾座臺灣特別 的燈塔介紹,一旁還有公園、 涼亭、田野風光供遊客休憩, 入園除了一覽這照亮臺灣海峽 百年明燈之外,也可進入園區 導覽室,了解塔內的各項設備 與歷史、運用園區外的日晷查 看時間、在百年苦楝樹下乘涼、 遠眺觀音海岸特有的風力發電 場景觀,如果時間允許,孩子 還可以等待燈塔點燈!感受一 片漆黑下,燈塔之光的重要。 ◆ 夜間時的燈塔,感受黑暗中的明亮 ◆ 公園內的燈塔、日晷及百年苦楝樹(圖片來源:桃園市政府觀光旅遊局、白沙岬燈塔、莊信賢) (圖片來源:國家文化記憶庫) 21

第 三 章 一日走讀 22

難得的假期,趕緊出門一趟,來到觀音,一起乘著風, 感受藍天、大海的遼闊,還有五彩繽紛的花田,更可以到 農場體驗各種 DIY 體驗,盡情享受家鄉美好的景物吧! 23

花之旅路線 1 蓮花園休閒農業區 青林農場 向陽農場 (一)蓮花園休閒農業區 「北觀音、南白河」,每年夏天臺灣北部蓮花綻放最多、最美就 在我們觀音區,「蓮花園休閒農業區」因此孕育而生,園區門口翠綠 的荷葉招牌正歡迎著大家的到來,遊客服務中心裡,蓮園特色名產販 新文路 金華路 蓮花園休閒農業區 向陽農場 青林農場 育金路101巷 24 第三章 一日走讀 大湖 路

售、旅遊諮詢、農家DIY特色活 動都有,即使是非花季,遊客中 心也會順應時節舉辦千人焢窯、 萬聖節變裝活動、採蓮藕、種植 睡蓮盆栽……等各式體驗活動。 遊客服務中心旁就是蓮花 故事館,蓮花故事館為開放性空 間,以大王蓮為意象作為建築 設計,介紹蓮花季的起源及各年 所舉辦的蓮花季活動,都在這裡 一一呈現。 再往裡走就是賞蓮步道,觀 賞大王蓮、睡蓮、香水蓮,各種 蓮花,風情萬千,每種蓮花都有 她美麗的姿態,等著大家來欣賞。 蓮花季是每年 7-8 月的重頭 戲,遊客服務中心旁的農地為主 要展場,種滿了蓮花,一望無際 的蓮葉與藍天相接,亭亭玉立的 蓮花在陽光的輝映下更加艷麗鮮 紅,這麼美的景色,令人留連忘 返啊!在蓮花季活動期間,每個 週末都有安排精彩的表演及各項 活動,賞蓮花、看表演,嘗一嘗 蓮花特色餐點,這麼棒的旅程, 怎麼能不快點安排呢? (圖片來源:桃園市政府農業局) (圖片來源:桃園市政府觀光旅遊局) (圖片來源:觀音區蓮花園休閒農業區) ◆ 每年夏天在觀音綻放的蓮花花海 ◆ 逢蓮花季時,更有大王蓮花開放乘坐 ◆ 蓮花故事館裝置藝術 25

(二)青林農場 青林農場原本是以栽種向日葵為主, 現轉型為以麥桿菊乾燥花為主題的農場, 麥桿菊俗稱不雕花,摸起來有塑膠花的質 感,十分特別!花色多樣,非常適合作為 乾燥花的材料,來青林農場遊玩,一定要 試試麥桿菊手作DIY,將這「永不凋謝」 的美帶回家。 青林農場園區規劃豐富,有很多適合 拍照的景點,像是水晶玻璃屋、四季花田, 農場的苦楝樹草皮區,更是適合親子一同 跑跳遊樂,可愛動物區也是小朋友最喜愛 的地方,餵餵可愛的小羊、羊駝,真是太 療癒了。來一場戶外之旅,與大自然共遊, 青林農場是非常適合的選擇喔! ◆ 青林農場的麥稈菊花田(圖片來源:青林農場) (圖片來源:青林農場) ◆ 踏上水上棧道前往水晶玻璃屋 (圖片來源:青林農場) ◆ 青林農場大草坪 第三章 一日走讀 26

(三)向陽農場 向陽農場為北臺灣最大的向日葵主題農場,每年5月到10月的 向日葵花季,走進花田,陽光明媚,一大片金黃色的向日葵盛開,燦 爛奪目,令人美不勝收!其他時節農場也會栽種不同花卉,隨季節有 不同的主題花季。 園區內也有可愛動物區、烤肉焢窯區、DIY活動,向日葵的各項 創意產品,非常適合親子一同來旅遊探險,悠閒的度過週末時光。 除了上述二個農場,觀音區還有許多特色農場,各有各的優點與 特色等著我們發現,農場的開放時間不定,大家可先上網搜尋,安排 路線,享受與藍天、花海共遊的一天吧! ◆ 北臺灣最大的向日葵主題農場(圖片來源:向陽農場) 27

水之旅路線 2 崙坪文化地景園區 學校埤 草漯沙丘地景展示館 (一)崙坪文化地景園區 位於桃園市觀音區的崙坪文化地景園區,過去是日治昭和時期國 際電話株式會社觀音崙坪受信所(創立於西元1934年)及國防部軍 備局的崙坪營區宿舍(創立於西元1972年)的所在地,這裡見證了 臺灣半世紀的電信演進史。 草漯沙丘地景展示館 學校埤 崙坪文化地景園區 崙坪國小 新坡國小 觀音國小 西濱公路 28 第三章 一日走讀 中 中 興 路 山 路

觀音崙坪受信所,主要提供臺灣至日本、中國之間的無線電通信業 務。後來為了商業貿易與掠奪東南亞的資源,更被積極建設成為南進政 策在通訊方面的重要樞紐,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由中華電信接管,西元 1986年後相關設施搬遷至交通部電信研究所。軍備局的崙坪營區宿舍, 隨著國防政策調整與軍官兵生活需求的改變,西元 2013 年軍營宿舍及 軍事設施亦遷移、退出。至此園區逐漸荒煙蔓草、成為廢墟。 在閒置了十多年後,桃園市政府將這裡重新整理、打造,保留了 現有茂密樹林及大量原生植被,新增客家工藝聚落、龜殼劇場及綠野 體驗區等設施,讓園區重生,成為一 片綠意盎然、充滿自然風光的秘境。 園區內除軍營宿舍、電信文化遺址外, 因生態保持相當完整,森林中更藏有 不少天牛、螳螂、獨角仙、鍬形蟲等, 物種豐富是觀察動植物最佳的場域。 西元2019年11月28日正式開園後, 附近居民日常會來此散步、休息,假 日更有不少外地旅客前來探訪。 ◆ 豐富的自然生態(圖片來源:桃園市政府觀光旅遊局) (圖片來源:桃園市政府觀光旅遊局、崙 坪文化地景園區) ◆ 園區內還可以觀察獨角仙 29

● 中央大草坪 一片寬闊草原,給人 融入自然的清新感受,草原 上有不少特色裝置藝術,假 日是親子野餐、放風箏、踢 皮球、散步、消耗體力的好 去處,抬頭望去不時還能觀 賞到一架架準備降落的飛 機,非常愜意。 ● 龜殼劇場 以森林中的落葉為概念的龜殼劇場巧妙地融入整片景色中,建築 挑戰大懸臂跨距構造,打造「曲梁木構造建築」,選擇可永續循環的 建築材料及先進營建特殊工法,獲得2021國家卓越建築獎及第39 屆國際照明設計師協會優等獎。這座半開放式木構地標不僅是座藝術 地景,也能做為展覽表演舞臺並可銷售文創產品及農特產。 ◆ 寬闊的草原令人神清氣爽(圖片來源:桃園市政府觀光旅遊局) ◆ 以森林中的落葉為概念的龜殼劇場(圖片來源:桃園市政府觀光旅遊局、圓方結構) 30 第三章 一日走讀

● 客家工藝聚落 客家工藝聚落包含了 客家工藝館及好客食堂。 客家工藝館分為展 售平臺區、常設展區、 手作教室區三區,主要 是來推動桃園客家工藝 文化發展及傳承。展售 平臺區是客家工藝品交流及展售的舞臺;常設展區則納入客家百工百 業,包括木工、藍染、竹編、草編、服飾、家具等的主題展覽;手作 區則經常舉辦客家傳統工藝課程及體驗。 好客食堂以共享客家美食為主軸,店家提供客家特色的美味料 理、茶點、飲品等,能在一片大面積的樹林、草原及蓮花池塘邊品嘗 美食,令人心曠神怡。 ◆ 充滿文青味的客家工藝館及好客食堂(圖片來源:桃園市政府客家事務局) ◆ 客家好客食堂旁的生態池 (圖片來源:桃園市政府客家事務局) 31

● 歷史建物遺址 園區內還有不少受信所及營區宿舍留下來的遺址,其中宿舍及地 磁觀測區保存尚屬完整。 (二)學校埤(桃園大圳第 9-15 號池) 由紅土與礫石地層構成的桃園臺地不易透水,區域內河流短促, 不易儲存雨水,因此兩百多年前農民就利用臺地地勢較低處鑿地築池, 儲存天然雨水灌溉,造就現今星羅棋布的埤塘,因此,桃園的「千塘 之鄉」的美名確實實至名歸,由已故導演齊柏林先生將其形容為「宛 如散落一地的水晶,閃閃發光。」這評價可見一斑! ◆ 透過老舊建築,感受歷史的流動(圖片來源:桃園市政府觀光旅遊局、桃園市政府文化局) ◆ 學校埤環湖步道(圖片來源:桃園市政府) 第三章 一日走讀 32

觀音地區也有不少的埤塘, 其中桃園大圳 9-15 號埤位在新 坡國小校園後方,因此命名「學 校埤」。學校埤屬於桃園農田水 利會桃園大圳九支線灌區,面積 約為 9 公頃,環湖全長為 1523 公尺,蜿蜒的堤岸在空照圖中宛 如一頭生動恣意的大象。 原本灌溉功能的埤塘,經 過各方人士的一番綠美化工程 後,有小橋、環湖步道、休憩 座椅、故事牆……等,為當地 居民早晚散步的熱門景點,埤 塘內生物多元,為適合大小朋 友同遊的水岸天地。心動了嗎? 趕快安排一趟兼具悠閒與知性 的輕旅遊吧! 學校埤環湖步道,埤塘內 不僅生態豐富,也是個賞鳥的好 去處。 學校埤位於航道下,飛機 迷們可以坐在步道上隨處可見 的休憩椅上,一邊吹著徐徐微 風,一邊近距離的欣賞飛機,紓 壓又放鬆。 ◆ 學校埤入口(圖片來源:我是觀音人) ◆ 學校埤環湖步道(圖片來源:草漯國小) 33

● 新坡故事牆 學校埤的「學校入口區」,原本為灰黑平淡的學校牆面,在新坡社 區發展協會鄭元治執行長帶領下,由區內藝術家林新來設計,彭進來、 陳允寶二位擁有四十年經驗的「老土水師」花了近三個月,於西元 2014 年在新坡國小外牆打造第一面故事牆。故事牆用數萬顆大小石頭拼貼而 成,以老牛犁田、三合院等主題,講述在地鄉村四季景色。要在垂直的 牆面上黏貼石頭,困難度相當高,二位老師傅在七、八月頂著高張的火 傘,依照所描繪的圖案輪廓,以他們專業的技巧完成這項艱鉅的任務。 六年後,社區發展協會邀請當地教授繪畫的邱愉閑老師設計草 圖、配色,再由志工以石頭、琉璃、磁磚、玻璃瓶碎片等拼貼完成故 事牆2.0版,施作過程除參與第一面故事牆的資深泥水師傅陳允寶、 彭進來,還加入許應章、黃秀娥二位經驗超過30年泥水師傅,不但 無酬協助,還常頂著烈日、細雨趕工,作品完工後不但為地方注入新 的文化景觀,也讓埤塘景觀再升級。 ◆ 新坡故事牆入口(圖片來源:草漯國小) ◆ 述說在地鄉村四季景色的故事牆(圖片來源:草漯國小) 34 第三章 一日走讀

(三)草漯沙丘地景展示館 大家一定都聽過非洲的撒哈拉沙漠,但你知道我們觀音在地也有 可以媲美的絕美沙丘嗎?沙灘、夕陽和風車組合成一幅震撼人心、驚 豔絕倫的畫。「台灣環境資訊協會」曾將此處評選為臺灣最值得守護 及美麗的海岸之一喔! 草漯沙丘是桃園大規模的濱海沙丘地形,因景色特殊且優美,加 上具環境教育、生態教育及學術研究價值,市府於民國109年公告指 定為地質公園,是全臺 第一個以海岸沙丘為保 護標的的地質公園喔! 觀音濱海遊憩區遊客中 心前,因鄰近之海水域 場關閉後暫無使用,近 年來政府為推廣海濱地 區活化,將荒蕪的海岸 蛻變為充滿浪漫氣息的 新興休閒景點,因而該 館業於民國109年3 月整修完工,成功將海 (圖片來源:珍妮佛的花草呢喃、桃園市政府觀光旅遊局) ◆ 草漯沙丘地景展示館正面(下圖)與其內部展品(上圖) 35

水浴場轉型為草漯沙丘地景展示館,以草漯沙丘地質為主題、海洋生 態保育為特色,並以環境教育為核心規劃展示區。 展示館1樓為草漯沙丘地質公園介紹,設施內容包含草漯沙丘主 視覺模型、大事紀、知識牆、沙丘地形學、用數字看沙世界、AR地貌 沙盒、海洋生物保育展等7大主題,並設置磁力、沙徑大小、重量、 溫度、風速及AR地貌沙盒等6項互動式體驗設施。提供解說服務, 讓來訪遊客了解沙丘的成因及歷史軌跡、常見的沙丘動植物,以及探 索沙丘的微觀世界,館內亦提供兩款紀念章、美景牆供遊客蓋印收集 及拍照留念。2樓展示近年桃園市環境教育繪本所累積的成果,提供繪 本閱讀及賞景露臺,遊客可在海邊的天臺上欣賞在地限定的夕陽美景。 走出展示館,映入眼簾的是一望無際的大海,搭配一整排轉動的 大風車,脫掉鞋襪,你可以感受到腳底下的沙子非常細緻,很適合漫 步其上,感受大地的溫度與脈動,再加上這幾年淨灘活動的成果,環 境變乾淨的同時,這裡的生態也隨之豐富起來,退潮時可以在沙灘上 發現眾多的小螃蟹,非常適合親子共遊,來場生態體驗,進行與大自 然的近距離接觸喔! (圖片來源:桃園市政府觀光旅遊局) ◆ 2 樓天臺可以欣賞海邊的夕陽美景 36 第三章 一日走讀

靠海的沙丘,環境特性是太陽大、乾燥、 風大、鹽分高,不適合一般植物生長,不過 仍有些強韌的濱海植物可以克服這種嚴峻環 境,演化出具有耐旱、耐鹽、抗風的形態, 像是匍匐生長的馬鞍藤、蔓荊;還有為了減 少水分蒸發,葉子呈現針狀的濱刺麥,它的 種子重量輕,隨著風吹滾動,四處傳播。趕 快安排一場走出教室的自然課吧! 來到沙丘,就不得不提自然形成的曠世 巨作「觀新藻礁」。觀新藻礁位於觀音區小 飯壢溪以南到新屋區後湖溪口以北的沿海, 其面積及棲地都是桃園海岸最大、最完整的 藻礁,其礁體提供多種海洋生物棲息、躲藏, 素有「海洋生物育嬰房」美稱。「觀新藻礁」 不同於動物所形成的珊瑚礁,藻礁是由無節 珊瑚藻類死亡鈣化後,沉積於礫石灘上所形 成的「植物礁」,平均20年才可生成1公分, 因其生長速度緩慢,每一方寸都是彌足珍貴。 「觀新藻礁」孕育迄今已有六千年以上的歷 史了,除了這難得一見的千年地景外,豐富 多樣性的生物也是觀新藻礁的亮點之一!小 朋友可以利用春夏時節(4月至9月)跟家 人來一探「觀新藻礁」潮間帶的生態奧秘喔。 ◆ 濱海植物—馬鞍藤 ◆ 濱海植物-天人菊 ◆ 觀新藻礁是難得一見的千年地景 ◆ 觀音草漯沙丘 (圖片來源:草漯沙丘觀音展示館) (圖片來源:桃園市政府觀光旅遊局) (圖片來源:許民陽教授提供) (圖片來源:桃園市政府觀光旅遊局) 37

第 四 章 秘境探奇 38

你知道觀音也有一些秘境令人留連忘返嗎?除了自然 休憩空間,還有人文技藝文化,更有其他神秘的景點。以 下幾個秘境,你認識幾個?歡迎到觀音,來一場結合自然 與人文風味的饗宴! 39

風之谷公園在觀音區七賢路與富林溪交叉口,公園內的福德祠是 當地居民的信仰中心,公園內設有生態景觀池、親水砌石平臺以及無 障礙步道。 水之丘主題公園位於桃園市觀音區成功路和大觀路一段的交叉 口,過去桃園因農民取水不易,挖掘埤塘灌溉,布滿大大小小的埤塘, 因此有「千埤之鄉」美名。水之丘主題公園結合一旁的廟埤,設計六 個主要區域:草魚遊戲場、池底迷宮、階梯廣場、景觀平臺、湖濱步道、 圓形廣場等。 首先前菜來點:觀音的 「風」與「水」 1 ◆ 水之丘公園池底迷宮(圖片來源:桃園市政府) 40 第四章 秘境探奇

走在湖濱步道可以欣賞別具特色的廟埤,池底迷宮具有洩洪及排 水的功能,降低大雨時淹水的可能。 最受歡迎的飼料桶溜滑梯就在草魚遊戲場,溜滑梯有三種不同的 高度,讓大、小朋友都可以盡情遊玩。 咻!來到水之丘主題公園,體驗從近三樓高的飼料桶溜滑梯往下 滑的刺激感,保證讓人難忘。 ◆ 水之丘公園飼料桶溜滑梯(圖片來源:桃園市政府) ◆ 水之丘公園湖濱步道 ◆ 水之丘公園圓形廣場 ◆ 水之丘公園廟埤 (圖片來源:草漯國小) (圖片來源:草漯國小) (圖片來源:桃園市政府觀光旅遊局) 41

白千層林道在觀音區福山路二段 51-1 號,全長2.8公里,道路兩旁種植了約 700棵的白千層樹,道路兩旁設有木棧休 憩區,走累了可以休息一下。 白千層樹的樹皮如其名,像千層派一 樣可以一層層剝下來,以前常有小朋友剝 下樹皮把玩或當橡皮擦。夏、秋兩季它會 開出白色或淡黃色的花,形狀好像刷瓶子 的迷你刷子,所以也叫做「白瓶刷子樹」。 但要注意的是敏感者吸入花粉會造成呼吸 道過敏、頭痛、打噴嚏、噁心、氣喘等症狀。 主菜推薦特色:「千層派」 與母親的花海 2 ◆ 白千層林道(圖片來源:桃園市政府觀光旅遊局) ◆ 白千層的花形狀像是刷瓶子的迷你刷子 (圖片來源:草漯國小) 第四章 秘境探奇 42

特別一提,在每年四月到五月,走到林道的盡頭,還可以欣賞到 「白千層鐵砲百合花園」,4千多株百合花盛開,形成百合花海的美 景。百合花海的由來,是原地主李萬益的母親生 前喜愛百合花,他為生病的母親種植了百合 花田,但母親還等不到花開便病逝了,他 為了紀念母親與感謝照顧母親的醫護人 員,逐年擴大花田,到了現今的規模。 ◆ 白千層鐵砲百合花園(圖片來源:珍妮佛的花草呢喃) ◆ 百合花海(圖片來源:草漯國小) 43

最後的甜點試試天然ㄟ尚好的: 純天然傳統手工製香 3 ◆ 晾乾中的環香(圖片來源:草漯國小) 祥雲香業位於觀音區福新路上,在白千層林 道旁的巷弄內。三十年前桃園市製香業有 400 ~ 500 家,目前因為低價的中國香進口,使臺灣的 手工製香業無法生存而紛紛關閉。 為了讓大家瞭解這項日漸沒落的傳統手工製 香技藝,祥雲香業開放遊客到製香廠參觀,瞭解 傳統製香的流程,體驗手作香的樂趣。 一踏入製香廠,就能聞到淡淡的香味,廠內 展示各種製香的原料與成品。一般常見的香,分 別有:立香、臥香、環香、塔香。立香是細長條狀, 一般會有「香腳」,能夠穩穩插入香爐內站立的, 就是立香,是燒香禮佛、祭拜祖先常用的香品; 臥香又稱線香,是香泥擠壓、搓製成細細的長條, 臥香比立香更細;環香又稱為盤香,是將香泥擠壓成長條狀後繞成一圈 一圈的環型;塔香是香泥倒模成圓錐形或寶塔形狀,通常燃燒時間較短。 純天然傳統手工製香使用天然的中藥材為原料,一般會使用甘草、 白芷、當歸、大黃……等,將數十種中藥材磨成香粉,連「顧眼睛」的 枸杞也是製香材料之一。製香廠旁種了許多植物,包含製香的原料沉香 木和印度老山檀香木。有機會的話,一定要來這裡看數十年經驗的師傅 製香,歷經沾水、反覆撥粉以及「掄香扇」,並且親身體驗做立香和造 型香塔,完成的香塔還可以帶回家喔! (圖片來源:祥雲香業-祥雲企業社) ◆ 來到這裡可以體驗手作香的樂趣 第四章 秘境探奇 44

立香製作過程: 第一步:沾水,將竹枝慢慢放入水中,留一節握把。 第二步:撥粉,將天然中藥粉均勻撥在竹枝上。 第三步:展香 ( 掄香扇 ),香竹枝展開,像扇子形狀般。 第四步:抖香,將多餘中藥粉末抖下。 反覆第一步驟到第四步驟共五次後,還需要進行曬乾,讓香接受 陽光的洗禮,最後將香腳染成紅色,即是一般廟宇、祭祀常見的立香。 ◆ 製香步驟-展香 ◆ 製香步驟-抖香 (圖片來源:草漯國小) (圖片來源:草漯國小) ◆ 製香步驟-沾水 ◆ 製香步驟-撥粉 (圖片來源:草漯國小) (圖片來源:草漯國小) 45

第 五 章 回首觀音 46

觀音不僅有豐富的歷史文化,也有許多自然生態和人 文風情,走讀觀音的各項景點及秘境,你是不是對自己家 鄉的美麗和多元有了更深刻的感受呢?在這個章節中,讓 我們好好回顧一下觀音的特色,看看你對自己家鄉的認識 有多少,也讓自己成為家鄉小達人。 47

尋幽探訪半日走讀一 草漯保障宮 ●「拜好廟、求好運」,保障宮主祀天上聖母(媽祖娘娘)並祀奉許 多神明,是當地居民重要的信仰中心。在探訪廟宇的過程中,相信 你一定對廟宇中祀奉的神明有更進一步的了解,一起動動腦想想 看,並將正確的答案連起來~ ● 保障宮香火鼎盛,這裡的一磚一瓦、一景一物,都具有歷史的意義。 在這裡每年都會定期舉辦一些重大的活動盛事,請上網搜尋一下每 個活動的主要內容和由來,相信你會對觀音區有更加深厚的情感連 結,現在一起來配對看看吧~ 天上聖母(媽祖娘娘) 觀音佛祖 註生娘娘 神農大帝 祈求吉祥如意、平安健康 掌管醫藥,保佑農業穀物豐收 護佑漁民漁獲豐富、航運平安 祈求早生貴子、平安生產 A. 農曆正月十五的乞龜活動 B.農曆三月二十一日的北港媽祖遶境 C.農曆七月十五日的中元普渡 D.農曆七月中旬的放水燈活動 1.請填寫代號: 廟宇在元宵節期間,會提供平安 龜供民眾向神明乞求,祈願家人 一整年平安順遂、財運亨通。 2.請填寫代號: 相傳地府會放出全部鬼魂,讓好 兄弟們能到陽間探望親人,民間 則會進行祭祀鬼魂活動。 3.請填寫代號: 為感念媽祖聖德,每年會迎請朝 天宮媽祖遶境祈福,鑽轎底是最 具有傳統特色的民俗活動。 4.請填寫代號: 目的是為了照亮水路,引領孤魂 野鬼上岸共享這場盛宴,祈求水 府亡魂能早日投胎轉世。 48 第五章 回首觀音

尋幽探訪半日走讀二 觀音甘泉寺 ● 你知道嗎?「觀音」這個地名其實有一段很有趣的歷史由來,蒐集 一下相關資料,你將更深刻地了解「觀音」在地的宗教特色、人文 風情、自然生態,讓我們透過一次次的深度探訪之旅,共同揭開觀 音區神秘又美麗的面紗吧! 年 代 時 間 觀音(石觀音庄)地名的由來: ● 下面是「甘泉寺」歷年來寺廟修建的過程,請閱讀後圈選出正確的 答案。 1.清 咸豐十年 2.清 光緒十二年 第一次修建 3.民國86年修建 寺廟初建 西元1886年 西元1997年 甘泉寺是觀音區居民信仰中心,供奉神 明眾多,初建時的廟宇名稱為: A.甘泉寺 B.福龍山寺 甘泉寺主祀石觀音佛祖,目前改建成: A. 三層三進宮殿式廟宇 B. 五門三進宮殿式廟宇 在歷經第一次修建後,將廟宇更名為: A.甘泉寺 B.福龍山寺 寺廟初建 民國86年修建 49

漯沙觀海 白沙岬燈塔 ● 觀音區有一座唯美的白色燈塔-白沙岬燈塔,這座燈塔已有百年的 歷史。建築的外觀非常引人注目,四周綠蔭環繞,還看得見美麗的 雞蛋花;此外,鐘塔廣場和觀音溪人形拱橋都是值得拍照打卡的景 點,還可以順道前往觀音海水浴場遊玩,欣賞沿岸風車景觀,一窺 觀音海岸迷人的風貌! 西元1901年完工的白沙岬 燈塔是日本人在臺灣興建的第三 座燈塔,因其地勢得天獨厚,不但能 防守狹長海岸線,同時兼具經濟上的 重要價值。請問其塔體結構是使用什 麼建材建造而成的? 建材最特殊 白沙岬燈塔是目前保留最為 完整的日治初期建造的燈塔,塔身 高為37公尺。目前使用透鏡電燈, 夜晚時每二十秒白、紅光各閃一次, 照亮了臺灣海峽,指引漁民歸航的方 向,巍然屹立於觀音海岸邊。因此, 現今的白沙岬燈塔被公告為: 在臺南國聖燈塔建成前,白 沙岬燈塔是臺灣本島極西的一座 燈塔。請找出臺灣燈塔之最~ 保留最完整 位置最特別 (一)桃園第( )座縣定古蹟。 (二)臺灣第( )座國定古蹟。 極東點:( )燈塔。 極南點:( )燈塔。 極北點:( )燈塔。 50 第五章 回首觀音

水之旅學習任務 ● 小朋友,下圖是觀音區各里的地圖,你知道水之旅的三個景點位在 哪些里嗎?請在地圖上找出並塗上顏色。 51

◎請將今天在埤塘時令你印象最深刻的人或事或物畫下來?並簡單說明原因。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 因為 ● 埤塘小檔案 ◎ 今天造訪的埤塘名稱是: ◎你花了多久的時間逛完這個埤塘呢? ◎ 今天在埤塘,有沒有看到(聽到、聞到、摸到…)令你印象深刻的生物? 你是在哪裡看到(聽到、聞到、摸到…)的? ◇ (生物名稱): (發現地點) ◇ (生物名稱): (發現地點) ◇ (生物名稱): (發現地點) ◇ (生物名稱): (發現地點) 52 第五章 回首觀音

1.植物名稱: 2. 植物名稱: 草漯沙丘植物探索 ● 草漯沙丘有多種各具特色的濱海植物,例如:海檬果、白水木、馬 鞍藤、黃槿、海埔姜、草海桐、木麻黃、林投、菟絲子、番杏、裂 葉月見草、濱刺麥。請從中選取二種做深入的了解及介紹(文字說 明、照片、圖畫都可以)喔! 草漯沙丘的美麗與哀愁 ● 黃昏的草漯沙丘,金黃的夕陽隨著海面波浪蕩漾是多麼迷人,但這 麼美麗的景色卻有著深深的哀愁,因為有許多的垃圾破壞了這美麗 的地方。 1. 請你計時 10 分鐘,撿起看到的垃圾,將撿到的垃圾拍下來。 2.想一想為什麼這樣的垃圾會遺留在沙丘上,會不會造成環境的污染與生 態的影響? 53

解除秘境封印 Let’s go! ● 來到景色優美的白千層綠色隧道,打卡拍照是一定要的,請依指定 姿勢拍下認證照片: 1.我愛綠色隧道 2.化身白千層 3. 我們可以怎麼做,讓草漯沙丘更乾淨? 拍下撿到的垃圾 拍下乾淨的草漯沙丘 54 第五章 回首觀音

● 小朋友享受完水之丘主題樂園刺激有趣的飼料桶溜滑梯後,你是否 注意到一旁神秘的迷宮,請問這個神祕迷宮的功能是什麼呢?請在 圈圈中將正確答案打勾。 ● 參觀完製香廠後,對這項手工產業有沒有更瞭解了呢?請在括弧中 將製香秘技標上正確的順序(1 ~ 4)。 用來困住參觀的旅客 大雨時洩洪及排水 蓄水養殖魚類 ( ) ( ) ( ) ( ) (圖片來源:草漯國小) 55

發行人:張善政 總策劃:劉仲成 策劃:林威志、沈可點、楊苓、黃琳棋、黃從孝、王寵銘、周世欽 諮詢委員:許民陽、李慧慧 總召集學校:桃園市蘆竹區南崁國民小學 觀音區召集學校:桃園市觀音區草漯國民小學 觀音區召集人:李彥霖 編輯委員:李彥霖、羅淑貞、林鴻德、莊依倫、張惠琴、孫淑儀、 洪永權、林璟平、曾文宜、陳詩婷、劉名媗 美編印刷:加斌有限公司 出版者:桃園市政府教育局 地址:桃園市桃園區縣府路 1 號 出版日期:中華民國 113 年 8 月 走 音 言士四貝 一 漯沙觀海 地景蓮庄 桃園市推動國民小學在地學課程教材 觀音區

觀海聽潮晴空碧,踏沙 逐浪夕陽西 音嫋荷塘飛白鷺,拂 面清風囀黃鸝 觀音 區 桃 園市 推動 國民 小學 在 地學 課程 教材 觀音 區

RkJQdWJsaXNoZXIy MTYzM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