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圳在正光路中間默默流淌,水圳旁的親水步道綠意盎然,靜靜 的訴說臺地的前世今生,等待著人們的探訪。 桃園臺地因地勢高又缺水,早期墾民挖掘了很多陂塘。到1904 年的調查,桃園計有8846口陂塘,先民們在陂塘週邊開鑿圳路,克 服旱災的威脅,讓桃園臺地的千塘成為世界罕見的地景,齊柏林曾在 桃園上空驚讚:「宛如散落一地的水晶,閃閃發光」。 為了解決臺地的供水問題,由大漢溪上游石門峽(今石門水庫大 壩左岸),設取水口引取河水,開挖圳道引大漢溪水至臺地上灌溉, 1924 年大圳完工,主幹稱為桃園大圳,計有 12 條支線。正光路上這 條圳道正是這 12 條支線中的第一條,稱為「桃園大圳第一支線」。 第一支線原有17口陂塘,1-1池因建國際機場遷村被填平成陽 明社區及公園、1-5池填成縣政府,現在的縣府路就是當時的埤堤, 市長辦公大樓就在水最深的地方。 這條在我們身邊流淌了近一世紀,養活我們前面好幾代人的圳 道,曾經被覆蓋著沒能呼吸。直到2012年中路重劃區規劃時,隨著 環境意識的覺醒,將既有水圳透過周邊規劃公園綠地或園林道路,塑 造水圳景觀文化。這條因中路重劃區開發,得以呼吸並經景觀美化的 水圳道計 900 公尺長,同時補注了鄰近風禾公園水塘水道、水秀公園 的水池生態系統,小朋友,找一天和家人們一起來認識家鄉,到正光 路水岸步道一同探訪桃園大圳的前世今生吧! 正光路水圳生態步道 3 46 第四章 秘境探奇
RkJQdWJsaXNoZXIy MTYzM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