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環境相互交纖 桃園臺地過去因河川襲奪作用改道之後,導致斷頭的荒川型溪流 出現,先民拓墾時挖鑿緩坡土石建置埤塘,儲蓄雨水,充分利用地形 完成埤塘水圳設施,提供灌溉與民生所需用水。陳正祥教授在《臺灣 地誌》書中提到,日本時代桃園的埤塘多達8,846口,面積高達8,990 公頃,故有「千塘之鄉」、「千陂縣」的美名。直到民國53年石門 水庫竣工後,埤塘數量銳減,灌溉功能陡降,逐漸轉型作為休閒觀光、 公園綠地使用。 目前龍潭區境內埤塘現存約有280口,大部分不屬石門水利系 統,保有原始形態與設施,原生生態資源豐富及水利文化資產值得探 索保存。 ◆ 桃園擁有千塘之鄉美名 (圖片來源:桃園市政府) 第一章 龍潭概覽 8
RkJQdWJsaXNoZXIy MTYzM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