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市推動國民小學在地學課程教材 八德區

八塊厝串古今,傳藝創 生 德慧人文共榮,永續 埤塘、細水長流 埤圳風情 美廟森活 八德 區 桃 園 市 推 動 國 民 小 學在 地 學 課 程 教 材 八德 區 走 八 桃園市推動國民小學 在地學課程教材

目錄 ● 市長的話 2 ● 局長的話 4 ● 第一章 八德概覽 6 ● 第二章 半天走讀 12 ● 第三章 一日走讀 24 ● 第四章 秘境探奇 36 ● 第五章 回首八德 42 桃園市推動國民小學 在地學課程教材網站 http://tlc.tyc.edu.tw 本印刷品使用環保油墨印製, 採用符合 FSC 環保紙印製。 走 八言士四貝 一 埤圳風情 美廟森活 八德 區

深耕在地、深度走讀、深化共感、放眼國際 桃園市是個友善且人口快速成長的青春之都, 雖然以連綿不斷的台地為主,但可貴的是仍擁有壯 闊遼遠的山海地景,舉目所及在河川、海岸處的瑰 麗自然、生態環境更令人心神嚮往;在232萬人的 大家庭裡,更孕育著多元的族群融合、豐沛的特色 場館與雋永的文化活動,因此,桃園實為自然景觀、 新舊文化並陳的都市,13個行政區各有特色,建構 出「桃仔園」獨有的自然與人文底蘊。 112 學年度為落實本市「重地方」的教育政策, 並延伸傳統的靜態紙本閱讀體驗,特以「閱讀家鄉, 以書帶路」為理念,以「行動性」為原則研纂「讀 桃園」在地學課程套書,深化各區教材內容落實「有 目標的走讀」,逐步引導桃園囝仔打開自己的五官 六感探索家鄉環境,關懷在地歷史文化,展現社會 參與之核心素養。 讀桃園 2

2015年,聯合國宣布「2030永續發展目標」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SDGs包 含17項核心目標,指引全球共同努力、邁向永續。 然而「讀桃園」在地學課程正提供一個落實 SDGs 的 絕佳契機,藉由各種「以學生為中心」的探索式、 參與式教學策略與學習任務,引導學生以實地體驗 來建構知識,也深化課堂所學與情境脈絡的連結, 使其對所學有所知、有所感、有所用。更期許學生 透過體驗學習,在了解桃園這塊土地風土民情之時, 打開創意、善意的眼睛,逐步形塑問題意識並實踐 對環境良善的公民行動。 走出校園、走入社區,當學習的範疇不受限, 桃園囝仔的視野亦將大無限,透過桃園在地學課程 引領學生深諳「在地自然、文化價值」,祈盼因其 獨特且迷人的特質,成為「走向國際」的世界公民, 讓世界品味桃園的活力與幸福感,實現深耕在地、 放眼國際的教育目標。 市長 3

閱讀在地,品味家鄉,體現文化共感 隨著臺灣本土意識的覺醒,開始意識到本土教 育及在地化課程的重要性,環境是個天然的大教室, 人人都有機會向它學習且處處皆可學習。在地化課 程是多元文化教育的其中一環,它承載著學生與臺 灣這片土地情感連結的重要課題。當學生從家鄉自 然景觀、人文場域與文化風俗出發,透過在地經驗 與國際議題激盪出共感體驗,不僅能傳遞在地的風 俗民情,亦可讓有意義的學習經驗轉化為與世界接 軌的學習基石。 閱讀是所有學習的基礎,身處在21世紀知識社 會,閱讀不在侷限於「靜態」活動,「走讀」亦將 提供讀者驗證知識與情境的機會。桃園市除了擁有 得天獨厚的地景生態環境外,更因為多元的族群組 成,造就出豐富的人文場域與文化活動,形成13個 行政區別具特色的人文資源。112 學年度特以「閱讀 在地」為主軸,規劃各區遊學路線,不僅串聯各行 政區著名自然、人文地景學習場域外,更結合特色 場館專業導覽解說資源及學校校本特色課程,建構 點線面走讀學習網絡,如以「生命樹」為設計概念, 4

結合桃園區在地環境特色與環保節能理念,打造的全國面 積最大綠建築圖書館—「桃園市立圖書館總館」;桃園是 臺灣的客家第一庄,也是臺灣客家文化振興重要的故鄉, 於平鎮區成立的「1895乙未保台紀念公園」,為深具歷 史意涵的乙未戰役留下更多紀錄;「牽罟」是新屋區客家 先民所發展出來的捕魚方式,代表了團隊合作和利益共享 的重要價值觀,牽罟文化館展示了許多牽罟的歷史照片與 文物,傳達「海客源遠來,里海永相傳」的精神。此外, 教材成果更將特色學習路線以影片方式呈現,依據行政區 特色設定走讀主題,從學生角度出發,拍攝課程導覽影片 以觸發對學習的想望與興趣。 感謝諮詢委員許民陽教授的專業指導,南崁國小黃從 孝校長統籌所有編輯事務,以及13個行政區中心學校校 長及團隊用心編撰,完成13冊精彩教材文本,系統性呈 現本市代表性自然與人文場域,豐厚本市在地學課程內 涵,讓桃園囝仔能「知在地、識在地、傳在地」,進而積 累在地文化底蘊,形塑全球責任感。 教育局長 5

第 一 章 八德概覽 6

聽到桃園八德,你會想到什麼?隨處可見如寶石般的 埤塘、香火鼎盛的三元宮……,還有多元的人文風情,寓 教於樂的場館體驗。八德雖然是桃園市最小的行政區,但 有很多讓人驚豔和駐足的地方,來吧!快來吧!趁著假日 來趟走讀八德的輕旅行。 7

第一章 新屋概覽 八德區舊名為八塊厝,相傳是清乾隆年間有謝、蕭、邱、呂、賴、 黃、吳、李姓等八戶人家至莊頭、莊尾、稻埕頭、連城、舊城、公館、 租倉、城外等八處進行開墾,每姓各築一屋,因而得名,客家話稱為 「八隻屋」。移民中又以邱、呂二姓為大姓,其中敦德堂便是邱姓先 民拓墾發展下的三合院建築,鮮明的紅磚外牆,配上保存完整的剪黏、 屋脊和日治時期的磚飾、木雕,是歷史與潮流技藝結合的最佳見證。 八德區位居桃園市境之東北, 屬桃園臺地的一部分,為銜接桃園 臺地與臺北盆地之門戶,緊臨桃園 區、中壢區、平鎮區、大溪區、新 北市鶯歌區,土地總面積為 33.71 平方公里,為全市面積最小之行政 區域,約佔全市之2.8%,行政區 內共有51里。境內全為臺地地形, 地勢平坦,茄苳溪由本區西南向北 延伸注入南崁溪,是早期農業發展 的重要區域,除少數的旱地之外, 本區大多為肥沃的良田,土壤適宜 栽種水稻以及各類蔬菜。 (圖片來源:國家文化記憶庫) ◆ 敦德堂是歷史與潮流技藝結合的最佳見證 ◆ 八德區緊鄰桃園市桃園區、中壢區、 平鎮區、大溪區及新北市鶯歌區 從何而來? 八德小檔案 區鶯歌區 八 新北市 8 第一章 八德概覽

埤塘遍布亦是八德一大地 理特徵,此以人工方式挖掘許 多做為灌溉用途的儲水池塘, 逐漸形成現今地理環境上一特 殊生態景觀,景色優美,吸引 各種鳥類棲息,其中霄裡池為 清代移民開鑿洪圳口溪集水而 成,全區埤塘(含水池、魚池) 數量約八十個以上。 閃耀的寶石-埤塘 (圖片來源:桃園市政府水務局) ◆ 從空中俯瞰,可見埤塘林立 (圖片來源:pang yu liu) ◆ 位於八德的茄苳里埤塘公園 9

八德區目前人口約有21.4萬人,人口密度為桃園市排行第二高 的行政區。根據八德區戶政事務所的統計居民以閩南人、客家人、外 省眷村等為主,加上少數原住民及新住民等族群。另外,八德區有近 兩萬馬祖人聚居,是臺灣本島最多馬祖人的行政區;在1956年時馬 祖施行戰地任務,馬祖人日常生活開始受到影響,加上砲彈與警報聲 的威脅,生活造成諸多不便,漁獲量也逐漸減少,讓不少馬祖人選擇 前往臺灣打拚,當時八德設立不少工廠,勞力需求十分龐大,生活機 能也方便,漸漸就成為馬祖人的第二故鄉。 人文薈萃 (圖片來源:大忠國小編輯團隊拍攝) ◆ 馬祖會館提供在臺的馬祖鄉親集會場所 第一章 八德概覽 10

三元宮俗稱「八塊厝大廟」,是桃園市八德區「歷史悠久的古蹟 廟宇」,創建於清乾隆年間,主祀掌管天、地、水,三元三品的三官 大帝神祇,是三元宮廟名之來由,也是八德地區的重要地標及宗教信 仰中心,此外,殿內的石雕、木雕、書法彰顯臺灣的風俗民情,均值 得仔細品味。另一個信仰重點為清乾隆46年(西元1781年)間, 由地方志士發起興建的八德廣福宮,當時僅以石碑刻字為神之方式, 將土地公安奉至此,但無人管理,後來在修建拜殿的過程中,發現此 塊富有意義的石碑,使廣福宮得以保存並指定為古蹟,免於在重劃區 規劃時消失。 信仰文化 (圖片來源:桃園市政府觀光旅遊局) ◆ 三元宮是八德歷史悠久的古蹟廟宇 11

第 二 章 半天走讀 親愛的小朋友,學習不只 是在教室內,更在圍牆外,在 人生的路上,任何一個時機都 是學習的契機。 12

讓我們利用休閒時間,走讀八德社區、遊讀八德自然 生態,讓八德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喚醒內心的靈魂。透 過八德半日走讀路線,讓我們的生命充滿感動、生活懂得 感恩。 13

人文路線 1 龍山寺 廣豐公園 桃園大圳 桃園市兒童美術館 (一)龍山寺 在八德大湳公園內有一座廟宇,紅色的門、紅瓦屋頂,兩側是「封 火山牆」,山牆外觀像是相連的「人人」形,頭尾向上揚或向前後延伸, 與閩南式廟宇相當不同,這正是最紅火的閩東建築「龍山寺」。它大 公 園 路 廣豐公園 龍山寺 桃園大圳 桃園市兒童美術館 廣豐路 大智路 14 第二章 半天走讀 介壽 路一 段 福國 北街

膽的馬祖紅,加在火焰造型的山牆上,除了呈現先人的智慧外,美感 更是一絕。 這間龍山寺,是隨馬祖牛角村民遷徙而來。早期馬祖因漁獲日趨 遞減,為生活所困,1960年代起,馬祖鄉親陸續移至桃園定居另覓 工作機會,而當時八德因工廠密集,介壽路沿線的聯福紡織、力霸紡 織、廣豐紡織和其他電子代工廠,擁有許多就業機會,吸引馬祖鄉親 一個拉一個移居落腳,傳承至今已有第三代,堪稱「馬祖人的第二故 鄉」,移居過程中也帶來了馬祖的美食、信仰及文化。 1970年代,在八德大湳的馬祖人,從馬祖南竿的牛峰境五靈公 廟分靈建立「桃園八德龍山寺」。隨著龍山寺的建立,馬祖人移居的 歷史就像一部放映機,播放著當年馬祖人在臺努力打拚的精神。找個 時間參訪龍山寺,讓我們一起找出馬祖歷史的軌跡與記憶吧! ◆ 龍山寺的封火山牆,其亮眼的紅色惹人注目(圖片來源:大忠國小編輯團隊拍攝) 15

(二)廣豐公園 廣豐公司五十多年前在八德大湳地區,從事紡織事業,家喻戶曉的 「來福毛巾」就是廣豐品牌系列的主要商品。隨著臺灣整體經濟變遷, 廣豐集團位於大湳的工廠用地,因都市計畫,變更為工商綜合區與住宅 用地,作為廠房土地的轉換條件,就是企業需捐地,興建公共設施。 ◆ 廣豐公園內有兩個大埤塘與一片綠地,是附近居民散心走走的好去處(圖片來源:大忠國小編輯團隊拍攝) ◆ 公園內一排排紫色的藍花楹,美不勝收(圖片來源:大忠國小編輯團隊拍攝) 第二章 半天走讀 16

故現今的廣豐公園,就是由廣豐集團捐出土地興建而成,園區 1.6 公頃,裡面有二個池塘和一大片綠地。在桃園特殊的地景文化與城鎮發 展脈絡下,具象徵意義的「水塘」與「大片綠地」,是必須具備的空間 內涵。 公園內有許多特殊環境景觀,如成列成排的榕樹紀念綠廊,是廣豐 工廠時期栽植的老樹,成為公園最具懷舊歷史的林蔭廊道。公園內還栽 種二十幾棵藍花楹,每年春末夏初盛開,花形如風鈴,一排紫花抓住春 光的尾巴,迎風搖曳,唱著初夏的歌。如果你也想要沉醉在這迷迷濛濛 的紫色夢幻裡,一定要在四、五月走一趟廣豐公園喔! (三)桃園大圳 桃園地形因其臺地地勢高,故水源缺乏,因此必須想辦法儲存雨 水,即使桃園埤塘很多,卻因為沒有穩定的水源,而有「三年二大旱」 諺語。多虧後來建設的桃園大圳,連結桃園境內二百多口埤塘,提供 充足的水源,方便人們取用水,讓桃園大圳成為桃園最重要的水利系 統,也是北臺灣第一大水圳系統。 (圖片來源:廖帝權) (圖片來源:Mnb) ◆ 桃園大圳通水 70 週年紀念碑 ◆ 河道上架設的揚水筒車,模擬當年農業 時期汲水的情形 17

早期日本殖民政府為了增加糧產,由韓裔日籍的技師張令紀,在 1916年開始興建桃園大圳,從大嵙崁溪上游「石門峽」取水,讓海 拔較高的河水,可以向下灌溉桃園的田地,但是取水口位置非常偏遠, 而且必須鑿穿山壁,開發導水隧道才能送水到八德,以當時的技術來 說,是一件十分困難的工程。 一直到1928年,桃園大圳完工,將原本的旱田變成良田,從此 串聯起桃園大大小小的埤塘,讓埤塘不僅提供水源,還有提供野生與 放養的淡水魚蝦生存場域,造就桃園地區成為北臺灣的魚米之鄉。 現今桃園大圳大湳廣豐出水口,沿著圳堤修築植樹美化步道,有 垂柳與綠水互相輝映,還有揚水筒水車架設在大圳中,重現古早農業 風光。我們可以懷著感恩的心,在桃園大圳旁漫步,飲水思源、緬懷 先人,珍惜桃園這得來不易的成果。 (四)桃園市兒童美術館八德館 桃園市兒童美術館八德館由廣豐集團無償提供場地,現由桃園市 立美術館營運及管理,以服務兒童為目的,內部有兒童閱讀、美術、 劇場等區域,五樓為展覽空間、六樓則是圖書館。 (圖片來源:大忠國小編輯團隊拍攝) ◆ 美術館內還有手作區,可以讓小朋友參與創作體驗 18 第二章 半天走讀

你以為美術館只能安靜的欣 賞畫嗎?不!美術館也可以很好 玩,別以為VR只會在遊樂場、 白板機器人只會在科教館, 兒童美術館八德館設有AR 以及VR專區,能讓兒童有更 多元的體驗。 不僅如此,美術館還定期規劃 不同的專題展,讓兒童能在不同的藝術中探索 進而發現自我,展覽期間也會提供團體導覽服 務以及工作坊體驗活動。有空來到廣豐置地廣 場時,別忘了到兒童美術館走走看看,欣賞美 術館多元的參展作品,可以讓我們在空閒的時 光,擁有滿滿的收穫。 (圖片來源:大忠國小編輯團隊拍攝) (圖片來源:大忠國小編輯團隊拍攝) ◆ 兒童美術館曾策劃特展《像極了怪獸》 ◆ 館內有各式各樣的展物吸引小朋友的目光 19

尋幽路線 2 霄裡大池 石母娘娘浣衣池 玉元宮 (一)霄裡大池 早期大桃園地區因為缺乏灌溉水源,從清朝時期便開始開鑿埤塘 作為蓄水之用,因此獲得「千塘之鄉」的美名!其中霄裡大池是八德 新 霄 生 裡 路 路 玉元宮 霄裡大池 石母娘娘浣衣池 20 第二章 半天走讀 龍南 路

區早年最重要的灌溉用埤塘,距今已經有超過 200 年以上的歷史,不 僅是桃園第一座埤塘,也是八德地區面積最大的埤塘。 霄裡早年稱為霄裡社,土地貧瘠不易栽種農作物,直到清朝時期 漢人遷居此地,與霄裡原住民凱達格蘭族合作建設水利設施,共同打 造霄裡大池,自此之後,霄裡地區的農田灌溉便開始快速發展,造就 「看不盡的霄裡田,吃不完的霄裡米」的繁榮景象,霄裡大池對農業 與經濟發展的重要性,可見一斑。 霄裡大池堤岸旁還種植一整排的落羽杉,每年秋冬之際,橘紅色 的羽葉與霄裡大池的美景相互輝映,呈現夢幻浪漫的美景,彷彿一幅 繽紛亮麗的畫作,是民眾安排休閒旅遊的最佳去處。 沿著環湖步道前行,可同時欣賞湖邊美景與綠油油的稻田,令人 遙想先民篳路藍縷的開墾精神。霄裡大池也是「八德茄苳霄裡陽光鐵 馬道」的南端起始點,沿著鐵馬道向北行,將可遊經石母娘娘廟、浣 衣池等知名地景。 ◆ 鏡面般的池水,彷彿一幅山水畫(圖片來源:桃園市政府觀光旅遊局) 21

(二)石母娘娘浣衣池 霄裡地區因地處桃園臺地的中壢面與桃園面交界所形成的臺地崖 的下方,使得中壢面地底蘊含著由崖下滲出的豐富地下水,成為居民 賴以維生的重要水源,其匯聚源源不絕的湧泉,成為霄裡地區一潭潭 流水清澈的浣衣池。 浣衣池的位置就位於吳氏祖堂「至 德堂」旁邊,浣衣池因水源豐沛終年不 斷,故附近居民便常常來這洗衣、洗菜, 此地便成為彼此交流聯繫情感的地方。此 外,每到夏天,這裡也成為許多孩童玩水 消暑的戲水池,談笑聲此起彼落,熙熙攘 攘,熱鬧非凡。 位於浣衣池後方還有一間著名的石 母娘娘廟,相傳吳家祖先於清初來臺移墾 時落腳霄裡地區,吳家祖先尋找水源時, 發現這裡有一塊閃閃發亮的大石,眾人認 為此石頭具有靈性,於是就供奉為石母娘 娘,在當地闢建石母娘娘廟。 「石母」是客家人特有的文化信仰, 是專職守護孩童平安成長的守護神,早期 由於醫療不發達,客家人便「以石為母」 祈求庇佑孩子出生後能順遂平安、健康長 大。石母娘娘廟距今已超過250年歷史, 是霄裡當地居民重要信仰中心,也是八德 區著名觀光景點。 (圖片來源:大忠國小編輯團隊拍攝) (圖片來源:霄裡水井石母娘娘廟) ◆ 如今的浣衣池水源依然豐沛,現今還有居民會 在這洗滌衣物 ◆ 石母娘娘廟現今除了是當地居民重要的信仰中 心以外,也是著名的觀光景點 22 第二章 半天走讀

(三)玉元宮 玉元宮原名三元宮,自清朝乾隆年間開基立廟,供奉天官大帝、 地官大帝、水官大帝,為霄裡地區居民信仰中心,其後正殿增祀玉皇 大帝,共同奉為主神,因而改名為玉元宮。 玉元宮廟樓高三層,氣勢磅礡,一樓供奉玉皇大帝、三官大帝、 五路財神等,二樓供奉天上聖母、文昌帝君、註生娘娘,在二樓穿堂 同時陳列早期祭拜的工具,三樓主祀觀世音菩薩、釋迦牟尼佛、彌勒 佛等三位佛祖,香火鼎盛,參拜人潮絡繹不絕。 農曆正月初九天公生是玉元宮最重要的祀典,同時也是霄裡地區 最大的年度盛典。此外,每年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舉辦乞龜比賽、七 月十五日中元普渡辦理慶典、九月九日重陽節敬老活動,均是玉元宮 重要傳統祭祀活動與年度重要慶典。 (圖片來源:大忠國小編輯團隊拍攝) ◆ 玉元宮為當地重要的信仰中心,香火鼎盛,參拜人潮絡繹不絕 23

親愛的小朋友,假日時你有什麼休閒活動 呀?你是不是喜歡和家人一起旅遊呢?你知道 八德有好玩而且還能學到寶貴知識的景點嗎? 第 三 章 一日走讀 24

如果你和家人有興趣的話,不妨規劃「八德一日小 旅行」,走訪這塊集生態、文化、知性和美感的寶地, 透過實地踏查,更深入了解八德的自然與人文!相信大 家一定會有滿滿的收穫,也會對八德留下念念不忘的美 好回憶唷! 25

心靈饗宴路線 1 西坡埤塘生態公園 大湳森林公園 兒童玩具圖書館 八塊厝民俗藝術村 (一)西坡埤塘生態公園 大家有聽過「豎涵坡腳」嗎?其實西坡埤塘生態公園附近的聚落 就叫做「豎涵坡腳」,這是因為以前的先民為了要保存珍貴的水源, 就在附近的埤塘放入涵管,平時會封閉出口,如果遇到一直不下雨的 和 平 路 大湳森林公園 兒童玩具圖書館 八塊厝民俗藝術村 西坡埤塘生態公園 26 第三章 一日走讀 重慶街

情形,就會打開管口取水,因此也有人將聚落稱呼為「豎啣陂腳」。 至於「西坡埤塘生態公園」旁的聚落則稱為「西陂腳」,是因為以前 人們在埤塘的西邊蓋房子居住而得名。 西坡埤塘生態公園裡有著大小埤塘,屬於石門大圳員樹林支渠第 62 號池,因為埤塘老舊,影響灌溉和蓄水的功能,後來整修後將大小 埤塘連在一起,並興建環池步道與涼亭,再搭配林蔭綠美化及2019 年桃園地景藝術節的雲朵裝置藝術作品「歡聲笑語」,形成一座在繁 華都市鬧中取靜、充滿水岸風情的休憩場所。 來到西坡埤塘生態公園,可以看到埤塘中央的步道,剛剛好將埤 塘一分為二,從大小埤塘看到的景觀各有特色,所以建議可以左右各 繞一個圓圈,這樣就能夠將公園極具魅力的美景、朵朵白雲的裝置藝 術一覽無遺。對了!公園裡面還有大小朋友都愛玩的溜滑梯、健身設 施和遊樂器材唷! ◆ 埤塘中「歡聲笑語」的白雲裝置與夕陽餘暉相呼應,讓埤塘景致增添些許趣味 (圖片來源:桃園市立美術館) 27

(二)大湳森林公園 大家知道全桃園最大的公園在哪裡嗎?沒錯,就是有「八德之肺」 美名的八德新「嬌」點-大湳森林公園。占地約16.6公頃的大湳森 林公園,前身是國軍龍騰營區以及內政部警政署保一總隊。民國106 年保一總隊撤出營區,由桃園市政府接 手,除了保留原有豐富生態和生物庇護所 的功能,更打造能夠讓遊客體驗生態的環 境教育場所以及減災滯洪的「都會型生態 公園」。 大家知道嗎?其實大湳森林公園在 保一總隊要移交給桃園市政府之前,警 政署原本規劃要將營區全部淨空再移交, 當時市府先制止,決定先仔細調查生態, 結果發現園區裡面林相、動物種類相當豐 富,不僅擁有石斑木、香楠等珍貴林木, 還有魚鷹、黃鸝以及紅尾伯勞……等鳥 類棲息,可說是充滿豐富動植物的自然 寶庫,所以市府決定保留原本的生態, 並進行完整的設計規劃,才讓這個寶庫 出現在居民眼前。因此,八德的居民真 的很有福氣,在繁忙的生活之中,還可 以暫時停下腳步,拋開沉重壓力,駐足 在這座兼具生態(Ecology)、環境教育 (Environment education)以及休閒娛 樂(Entertainment)的 3E 生態公園, 讓身心好好的放鬆,真是超級幸福呀! (圖片來源:桃園市野鳥學會理事劉育昇拍攝) ◆ 大湳森林公園迎來瀕臨絕種保育類黃鸝鳥在此 棲息 (圖片來源:大忠國小編輯團隊拍攝) ◆ 公園內有許多的道路可供遊客到處走走散心, 廣闊的空間與豐富的生態環境,可調劑遊客的 身心 28 第三章 一日走讀

大湳森林公園除了能夠讓擁擠的都會區紓解擁擠感,還能夠調節 「熱島效應」,是居民促進健康、調劑身心的休憩空間,未來還有捷 運可以搭乘,讓遊客能夠更方便來到這座令人稱羨的森林公園。 (三)兒童玩具圖書館 位在大湳森林公園內的「兒童玩具圖書館」,讓大小朋友一到這 裡就會感到非常便利的是這座圖書館以「字母」來設立不同主題區, 分別是 A 區-展覽館(玩具展覽互動區)、B區-玩具修復站 & 二手 玩具交換區、C區-DIY工作坊(手作室)、D區-積木主題區(積 木及桌遊展覽&體驗)、E區-親子遊戲區(遊戲空間)、F區- STEAM體驗區(遊戲空間)、G區-繪圖體驗區、H區-互動體驗 區(生態展覽暨互動空間)、I區-生態工作坊(小演講廳)及J區- 圖書館(故事舞台)。 難能可貴的是,每一個主題館都充滿著大大小小的各種驚喜,不 僅全程免費遊覽,還有志工等專人服務,讓愛畫畫的孩子能夠大顯身 手,讓愛玩玩具的孩子能夠培養專注力,讓喜歡玩遊戲的孩子能夠體 驗時下最為流行的數位互動遊戲以及充滿教育意義的STEAM玩具, 還能學習跨領域的閱讀創作,培養孩子迎接未來挑戰的生活素養。 (圖片來源:桃園市政府、大忠國小編輯團隊拍攝) ◆ 兒童玩具圖書館內設有不同的主題區域,讓大小朋友可以依照興趣前往遊玩 29

除此之外,圖書館內還有打卡牆、森林書屋……等設施,館藏約 1 萬 5,000 冊,非常適合大朋友帶著小朋友同遊、讓大家體驗在森林 裡學中玩、玩中學,而且小朋友也可以帶心愛的二手玩具來交換,讓 玩具找到新主人,同時還能和不同的玩具成為新玩伴,進一步落實玩 具回收再運用的價值,培養孩子將心愛的寶貝與他人分享、傳遞、延 續的精神。 (四)八塊厝民俗藝術村 除了充滿童趣、受到大小朋友歡迎的兒童玩具圖書館,大湳森林 公園內還有「八塊厝民俗藝術村」,它是桃園第一座推廣閩南文化以 及傳統民俗文化的藝術村,目前已設置四 個主題展館,分別是:工藝文創館、語 言推廣館、民俗節慶館以及表演藝術館。 這裡除了常態展覽、民俗技藝表演、特 色文創市集等活動,還會不定期舉辦手作 工藝課程,可說是處處充滿熱鬧氣氛以及 人文素養,讓人一踏進藝術村就會捨不得 離開,從入口的閩式屋梁意象,搭配紅瓦 白牆的建築外觀,置身在傳統閩式建築之 中,彷彿一趟時光旅程,讓到訪的遊客都 有不同的收穫,留下美好的回憶。 進到八塊厝民俗藝術村,首先會看 到民俗大街,大街兩側是以「好戲登場」 為主題的裝置藝術,呈現歌仔戲裡常見的 人物角色:文生、武生、花旦、淨角(花 臉)以及丑角,象徵著百態人生,而且這 裡處處都相當適合取景、攝影。此外,我 (圖片來源:大忠國小編輯團隊拍攝) (圖片來源:大忠國小編輯團隊拍攝) ◆ 八塊厝民俗藝術村的入口很別緻,設計成 傳統閩式建築 ◆ 民俗大街旁豎立著以歌仔戲為主題的角色 臉譜,象徵人生百態 30 第三章 一日走讀

們還能在「表演藝術館」,感受鑼鼓聲裡傳達的戲棚千秋,認識南北 管、皮影戲、偶戲、魁儡戲、歌仔戲等,讓大朋友回味小時候在廟會 戲棚下看戲的感覺,讓小朋友認識閩南文化的重要核心藝術;此外, 藝術村裡面還設有偶戲互動裝置,透過新興的VR科技,增加實際動 手操作的臨場感。 大家知道嗎?在「工藝文創館」裡面還有「古早冰菓室」耶!裡 面販賣著傳統的古早味美食,可以讓遊客暫時歇腳、填飽肚子,也能 順便逛逛商店,欣賞工藝品、傳統童玩藝品或購買紀念品、伴手禮。 不僅如此,還能夠換裝體驗真人藝閣 Cosplay、觀賞歷屆桃園閩南文 化節得獎的藝閣車。接著,大家還可以繼續參觀「語言推廣館」,透 過古色古香的木頭,體驗古早時期書院的氛圍,展示的書架上陳列著 各類閩南語繪本、書籍、電子書等,讓大小朋友認識閩南語的各種腔 調或源流。 各位大小朋友是不是還感到意猶未盡呢?為了讓大家收穫滿滿, 藝術村裡面還有設置「民俗節慶館」,展出重要的民俗信仰、節慶活動, 如: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等節慶,搭配寫春聯、乞龜、舞籠燈, 還能體驗祈福互動裝置,透過祈福儀式,讓心誠則靈的遊客獲得眾神 庇佑,同時感受藝術村將傳統信仰與文化傳承給遊客的用心。 以「首都級都會生態公園」而打造的大湳森林公園佔地寬 廣,除了原有豐富的自然生態景觀,公園裡保留著昔日的司令 臺、大隊部和碉堡等建築,另外還將原有的國軍營舍打造成為 兒童玩具圖書館以及八塊厝民俗藝術村。誠摯邀請大家出門走 走,參與這場擁抱大自然的心靈饗宴吧! (圖片來源:大忠國小編輯團隊拍攝) ◆ 藝術村內設有不同主題的文化場館,民眾可入內參觀去了解臺灣的傳統藝術文化 31

教育生態路線 2 防災教育館 馬祖會館 八德埤塘生態公園 (一)防災教育館 防災教育館位於八德消防分隊旁,除了可以讓民眾參觀場館、進 行防災體驗外,館內本身也是桃園市政府消防局的訓練中心,是一座 複合用途的場館。結合科技、娛樂與教育,設有五大展區:分別有天災、 興 豐 路 星風釣魚池 八德埤塘生態公園 防災教育館 馬祖會館 32 第三章 一日走讀

火災、安全的家、防範與應變以及消防勇士,場館內甚至有兒童AR 繪動消防車、CPR結合AR即時回饋、居家安全解謎闖關、滅火VR 體驗、煙霧體驗及地震體驗等,將各種消防安全課程活潑化、遊戲化, 讓民眾從多元的互動體驗中學習正確防災觀念。 (二)馬祖會館 馬祖會館起初為馬祖居民遷居臺 灣本島的人成立的馬祖同鄉會,後來因 為辦公的空間每隔一段時間就必須搬 家,非常不方便,故在鄉親的奔走之下 爭取到經費,興建馬祖會館,於 2006 年啟用,主要供馬祖鄉親聯誼之用。這 座會館的外觀是閩東式建築的樣貌,門 前的石柱上刻著興建過程,見證馬祖人 遷居臺灣的歷史滄桑。進到館內,內部 ◆ 透過各種體驗活動,讓參觀防災教育館的小朋友們能深刻學習到遇到災害或意外時該如何應變 (圖片來源:大忠國小編輯團隊拍攝) (圖片來源:大忠國小編輯團隊拍攝) (圖片來源:大忠國小編輯團隊拍攝) ◆ 會館內陳列許多馬祖的刊物、文物及照片讓人參 觀了解當年馬祖人遷居桃園的歷史 ◆ 馬祖會館外側的封火山牆極具閩東建築特色 33

展示著馬祖日報、金門日報、福州教學刊物等等,讓居民可以透過會 館的刊物、建築、各項的陳列,更加了解馬祖。這裡白天甚至還是一 處關懷據點,時常舉辦土風舞、合唱和書法等進修課程,晚間則是瑞 發里巡守隊的駐所。馬祖會館不僅讓馬祖人有聯絡感情的地方,對於 附近社區居民也有實質幫助。 (三)八德埤塘生態公園 桃園擁有「千塘之鄉」美名,早期居民之所以開發許多埤塘,主 要是因為桃園的地形為臺地,含有厚實的紅土及礫石層,紅土的質地 較密,地面水不容易滲入,雨水難以儲存及利用,導致缺乏灌溉用水, 於是先民普遍挖掘埤塘用以蓄水,進而逐步建構出完整的水資源灌溉 系統。現今隨著社會變遷,桃園由農業社會轉型為工商業社會,灌溉 需求降低;再者因土地需求增加,公共設施用地取得不易,原有的公 (圖片來源:大忠國小編輯團隊拍攝) ◆ 隨著時代變遷,如今的埤塘除了保有原有的灌溉功能外,還發展出兩種型態,其一 填平成為設施用地,其二轉型成為休閒觀光用途 34 第三章 一日走讀

有埤塘,便成為設施用地的優先考量,填補鋪平,形成目前的新風貌: 剩餘的埤塘部分仍發揮原有的灌溉功能,另一部分則轉型成休閒農業 或觀光用途,如八德埤塘生態公園就是轉型成觀光用途的埤塘。 八德埤塘生態公園位於八德區興豐路旁,約有5公頃之大,從 2008年啟用至今,一直是八德區居民喜愛的休閒遊憩場域。園區內 充滿大自然的生命力,如埤塘內有臺灣萍蓬草、金魚藻、荷花、水丁 香等水生植物,周圍還有許多灌木、喬木,一邊散步的同時,蜻蜓、 樹蛙、雞、鴨、白鷺鷥和水鳥等,也和你一同悠遊於埤塘公園之中, 不時就會來個驚喜巧遇,讓居民可以近距離接觸多樣性生態。 若是團體參觀,還可以預約園區所規劃的豐富課程:沁入心 「埤」、清「淨」埤塘、「趣」探埤塘和今非昔「埤」等,由專業的 導覽人員帶你一探究竟,深入認識埤塘的前世今生、一窺水質淨化程 度,培養大家關心環境的情操,進而更加重視環保。 (圖片來源:大忠國小編輯團隊拍攝) (圖片來源:桃園 市政府觀光旅遊局) ◆ 專業導覽人員帶著學生體驗戶 外教育課程 ◆ 八德埤塘生態公園 幅員遼闊,佔地約 5公頃 35

第 四 章 秘境探奇 經過前面幾章的介紹,你對於八德是不是有更深的認 識了呢?原來,八德是埤塘之鄉;原來,八德人口密度高 居桃園第二;原來,八德是馬祖人第二個故鄉;原來,八 德有這麼多不一樣有趣又好玩的景點,就隱藏在桃園裡! 36

但除了前面幾章介紹的走讀景點外,八德其實還有 更隱密的祕密景點讓人留連忘返喔!跟著筆者來一趟秘 境尋奇吧! 37

曾是桃園人兒時玩樂遊憩 區的八德區「大湳水上樂園」, 於閒置多年後經市府規劃改造 為大湳滯洪池,此處將成為國 家級重要濕地,常時蓄水維持 濕地生態多樣性;其次,優美 的公園綠地及環池步道,配合 波光粼粼的池面,提供居民景 觀遊憩的新選擇,加上汛期來 時可調整滯洪池水位作為防災 減洪設施,展現結合防災、休 閒、景觀的新風貌。 大湳滯洪池 1 ◆ 市府規劃改造大湳滯洪池,治水、 親水一舉兩得 ◆ 池畔設有環湖步道,可供民眾散步休憩 ◆ 市長與學童們開心迎接大湳滯洪池完工啟用 (圖片來源:桃園市政府水務局) (圖片來源:桃園市政府水務局) (圖片來源:大忠國小編輯團隊拍攝) 38 第四章 秘境探奇

八塊無線送信所於1940年8月8日設置完成,是日治時期隸 屬於臺灣總督府交通局的無線通信設施,位於新竹州八塊庄(今八德 區)。現為中華電信所使用,並在2018年被登錄為桃園市市定古蹟。 八塊無線送信所為三連棟的日式寄棟造建築,其棟與棟之間有廊道相 連,外觀牆面為國防色系的墨綠色,周圍種植很多松樹,更增添許多 隱蔽性。 當初為何建造八塊無線送信所呢?據說是因為臺灣的航空運輸自 1930年代逐漸發展,當時日本為了推動內臺航線,且計畫將臺灣當 成南進的航空基地,所以在桃園設置了數座無線通信設施,作為航空 及船舶通訊用的送信電台,與其相應的設施尚有桃園無線受信所和大 園標誌送信所,主要與八塊飛行場、桃園飛行場和龍潭飛行場聯絡, 還能發送訊號到曼谷、廣東、上海和廈門的飛行基地,是當時重要的 軍事設施。 八塊無線送信所 2 ◆ 八塊無線送信所為墨綠色的三連棟寄棟造建築(圖片來源:桃園市政府) 39

位在八德的巧克力共和國,外觀猶如一顆從中間剝開,融出濃郁 巧克力漿的巧克力,這座造型獨特的建築是用大量的玻璃元素所建構, 當時特別延請屏東海生館建造團隊打造而成,融入了綠能與環保概念, 利用太陽能發電、雨水回收系統及大量採用玻璃自然光,降低電力的 使用量,以達到環保的效益,曾在 2012 年榮獲建築金質獎。 在這可以認識可可豆的歷史、種植環境及相關知識。整個博物館 分為館內區與戶外區,各區擁有豐富的展覽特色。博物館戶外區規劃 兒童塗鴉牆、熱帶花海區、溫帶、寒帶樹種區和親水池。此外,來這 裡也不要錯過實用的DIY教室,跟著甜點老師們的步驟,遊客可以完 成獨一無二的造型巧克力,不論是親子、朋友、情侶都能製造專屬的 可可回憶。不過目前園區正進行整修,預計於2024 年8 月重新與大 家見面,歡迎大家來逛逛。 巧克力共和國 3 ◆ 巧克力共和國的建築造型奇特,像一顆巧克力一樣(圖片來源:桃園市政府觀光旅遊局) 40 第四章 秘境探奇

茄苳霄裡陽光鐵馬道由霄裡國小為起點,是一條非常輕鬆的單車 路線,此條鐵馬道有分南北線,北線7.7 公里,南線則為5.8 公里, 北線與南線各自擁有完全不同的風情,北線能感受到鄉間獨有的悠然 氛圍,能見到成排的農作栽培網室與觀光農園,有別於北線的自然景 觀特色,百年宮廟與客家大院聚集的南線則是多了濃厚的在地風情, 跟著南線的鐵馬道,沿路上遇見清操世第、盧江堂、唐朝居、喻竹居 等紅磚大宅院,聽它們細說百年歲月的美麗與哀愁。 茄苳霄裡陽光鐵馬道 4 (圖片來源:大忠國小編輯團隊拍攝) ◆ 鐵馬道南北線路各有不一樣的風光,遊客可根據自己喜好選擇要前往哪一條路線 41

第 五 章 回首八德 八德不僅有豐富的歷史文化,也有許多自然生態和人 文風情,走讀八德的各項景點及秘境,你是不是對自己家 鄉的美麗和多元有了更深刻的感受呢? 42

在這個章節中,讓我們好好回顧一下八德的特色, 看看你對自己家鄉的認識有多少,也讓自己成為家鄉小 達人。 43

我的家鄉我來說 話我家鄉一:家鄉地名的由來 ● 「八德」就像許多地名一樣,地名背後的充滿著神祕故事,蒐集一 下相關資料,你將更深刻地了解「八德」地名的意義,讓這個探索 之旅充滿愉快的驚奇!讓我們一起去發現這個美妙的地方吧! ● 八德霄裡地區有名的霄裡大池,是桃園第一座埤塘,也是八德地區 面積最大的埤塘,每年秋冬之際,大池旁的落羽杉呈現繽紛夢幻的 美境,有空與家人一起到霄裡大池,拍下你最感興趣的照片,貼在 下面表格中。 ※「八德」地名由來: 44 第五章 回首八德

● 「八德」真的是個令人驚艷的地方!除了它的地名由來外,還有許 多著名的人文地景,「石母娘娘浣衣池」是八德霄裡地區著名的景 點,請你查詢相關資料來認識這個深具特色的景點吧! ● 在石母娘娘浣衣池的後方,有一座石母娘娘廟,相傳「石母」在民 俗信仰中,是專職守護孩童平安長大守護神,現在請你上網查詢石 母娘娘廟的由來,一起來認識這座客家人民俗信仰的廟宇吧! ※「石母娘娘浣衣池」特色簡介: ※「石母娘娘廟」的由來: 45

話我家鄉二:八德歷史人文巡禮 1.龍山寺巡禮 ● 在參觀過龍山寺之後,請 將這座寺廟最特別的樣貌 畫出來。 ● 仔細比較二座寺廟,指出閩東式寺廟與閩南式寺廟的不同處,並連 連看。 龍山寺小檔案 超級比一比 1.建立年代: 2.所在位置:桃園市 區 式寺廟: 屋頂裝飾繁複,棟 架充滿雕飾 式寺廟: 封火山牆,有相連 的「人人」造型 3.特色樣式: ● ● ● ● 46 第五章 回首八德

2.廣豐公園二三事 ● 現在就跟著我們設計的問題,好好暢遊廣豐公園吧! 集團五十多年前在現今稱為大湳的地區,從事紡織事 業,隨著產業需求變遷,原來的工業用地欲做土地變更,轉換條件就 是捐地興建公共設施,廣豐公園就是這樣成為公共設施的。 將你在廣豐公園內所探察到的景象勾選出來。 捐地建公園 公園奇遇記 □風吹草浪的水圳聯想 □榕樹紀念綠廊 □藍花楹樹林 □櫻桃花散步道 □織錦如畫的彩色灌叢 □水岸休憩長廊 □大樹下的小憩階臺 □溜冰場與沙坑 □陽光大樹草坪 □青石綠毯的編織步道 3.桃園大圳的故事 ● 什麼是圳?教育部國語小字典有 寫:「圳指灌溉用的水渠。」 1913年桃園發生大旱災,為了 改善桃園臺地的灌溉,臺灣總督 府開始計劃建設桃園大圳,請你 選出桃園大圳的重大紀事吧! 大圳知多少 1913年 大旱 1916年 開始興建大圳 1928年 完工 由於取水口位置非常偏 遠,而且必須鑿穿山 壁,開發什麼才能將送 水到八德?以當時的技 術來說,是一件十分困 難的工程。 大圳全部通水後,桃園 大圳灌溉區內的水田都 增加,造就桃園地區成 為北臺灣的魚米之鄉。 日本殖民政府為了增加 糧產,由韓裔日籍的哪 一位技師,在1916年 開始興建桃園大圳? A. 張令紀 B. 張司令 A. 導水水管 B. 導水隧道 從哪一條溪上游「石門 峽」取水,讓海拔較高 的河水,可以灌溉桃園 的田地? A.大肚溪B.大嵙崁溪 修築桃園大圳的技師 47

4.兒美館好風景 ● 透過兒美館的探索與發現,在 旅行途中種下一顆藝術的種 子,讓自己觀看的角度更廣, 心中充滿好風景。 ● 通關密語:記得蒐集紀念章喔! ● 來一趟兒美館之旅,你會發現, 原來好風景都盡覽眼底了,請 你利用文字,記錄兒美館時光 之旅的心情小語: 蒐集好風景 兒美起步走 紀 念 章 蓋 印 處 48 第五章 回首八德

話我家鄉三:心靈饗宴路線 ● 八德真的是個令人著迷的地方!跟著心靈饗宴路線走一趟八德,想 必大家都滿載而歸!如果你感到意猶未盡,就一起來回顧在八德的 所見所聞吧! ※「豎涵坡腳」名稱由來: ※「西陂腳」名稱由來: ※「西坡埤塘公園」有什麼特色呢? 49

● 桃園最大的公園就是「大湳森林公園」,是一個充滿生態之美和教 育意義的景點。你知道嗎?這裡還有「八德之肺」的美名,如果你 對這個美名的由來感到好奇,請上網查詢更多資訊,和家人一起完 成學習單,也許還有意想不到的發現呢! ※ 找找看,公園裡可以看到什麼動物、植物?請分別至少寫出 5 種。 ※參觀公園之後,想一想,從過去到現在,公園有什麼樣的改變呢? 動物: 植物: 過去: 現在: 50 第五章 回首八德

● 「八塊厝民俗藝術 村」讓你印象最深 刻的主題館是?請 貼上照片或畫下來。 ※請畫出參觀「大湳森林公園」之後讓你最難忘,想要永遠記下來的 畫面。 ※還記得「兒童玩具圖書館」和「八塊厝民俗藝術村」有哪些設施嗎? 請將你觀察到的記錄下來。 ● 請找出在「兒童玩具圖書館」可以體驗的設施: 對這個主題館印象最深刻的原因是: □工藝文創館 □生態工作坊 □表演藝術館 □積木主題區 □圖書館 □玩具修復站 □STEAM體驗區 □語言推廣館 □繪圖體驗區 □親子遊戲區 □民俗節慶館 □玩具展覽互動區 □DIY工作坊 51

話我家鄉四:八德一日小旅行 第一站:防災教育館 第二站:馬祖會館 ● 體驗過防災教育館的各項設施後,考考你一些防災小知識: 圈圈看: 馬祖會館的外觀是(閩東式/閩南式)建築,在會館內我們可以看到 (金門人/馬祖人)遷居臺灣的歷史滄桑。 ※CPR+AED 急救步驟,請排出正確的順序,填入 1、2、3、4 ※平時家中應準備緊急避難包,下圖哪些是必備物品,請圈出來: 52 第五章 回首八德

第三站:八德生態埤塘公園 ● 蒐集埤塘公園戳章 ● 埤塘公園景色「移動描寫」 描寫景色的其中一種方法是「移動描寫」,意思是:配合參觀位置,依序描 寫景物,每一段清楚寫出觀察位置轉變時所看到的景點。例如:「我一進到 學校,就先看到彩色的美麗大門。走進大門後,就是我們上課的教室。再往 裡走的操場像藍色海洋一樣,操場的右邊,有一棟像城堡的房子,是我們最 喜愛的操場。」【引用自康軒三上國語學習地圖三】 *請仿照上面的範例,試著書寫一段埤塘公園由外而內的移動描寫: 53

● 我的手繪家鄉地圖 你來自哪裡?我來自八德。 八德的今昔與表裡,都是我心中的歸宿。 每一片田野、每一條巷弄,都承載了美好誌念, 刻下光陰的痕跡,成為眷戀。 八德印象,由我定義。 54

“書寫或畫下你對這片土地 的記憶與期待吧!” 55

發行人:張善政 總策劃:劉仲成 策劃:林威志、沈可點、楊苓、黃琳棋、黃從孝、王寵銘、周世欽 諮詢委員:許民陽、李慧慧 總召集學校:桃園市蘆竹區南崁國民小學 八德區召集學校:桃園市八德區大忠國民小學 八德區召集人:邱創炫 編輯委員:邱創炫、陳政鴻、江靜茹、吳國永、游世薇、陳智彥 美編印刷:加斌有限公司 出版者:桃園市政府教育局 地址:桃園市桃園區縣府路 1 號 出版日期:中華民國 113 年 8 月 走 八言士四貝 一 埤圳風情 美廟森活 桃園市推動國民小學在地學課程教材 八德區

八塊厝串古今,傳藝創 生 德慧人文共榮,永續 埤塘、細水長流 埤圳風情 美廟森活 八德 區 桃 園市 推動 國民 小學 在 地學 課程 教材 八德 區

RkJQdWJsaXNoZXIy MTYzM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