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市推動國民小學在地學課程教材 觀音區

靠海的沙丘,環境特性是太陽大、乾燥、 風大、鹽分高,不適合一般植物生長,不過 仍有些強韌的濱海植物可以克服這種嚴峻環 境,演化出具有耐旱、耐鹽、抗風的形態, 像是匍匐生長的馬鞍藤、蔓荊;還有為了減 少水分蒸發,葉子呈現針狀的濱刺麥,它的 種子重量輕,隨著風吹滾動,四處傳播。趕 快安排一場走出教室的自然課吧! 來到沙丘,就不得不提自然形成的曠世 巨作「觀新藻礁」。觀新藻礁位於觀音區小 飯壢溪以南到新屋區後湖溪口以北的沿海, 其面積及棲地都是桃園海岸最大、最完整的 藻礁,其礁體提供多種海洋生物棲息、躲藏, 素有「海洋生物育嬰房」美稱。「觀新藻礁」 不同於動物所形成的珊瑚礁,藻礁是由無節 珊瑚藻類死亡鈣化後,沉積於礫石灘上所形 成的「植物礁」,平均20年才可生成1公分, 因其生長速度緩慢,每一方寸都是彌足珍貴。 「觀新藻礁」孕育迄今已有六千年以上的歷 史了,除了這難得一見的千年地景外,豐富 多樣性的生物也是觀新藻礁的亮點之一!小 朋友可以利用春夏時節(4月至9月)跟家 人來一探「觀新藻礁」潮間帶的生態奧秘喔。 ◆ 濱海植物—馬鞍藤 ◆ 濱海植物-天人菊 ◆ 觀新藻礁是難得一見的千年地景 ◆ 觀音草漯沙丘 (圖片來源:草漯沙丘觀音展示館) (圖片來源:桃園市政府觀光旅遊局) (圖片來源:許民陽教授提供) (圖片來源:桃園市政府觀光旅遊局) 37

RkJQdWJsaXNoZXIy MTYzM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