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市推動國民小學在地學課程教材 平鎮區

平常个客莊鬧熱煎煎 , 鎮項个老街脣,澗仔 水流流流… 平鎮 區 桃 園 市 推 動 國 民 小 學在 地 學 課 程 教 材 平鎮 區 桃園市推動國民小學 在地學課程教材 平境安居 鎮奮卓域

目錄 ● 市長的話 2 ● 局長的話 4 ● 第一章 平鎮概覽 6 ● 第二章 半天走讀 12 ● 第三章 一日走讀 24 ● 第四章 秘境探奇 42 ● 第五章 八庄的考驗 48 桃園市推動國民小學 在地學課程教材網站 http://tlc.tyc.edu.tw 本印刷品使用環保油墨印製, 採用符合 FSC 環保紙印製。 走 平鎮 言士四貝 一 平境安居 鎮奮卓域 平鎮 區

深耕在地、深度走讀、深化共感、放眼國際 桃園市是個友善且人口快速成長的青春之都, 雖然以連綿不斷的台地為主,但可貴的是仍擁有壯 闊遼遠的山海地景,舉目所及在河川、海岸處的瑰 麗自然、生態環境更令人心神嚮往;在232萬人的 大家庭裡,更孕育著多元的族群融合、豐沛的特色 場館與雋永的文化活動,因此,桃園實為自然景觀、 新舊文化並陳的都市,13個行政區各有特色,建構 出「桃仔園」獨有的自然與人文底蘊。 112 學年度為落實本市「重地方」的教育政策, 並延伸傳統的靜態紙本閱讀體驗,特以「閱讀家鄉, 以書帶路」為理念,以「行動性」為原則研纂「讀 桃園」在地學課程套書,深化各區教材內容落實「有 目標的走讀」,逐步引導桃園囝仔打開自己的五官 六感探索家鄉環境,關懷在地歷史文化,展現社會 參與之核心素養。 讀桃園 2

2015年,聯合國宣布「2030永續發展目標」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SDGs包 含17項核心目標,指引全球共同努力、邁向永續。 然而「讀桃園」在地學課程正提供一個落實 SDGs 的 絕佳契機,藉由各種「以學生為中心」的探索式、 參與式教學策略與學習任務,引導學生以實地體驗 來建構知識,也深化課堂所學與情境脈絡的連結, 使其對所學有所知、有所感、有所用。更期許學生 透過體驗學習,在了解桃園這塊土地風土民情之時, 打開創意、善意的眼睛,逐步形塑問題意識並實踐 對環境良善的公民行動。 走出校園、走入社區,當學習的範疇不受限, 桃園囝仔的視野亦將大無限,透過桃園在地學課程 引領學生深諳「在地自然、文化價值」,祈盼因其 獨特且迷人的特質,成為「走向國際」的世界公民, 讓世界品味桃園的活力與幸福感,實現深耕在地、 放眼國際的教育目標。 市長 3

閱讀在地,品味家鄉,體現文化共感 隨著臺灣本土意識的覺醒,開始意識到本土教 育及在地化課程的重要性,環境是個天然的大教室, 人人都有機會向它學習且處處皆可學習。在地化課 程是多元文化教育的其中一環,它承載著學生與臺 灣這片土地情感連結的重要課題。當學生從家鄉自 然景觀、人文場域與文化風俗出發,透過在地經驗 與國際議題激盪出共感體驗,不僅能傳遞在地的風 俗民情,亦可讓有意義的學習經驗轉化為與世界接 軌的學習基石。 閱讀是所有學習的基礎,身處在21世紀知識社 會,閱讀不在侷限於「靜態」活動,「走讀」亦將 提供讀者驗證知識與情境的機會。桃園市除了擁有 得天獨厚的地景生態環境外,更因為多元的族群組 成,造就出豐富的人文場域與文化活動,形成13個 行政區別具特色的人文資源。112 學年度特以「閱讀 在地」為主軸,規劃各區遊學路線,不僅串聯各行 政區著名自然、人文地景學習場域外,更結合特色 場館專業導覽解說資源及學校校本特色課程,建構 點線面走讀學習網絡,如以「生命樹」為設計概念, 4

結合桃園區在地環境特色與環保節能理念,打造的全國面 積最大綠建築圖書館—「桃園市立圖書館總館」;桃園是 臺灣的客家第一庄,也是臺灣客家文化振興重要的故鄉, 於平鎮區成立的「1895乙未保台紀念公園」,為深具歷 史意涵的乙未戰役留下更多紀錄;「牽罟」是新屋區客家 先民所發展出來的捕魚方式,代表了團隊合作和利益共享 的重要價值觀,牽罟文化館展示了許多牽罟的歷史照片與 文物,傳達「海客源遠來,里海永相傳」的精神。此外, 教材成果更將特色學習路線以影片方式呈現,依據行政區 特色設定走讀主題,從學生角度出發,拍攝課程導覽影片 以觸發對學習的想望與興趣。 感謝諮詢委員許民陽教授的專業指導,南崁國小黃從 孝校長統籌所有編輯事務,以及13個行政區中心學校校 長及團隊用心編撰,完成13冊精彩教材文本,系統性呈 現本市代表性自然與人文場域,豐厚本市在地學課程內 涵,讓桃園囝仔能「知在地、識在地、傳在地」,進而積 累在地文化底蘊,形塑全球責任感。 教育局長 5

第 一 章 平鎮概覽 6 「平鎮」原名為安平鎮,取保護平安的意思。平鎮蘊 含了多樣的文化,像是濃厚的客家文化,有大坑缺石駁生 態、褒忠祠義民廟、百年樟樹伯公、黃復興藥號三合院、 千人踩酸菜活動等。 而雲南孤軍歷史和滇緬泰異域風格的融合,可以在異 域故事館、忠貞市場等地體驗。 還有胡嘉猷抗日紀念碑、乙未保台紀念公園,保存了 客家先民抗日的歷史。 在八字圳、八角塘、過嶺支渠步道等地,則充分展現 臺灣農業從古至今的生命力!

7 1.復興里 2.廣達里 3.廣興里 4.義民里 5.平興里 6.新勢里 7.新榮里 8.新英里 9.新富里 10.北安里 11.北勢里 12.北華里 13.金陵里 14.莊敬里 15.龍興里 16.貿易里 17.忠貞里 18.中正里 19.東安里 20.華安里 (圖片來源:平鎮區戶政事務所) ◆ 平鎮區概覽圖

第一章 新屋概覽 據說,平鎮區原名叫「張路寮」,意思就是「進入埔心」的地區。 這與位於現在山仔頂地區的「望路寮」,同樣都是先民為了防禦盜匪, 所以選在重要的交通要道上搭建守望寮。隨著設置守望寮的規劃,讓 地方漸漸有了平安的生活,因此也改稱為「安平鎮」。 民國9年日本駐臺總督府實施地方制度,大規模更改行政區域及 地名,將原本「三個字以上地名均改為兩個字」,因此「安平鎮」庄 改為「平鎮」庄,民國34年依臺灣省實施地方自治方案改制為「平 鎮鄉」,民國 81 年升格為「平鎮市」。 (圖片來源:桃園市政府工務局) ◆ 鳥瞰平鎮區,可以看到有個圓形的建築清晰可見,便是 1895 乙未保台紀念公園 地名由來 平坦的小鎮?平安的小鎮? 8 第一章 平鎮概覽

◆ 來自平鎮福田農場豌豆苗,所製成的豌豆苗麵, 純素健康美味食在安心 「那些老先生、老太太都好認真呀!好早就起來種田了呢!」 「沒錯!平鎮區人口雖然不斷增加,但不少人們仍是以耕種維 生,仍然是鄉村型都市,耕種面積將近千頃,養豬戶也占了不少數量。 對現代生活在都市裡的人來說,能看到田園風光又看到高樓大廈是一 件很特別的事呢!」 「平鎮有兩座知名農場,都是以精緻農業為發展方向,分別是福 田農場與福隆綜合農場。福田農場以芽菜培育為主,擁有全國第一座 全自動化豌豆苗生產設備,無汙染,符合健康環保的理念!」 平鎮特色 萬地高樓平地起,農田依然在這裡 9

「其實福隆綜合農場也很厲害喔!它是由平鎮在地人莊玉隆主 持。他們家世代務農,民國85年以有機栽培技術榮獲臺灣省十大傑 出青年『神農獎』,栽培有機蔬菜聞名!」 繁華的背後是一雙雙異國的手 「在平鎮還有一個重要的產業,那就是山子頂地區的平鎮工業 區,設廠高達 145 家!」 「在這裡面工作的人可有許多生面孔耶!他們是誰呀?」 「哦~工業區裡有許多從東南亞國家來的外國移工,像是泰國、 菲律賓等國家!你看!這裡有很多間泰式料理店、越南河粉店呢!」 (圖片來源:桃園市新住民文化會館) ◆ 平鎮工業區促進地方經濟發展 (圖片來源:經濟部產業園區管理局) ◆ 平鎮工業區創造了優良的投資環境 ◆ 桃園市政府也致力於維護外國移工的權益 10 第一章 平鎮概覽

「咦?我吃到的到底是芋頭香還是米香?這究竟是什麼新奇的食 物呀?」 「這是平鎮區農會嘗試創新,利用全國第一個長型香米品種- 秈 香米,也就是台農22號製作而成的『秈米棒』!其中的原料-秈香米, 它的特色就是米粒飽滿透明,烹煮時還會散發淡淡的芋頭香味,不僅 幫助腸道消化,還能夠讓消費者吃安心又健康的好米。」 「聽說它還對環境有很大的幫助?」 「沒錯!它是在地低碳的美食之一,因為是在地食材,所以可以 大幅度減少碳足跡,能夠永續愛地球。」 「別以為健康環保的東西都不好吃哦!現在有推出兩種口味,分 別是蛋黃口味秈米棒和芝蔴口味秈米棒,我昨天已經吃了兩大包啦!」 平鎮美食「米」怎麼變成這樣了? (圖片來源:桃園市政府農業局) ◆ 秈米棒有兩種口味,左為蛋黃 口味,右為芝麻口味。獨立包 裝,好吃又不沾手 (圖片來源:平鎮區農會) ◆ 秈香米 11

第 二 章 半天走讀 12

13 親愛的小朋友們,喜歡和家人一起旅遊嗎?平鎮擁有 豐富的歷史景點與人文景觀,在閒暇時與家人們一起進行 平鎮之旅,將讓你終生難忘! 在平鎮不但可以欣賞到結合人文與歷史的景觀,還 能看到臺灣人追求民主自由的過程,更能親身體驗農村 活動。

自然歷史路線 1 1895 乙未保台紀念公園 石門大圳過嶺支渠步道 新光吊橋遺址 褒忠祠義民廟 石門大圳 過嶺支渠步道 高 民族路 中 高 山 公 速 路民 路 老 老 街 街 溪 溪 復旦路 褒忠祠義民廟 1895 乙未保台紀念公園 新光吊橋遺址 平興國小 義興國小 復旦國小 文化國小 14 第二章 半天走讀 石門大圳過嶺分渠

這條路線將帶您穿越臺灣豐富的歷史和自然景觀。起點位於 1895乙未保台紀念公園,這個地方擁有豐富的歷史,紀念臺灣的轉 捩點,讓您深刻了解當地的過去。接下來,您將參觀褒忠祠義民廟, 這是臺灣崇敬的宗教場所,也代表了臺灣人對自由和獨立的追求。 您將繼續前進,探索石門大圳過嶺支渠步道,這條步道沿著水渠 穿越壯觀的山地,讓您欣賞到絕美的自然景觀。最後,您將抵達新光 吊橋遺址,這個地方曾經是一座壯麗的吊橋,為當地居民提供交通便 利。這條路線將為您帶來豐富的文化和自然體驗,讓您深入了解臺灣 的多元面貌。 (一)1895 乙未保台紀念公園:平鎮有哭牆? 「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 清朝戰敗,清廷與日本簽訂馬 關條約,割讓臺灣以及澎湖給 日本,臺灣義民軍為了捍衛鄉 里與日軍爆發多場激烈戰爭, 其中規模最大的一次戰爭是發 生於1895年乙未戰爭……。」 「唉呀!你又在講古了! 我幫你說完!其中今桃園市平 鎮區的『安平鎮之役』,是 少數日軍沒有獲勝的戰役之一 哦!」 「其實這個公園是利用公共藝術及景觀規劃,傳遞乙未戰爭的重 要與客家義勇的精神!別以為歷史很無趣,這可說是桃園知名的打卡 景點了哦!」 (圖片來源:桃園市政府) ◆ 1895乙未保台紀念公園夜景,清水模牆 上的孔洞象徵著槍眼,引領人們緬懷歷史 15

「這個公園看起來的確很特別耶?」 「這個公園有像是以色列哭牆的『乙未之環』!裡頭還有乙未之 環記憶展示空間,展示空間位於公園地下一層左側之半圓形地下建築 物中。」 「哇!我突然對這個歷史充滿好奇了起來!」 「那你就可以進入它的常設展區:分成戰役歷程時間廊、桃園 四大戰役展區、義士姓名紀念牆及祈福互動區等;特展區主要播放 1895 乙未戰役相關紀錄影片。」 「如果有機會你可以到現場參觀的話,別忘了可以去看看公園北 側與東側的石門大圳過嶺支渠,公園南側水圳步道旁邊還有另外設置 淺水道區,它可是引進過嶺支渠的水源哦!」 (二)褒忠祠義民廟:義勇軍為誰而戰? 「你知道這塊土地有許多壯烈犧牲的客家義勇軍嗎?」 「當然知道啊,褒忠祠的興建就是為了紀念他們呀!當初臺灣客 家莊,桃竹苗,六堆等地的客家居民為了抵禦林爽文的攻打,紛紛組 織『臺灣客家義民軍』。我們平鎮這間廟已經有兩百年的歷史,主要 就是祭祀義民爺,」 「它改名過你知道嗎?」 「知道!清咸豐七年(1857年)地方人士募資擴建規模,並更 名為褒忠祠,之後仍有更建和修整,也就是現在你所看見的樣子囉!」 「其實,臺灣地區大部分義民廟都僅設有義民牌位,平鎮褒忠祠 特別的地方是,我們有義民爺金身,表示我們對義民爺的尊敬,也提 供信徒對義民精神更加深刻的具象化呈現。」 16 第二章 半天走讀

「嘿!你看看後頭,這裡的 民眾在過年期間到廟參拜後,會 到廟後方的花園遊賞,觀賞花園 裡的美麗景色哦!」 (圖片來源:桃園市政府) ◆ 平鎮褒忠祠不僅是客家義民信仰的中心,也傳承地方重要 的文化傳統 (圖片來源:農田水利署) ◆ 石門大圳不僅是當地重要的農業水利系統,近年亦在兩 側建構綠色廊道 「許多節慶活動也都在這裡辦,這是平鎮區的客家人很重要的信 仰中心。」 (三)石門大圳過嶺支渠步道:原來田間有血管? 「你看看!田間的血管耶!」 「你到底在說什麼呀?不要開玩笑了!」 「才沒有呢!你不知道我們平鎮區的石門大圳是桃園臺地很重要 的農業水利系統嗎?桃園臺地曾經遍布大大小小數千個埤塘,我們的 先民也開闢了一些小型的水圳系統來灌溉農田,看起來就像是田間的 血管呀!」 17

「數百年前,先民來到桃園臺 地拓墾。在民國42年桃園有一場 乾旱,大嵙崁溪水位拉緊報,為解 決臺地灌溉用水不足的問題,因此 促成石門水庫開始興建,水庫完工 後同時建構石門大圳,民國53年 六月完工。」 「那它可以提供灌溉的區域很 廣嗎?」 「灌溉區域涵蓋了桃園市龍潭 區、中壢區、楊梅區、平鎮區、八 德區、新竹縣湖口鄉。」 「現在的平鎮更搖身一變,有 平鎮綠色廊道出現哦!」 「我知道!那有『相思仔』、 『仙丹花』、『櫻花』、『流蘇』 四條步道。可以散步也可以騎腳踏車,漸漸成為平鎮區的環狀自行車 道系統囉!」 (四)新光吊橋遺址:蓋吊橋不是為了方便通行? 「這吊橋好漂亮!」 「讓你猜猜看,你知道為什麼這裡要蓋吊橋嗎?」 「不就是方便人們行走嗎?」 「讓我來好好告訴你!民國56年新光合纖工廠在平鎮設廠,但 (圖片來源:桃園市政府) ◆ 石門大圳過嶺支渠步道緊鄰著田野,地勢平緩,對於 散步或是騎腳踏車都非常友善 18 第二章 半天走讀

是需要從員樹林架設電塔,輸送高壓電力到工廠。當初為了便利工程 施設,所以在老街溪上修築吊橋。」 「民國59年新光合纖建廠完成並開始營運,為落後的平鎮工商 發展,開啟了新局。民國90年,納莉颱風豪雨侵襲下,慘遭沖毀, 僅剩老街溪左岸門柱一座。」 「你看看,<新光吊橋沿革誌>一文有寫到:『……新橋之通體 設計樸實大方,但氣韻十足。舉目東望,綠野平疇青山隱隱。溯流而 上,伯公潭紅橋及八字圳公園勝景掩映;順流則綠水湯湯,但見棧道 蜿蜒,直達過嶺支渠攔河堰。再穿越環鄉、三崇、延平三橋,而與中 央公園連結。古韻偕今聲合奏,水文與人文駢臻,如此佳景,必成休 閒觀光之熱門景點……』現在的確也是如此美麗,別忘了多多邀請朋 友來走走喔!」 (圖片來源:老街溪新光吊橋古蹟) ◆ 吊橋沖毀後,政府新建吊橋並保留舊橋墩,既留存歷史記憶,也提供休閒觀光的好去處 19

鄉村田園路線 2 好穗成雙 平鎮穀倉 龍德米 這條路線帶您遊覽台灣桃園市平鎮區的美麗鄉村景觀,開始於好 穗成雙農場,這個地區以其宜人的環境和農田而聞名,有著寧靜的田 園風光。 南 南 老 街 溪 東 路 華 街 平鎮穀倉 龍德米庒 好穗成雙 20 第二章 半天走讀

路線的下一站是平鎮穀倉,這裡是農產品的寶庫,您可以品味到 當地的美味農產,並了解農業在這個地區的重要性。最後,您將抵達 龍德米 ,這是一個以稻米生產聞名的地方,您可以深入瞭解臺灣的 農業傳統和美味的米食文化。這條路線將為您帶來一場富有教育和美 食體驗的冒險。 (一)好穗成雙:你們吃過自己種的米嗎? 「你平常都吃什麼?」 「吃飯呀。」 「那你吃過自己種的米嗎?」 「你這麼說,倒是沒有。」 「那我帶你去一個厲害的 地方!」 「食安風暴下,來自親朋 好友問候,讓好穗小農開始思 考,自己來賣米的可能性。從 一包喜米做為開端,第一項產 品誕生,用於婚禮,這包米有著好事成雙的寓意。帶著這樣美好的祝 福與期許,民國 103 年『好穗成雙』這個品牌在平鎮成立了!」 「別小看它,稻米的生產從犁田、插秧、田間管理、割稻、烘穀、 碾米、包裝皆親身手作,把關每個環節不馬虎!」 「好穗成雙也轉作種植雜糧如大豆、薏仁,讓作物更加多元化。 更進一步成立了『好穗成雙農產品初級加工場』,將我們用心耕種的 農作物,變成更有價值的農產加工品。」 (圖片來源:南勢國小) ◆ 好穗成雙的戶外田區是遊客接觸土地,認識、觀察作物生 長的主要區域 21

「在好穗成雙我們可以體驗與觀摩,農場本身就是體驗的地方, 可參觀大豆田以及了解大豆生長的過程。也可以使用好穗成雙自產之 黑豆漿,透過農場人員教學,親身體驗自己手作黑豆腐。」 (二)平鎮穀倉:飄著酸菜味的米倉? 「咦?他們脫著鞋子在踩什麼呀?」 「喔!那是千人踩酸菜活動!」 「為什麼他們要做酸菜呢?」 「因為這裡有許多客家人,早期因為生活困苦,會將芥菜製作成 酸菜保存,作為長期食用的食物,現在則讓過去的這段歷史再現,現 在的平鎮區農會希望大家了解這塊土地曾經發生的故事。」 「不過這不是米倉嗎?」 「讓我來告訴你!其實平鎮穀倉是日治時期所建立的有限責任安 平鎮信用組合,臺灣光復後民國38年成立新竹縣平鎮鄉農會,平鎮 鄉改隸於臺灣省桃園縣後,在民國40年成為桃園縣平鎮鄉農會,民 國81 年平鎮鄉升格,因此又改為桃園縣平鎮市農會,民國103 年升 格為直轄市後成為桃園市平鎮區農會喔!」 (圖片來源:農業部) (圖片來源:平鎮區農會) ◆ 客家先民採收芥菜後,赤腳重覆踩踏撒 過鹽的芥菜,以達脫水效果,最後再放 入甕中密封 ◆ 平鎮區農會在平鎮穀倉舉辦踩酸菜活 動,讓大家了解客家人的歷史 22 第二章 半天走讀

(三)龍德米 :你害怕農藥嗎? 「你害怕農藥嗎?別怕!我們平鎮有『龍德米 』!」 「『龍、德』取自爺爺-龍江與爸爸-德水之名,以懷念、感謝 他們的恩惠,以及關愛土地的精神。」 「 主聖方與姐姐瑞雯一開始專注於水稻種植,全程無毒、悉心 呵護『桃園3號』香米大受歡迎;承接阿公、阿爸留下的稻田之後, 米 主人聖方參加了農委會的漂鳥計畫,一改昔日灑農藥、施化肥的 傳統耕種方法,種植出香Q的無毒米,製作有媽媽味道的發糕、年 糕……等各式純米製品,期望讓更多人吃到臺灣好米。」 「土地就像是我們的父母,當我們有能力時,應該加倍地愛護、 珍惜它。用最自然的方式,在這片土地上耕作,善待土地、順應它原 始的本性。」 「龍德米 特別的是採用自然農法耕種,每一項作物堅持不噴灑 化學農藥與使用化學肥料,同時還可以保護到週邊的生態環境。」 (圖片來源:南勢國小) ◆ 南勢國小舉辦種田活動,讓學生接觸土地,學習愛護土地 23

24 第 三 章 一日走讀

25 你們知道嗎?兼具多元生態與人文歷史的平鎮,竟也蘊藏異國 文化之美。 找個時間來平鎮一日悠遊,不僅能看到豐富的自然生態,綠意 盎然;也能細數歷史留下的故事,彌足珍貴;不同的信仰中心,讓 我們彼此認識與尊重;異國的多元色彩豐富了平鎮的文化與生命力。 來吧!以歷史為動力,多元文化為旅伴,一路綠意相隨,朝著 平鎮出發吧!

鐵馬生態路線 1 大坑缺石駁生態園區 八角塘 鴉片菸潭 綠水溪生態步道 黃復興號 八字圳水岸公園 鎮南福德祠 新 南 路光 平 路 坑 缺 溪 大 路 中 庸 八字圳水岸公園 黃復興號 鴉片菸潭 鎮南福德祠 八角塘 綠水溪生態步道 大坑缺石駁生態園區 26 第三章 一日走讀

大坑缺溪是老街溪的上游,流過安平鎮庄(亦即平鎮),乘著溪 流的扁舟感受歷代居民生活的轉變,伴著溪流細數歷史的故事,看盡 生態的豐富與多元。早期的人依水生活,需要取水、灌溉、洗滌,因 此在大坑缺溪可以發現許多洗衣坑,在大坑缺石駁生態園區附近、綠 水溪等處,都可以一訪當年婦女洗衣環境。再隨著溪流,可以發現許 多伯公信仰,從鎮南福德祠、大庄伯公、八字圳水岸公園(圓墩伯公、 廣仁宮-水頭伯公福潭宮)都可以找到居民的生活信仰-伯公,就像 是客家人的守護神,守護著客家人堅韌的精神、守護著這片土地上辛 勤生活的人們。您可以用您的雙腳,來認識這條文化軌跡,也可以騎 著腳踏車,來場歷史與文化的盛宴。 (一)大坑缺石駁生態園區:「石駁」是什麼? 「你聽過石駁嗎?」 「石駁是客家早期所用的擋土與護坡工法。」 「平鎮區就可以看見喔!位於埔心火車站前的中興路,經過熱鬧的 站前中興路市集後,再往後走一段路,即可到達大坑缺石駁生態園區。」 (圖片來源:南勢國小) ◆ 大坑缺石駁生態園區 ◆ 客家傳統的石駁工法 27

「園區的右邊亦是鎮興里里民集會所,在此可以借用 YouBike, 騎著腳踏車,來走訪平鎮這片靜好的土地。」 「沿著已規畫好的自行車步道,可以一邊欣賞田園風光,一邊感 受歷史留下的印記。」 「沿途有許多解說牌,可讓來訪者了解許多由來與故事,歡迎各 位『共下來尞』。」 (二)鎮南福德祠(百年老樟樹):伯公是何方神聖? 「這棵樟樹長得好高大呀!」 「猜猜看它有幾歲了呢?」 「五十?」 「其實它已經有兩百 歲啦!」 「下方的福德祠又是 住著誰呢?」 「默默守護這片土地、大 家俗稱的『土地公』,客家人稱 之為『伯公』。」 「你知道嗎?早期的伯公,其實沒有神像,可能為石頭、抑或為 大樹。早期鎮南福德祠的伯公為三顆石頭,後因廟宇改建,才有具體 神像出現。」 「鎮南福德祠又稱水頭伯公,是安平鎮庄四大伯公之一。福德祠 後方有棵樹齡兩百多年老樟樹,是桃園地區最古老的樟樹,已列為桃 園市珍貴老樹之一。」 (圖片來源:桃園市政府觀光旅遊局) ◆ 矗立在鄉間的鎮南福德祠,後面的老 樟樹是桃園市珍貴老樹之一 28 第三章 一日走讀

土地公的正式名稱是「福德正神」,臺語稱為「土地公」,客語 稱為「伯公」。土地公廟是全臺灣數量最多的廟宇,「田頭田尾土地公」 的諺語其來有自。土地公往往伴隨著先民墾殖的足跡移動,只要是移 民所到之處,都可以在田頭水尾、街頭巷尾、庄前庄後、河流沿岸、 家宅墳地,看到先民樹立各種式樣的土地公廟。從最簡單的單顆石塊、 石板到由三塊石頭湊成的三粒石;到質樸建材構造的小祠,以及金碧 輝煌、華麗廟宇造型的土地公廟,都是居民崇敬土地公保佑居民出入 平安的表現。 緊臨福德祠的還有紅磚拱橋-鎮南橋,以及水岸公園,水岸公園 有許多「小鎮南橋」的石椅可供休息,並可取景與鎮南橋合照唷! (三)鴉片菸潭:專門放菸的湖泊? 「菸潭?那是什麼地方?」 「其實鴉片菸潭是大坑缺溪其 中一個潭。」 「老街溪上游的大坑缺溪共計 有伯公潭、上潭、下潭、薑母潭、 鴉片菸潭,雖然字面上為潭,但其 實大坑缺溪中較平緩的水面就可稱 之為潭。」 「鴉片菸潭是早期地方望族的後代吸食鴉片,導致一敗塗地,最 後跳溪自盡,故後人稱之此區為鴉片菸潭,對後人有警惕之作用。」 位於鎮庸路鴉片菸潭旁亦有一棵約八十年左右的樟樹,樟樹位於 蜿蜒道路的端點,是此區路徑上的重要標的,近年也有護樹團體以攀 樹的方式協助修枝老樹,並在此教導居民如何正確的攀樹及老樹修枝。 (圖片來源:南勢國小) ◆ 鴉片菸潭旁邊有解說牌,讓遊客了解此地的歷史 29

(四)八角塘:不平靜的八角塘? 「哇!這湖是綠色的,好美呀!」 「但其實,八角塘平靜的表面下有著一個可歌可泣的故事哦!」 「據說甲午戰爭時,清廷戰敗將臺灣割讓給日本,安平鎮的胡嘉猷 不願屈服,將槍械彈藥運送到安平鎮虎頭岡山下,率領義軍繼續抗日。」 「後來與日軍發生嚴重死傷衝突,這戰役在臺灣史上稱為『安平 鎮之役』,日軍曾為此役死亡者於當地建 立『忠魂碑』,但當年戰場遺址早已夷為 平地,當年壕溝則擴大為大埤塘,就是現 在的八角塘。」 「平鎮區早年也闢建許多池塘,至今 仍保留完整的就是八角塘。」 「八角塘為什麼會叫做八角塘呢?」 「八角塘因河道曲折成八個大彎曲而得名,是桃園現存埤塘中形 狀最特殊的,農民利用臺地間曲流,以土石堆積作壩變成池塘,方便 農田灌溉使用。」 「有人拿著釣竿耶!」 「因為長年不缺水,現在成為一個釣魚的好去處,假日常見不少 人在岸邊垂釣哦!」 (圖片來源:南勢國小) ◆ 八角塘的形狀十分特別,明顯可見大彎曲 如何到八角塘:在黃復 興號對面,向左沿著綠 水溪生態步道,經過水 車,走到底,有幾階樓 梯,上去之後便可以看 見八角塘。 30 第三章 一日走讀

(五)綠水溪生態步道:古人上學的路? 「這裡好多樹喔!」 「對呀!『綠水溪』早期當地居民稱之為『蔭溝』。」 「代表整條溪流樹木非常的多,河壩經流的區域內都籠罩在樹蔭 的下方,因此稱之為『蔭溝』。地方居民擔心發音不雅,後來經討論後, 以千頃第門樓的對聯及綠水橋,然而改名為『綠水溪』。」 「這條溪水的水源是哪裡呀?」 「綠水溪上游為八角塘,八角塘水源早期取自埔心山腳下矮崗地區 的湧泉水,在石門大圳開鑿後,則改為石門大圳山溪支渠灌溉水源。」 「綠水溪在南平路尚未開闢之前,此步道是清末年間的楊梅埔心 地區通往平鎮南勢地區的主要道路之一;後來,在楊梅埔心地區瑞埔 國小創校後,鎮鏞路一帶的小孩也都是走此步道行經八角塘後,上坡 至瑞埔國小上課,也成為當地最古老的通學古道。」(摘錄於當地說 明解說牌) 「在綠水溪沿岸的步道上,還有幾首詩,對應著步道的故事,大 家可以來找找看、讀讀看唷!」 (圖片來源:桃園市政府新聞處) ◆ 綠水溪生態步道是清末平鎮地區和楊梅地區之間的主要道路之一,也成為當地最古老的 通學古道 31

(六)黃復興號:冒白煙的房子? 「咦?那棟房子冒出很多白煙耶!」 「別擔心,那是平鎮區最著名的中藥行黃復興號。」 「中藥行的大灶煎煮著各種中藥材,所以才會飄著裊裊白煙。」 「『黃復興藥號』建於1935年,是桃竹苗地區早年最大的中藥 盤商之一。」 「這房子設計的好精細喔!」 「沒錯,紅磚門樓上寫著『千頃第』,是客家傳統的三合院建築, 由三排房子構成『ㄇ』字形,全屋由磚瓦組砌而成,古色古香,樑柱 木作結構採手工卡榫,不用任何釘子,工藝技術精湛。」 「廳下是看診處,一旁的間下為抓藥處,兩側橫屋是擺放中藥的 場所,所有的中藥材歸類放置,至今仍保留了許多老中藥器具,日後 將修建為『千頃第中藥產業故事屋』,提供更多資源。」 「這裡提供許多文化體驗,可以入三合院內參觀,並買一些四神、 八角等中藥材入菜,客家人的甜四神湯,冬至進補可以一試!」 (圖片來源:南勢國小) (圖片來源:黃志杰提供) ◆ 1935 年建立的黃復興藥號是桃竹苗地區 早年的中藥大盤商之一,門樓上寫著「千 頃第」 ◆ 黃復興藥號是客家傳統的三合院建 築,古色古香,工藝精湛 ◆ 三合院內抓藥處保留許多 古董中藥器具 32 第三章 一日走讀

(七)八字圳水岸公園:找一找,八在哪裡? 「八在哪裡呀?」 「讓我來告訴你,早期因平鎮屬臺地地形,地高水低,老街溪水 不足以灌溉廣大田園,因此於伯公潭邊築壩攔水,引入大坑缺溪水入 圳道來灌溉田園,因分水處形如『八』字,故稱『八字圳』。」 「想要過溪,還可以走溪中後來建置的五角形石柱,很有趣吧!」 「入水口遺跡還存在,是桃園重要的歷史古圳。」 「找找看,聽說這裡有一座百年歷史的紅磚拱橋,它在哪呢?」 「你看!新光路三段上,車子來來往往經過的,竟然就是已經有 百年歷史的紅磚拱橋-伯公潭橋呢!」 「伯公潭橋為平鎮三座紅磚糯米橋(伯公潭橋、鎮南橋及安樂橋) 之一,共有三孔圓拱,推測建於日本大正年間,日本時代在明治維新 運動推展下,當時臺灣無論是房屋建築或橋樑結構都大量應用西洋建 築的設計與營造手法,伯公潭橋也是展示時代建築文化的產物。早年 相當缺乏鋼筋、水泥材料,因而模仿當時的騎樓拱柱樣式,半圓三拱 巧妙設計,使所有重量平均分散在拱橋橋柱,紅磚橋因而不被壓垮。」 「什麼是糯米橋?糯米可以搭成橋嗎?」 「早期尚未有良好建材可供使用,只能以水泥石灰膏來穩固紅 磚,為了使橋的壽命更長、結構更牢固,建橋師傅便在石灰膏裡摻入 糯米水加強,所以老一輩的本地人又稱此紅磚橋為『糯米橋』。」 (圖片來源:南勢國小) ◆ 八字圳水岸公園 ◆ 八字圳水岸公園很有特色,不僅有八字匯流、三座伯公,還有紅磚古橋-伯公潭橋(圖片來源:南勢國小)

多元文化之旅 2 忠貞新村文化園區 國旗屋 忠貞新村廚藝教室米干 DIY 龍岡穆斯林清真寺 忠貞市場 異域故事館 路 路 龍 龍 街 前 平 山 中 龍岡穆斯林清真寺 異域故事館 忠貞新村文化園區 國旗屋 忠貞市場 34 第三章 一日走讀

沿著忠貞新村文化園區的文化之旅,您將能夠體驗到臺灣多元文 化的精華。首先,忠貞新村文化園區是一個保存歷史價值的地方。接 下來,您可以參觀異域故事館,這裡展示了各種來自眷村的文化展覽, 讓您深入了解不同的異國風情。接著,忠貞新村廚藝教室提供米干 DIY 體驗,您可以學習如何製作美味的米干。 接下來,您可以參觀異域故事館,這裡展示了各種來自眷村的文 化展覽,讓您深入了解全球多樣性。接著,忠貞新村廚藝教室提供米 干 DIY 體驗,您可以學習如何製作米干,一種美味的小吃。 之後,前往國旗屋,這個地方是一間掛滿國旗的米干屋,是一間 令人印象深刻的餐廳。接著,參觀龍岡穆斯林清真寺,這是臺灣最古 老的清真寺之一,提供一個了解伊斯蘭文化的機會。 最後,您可以前往忠貞市場,品味當地和異國的美食和體驗當地 市場文化,以完美的方式來結束這趟文化之旅。這條路線將帶您穿越 不同的文化和傳統,讓您深入體驗臺灣的多元文化之美。 (一)忠貞新村:忠貞「新」村是誰的新家? 以前的忠貞新村 「這裡好多不同的異國美食耶?」 「走進龍岡的忠貞新村,你可以吃到許多異國美食,甚至還能聽 到一點異國口音的中文。」 「知道這個座落在平鎮、中壢和八德地區的忠貞新村有著什麼樣 特別的歷史故事嗎?」 「六十多年前,中華民國政府在中國大陸雲南地區和中國人民解 放軍打仗(這場戰爭,歷史上稱為國共內戰)。中華民國的國軍戰敗, 但國軍不願投降,之後軍隊移往東南亞國家-緬甸,在緬甸北部建立 雲南反共救國軍,繼續與解放軍對抗。」 35

「後來,緬甸政府向聯合國提出控訴中華民國國軍侵占其國土。 中華民國政府決定將雲南反共救國軍與眷屬分批撤往臺灣。來臺灣的 反共救國軍部隊,由國防部賦名『忠貞部隊』,象徵這批國軍的忠貞 精神。國防部於中壢和平鎮交界處的龍岡地區興建眷村五百多戶,並 依部隊名稱命名為『忠貞新村』。」 忠貞新村現今的樣貌 「現在還有人居住嗎?」 「居住在忠貞新村的官兵和眷屬大部分為雲南、泰國及緬甸華 僑,走進村子裡,隨處可見雲南米干、米線、粑粑等雲南和泰緬小吃。」 「忠貞新村的房子平均一戶不 到十坪,經過五、六十年的歲月已 經殘破不堪。忠貞新村於民國93 年開始拆遷,民國94年初拆除完 畢,並且改建成住商大樓。當地的 人們努力保留忠貞新村周邊的老房 舍,把老舊的基督教堂及聖德幼兒 園整建為忠貞新村文化園區。」 「園區內包含異域故事館、 孤軍紀念廣場、遊客中心與美食文 化教室。在忠貞新村文化園區,透 過園區內的展覽和文化,你可以了 解過去軍人奮力抵抗敵人的歷史; 園區內還可以動手做美味的異國美 食,豐富遊客的體驗。」 (圖片來源:桃園市政府新聞處) ◆ 透過忠貞新村文化園區內的展覽,可以了解異域孤軍 奮力抵抗敵人的歷史 36 第三章 一日走讀

(二)異域故事館:你願意在異鄉流亡三十年嗎? 「異域是指哪裡呀?」 「當年國共戰爭流亡異國的國軍士兵們,在遙遠的金三角(雲南、 泰國、緬甸邊境)孤軍作戰。」 「戰爭好恐怖喔!」 「是啊!走進異域故事館,抬頭就可以看到這幾句話,訴說著對 和平的渴望。」 「沒有一場戰役值得歌頌」、「金錢可以買到武器,但不能買到 和平」…… 「如果被迫離開家裡三十年,你會有什麼感受?」 「三十年,好難想像喔!」 「為能保存這段悲壯的歷史,創辦人王根深創立異域故事館以孤 軍歷史研究、保存和展示為目標,提供人們預約參觀,藉以宣揚戰爭 的殘酷與和平的珍貴。」 (圖片來源:桃園市政府觀光旅遊局) ◆ 異域故事館保存孤軍的悲壯歷史,深具教育意義,發人深省 37

(三)龍岡米干:金三角是什麼味道? 「金三角是什麼?可以吃嗎?」 「桃園金三角是指中壢、平鎮、八德交界的龍岡地區。」 「聽說這裡有很多米干,甚至還專門為它辦了一個米干節!」 「賣米干的不只國旗屋一家,忠貞新村一帶就有好幾家,滋味巧 妙各自不同,都有屬於自己的金三角味!」 「米干跟豆乾有關係嗎?」 「米干用的是浸泡大約六至八小時的在來米,然後鋪在圓盤上放 入蒸爐裡蒸熟。不過由於在來米的黏度不夠,所以會加入諸如蕃薯粉 等來加強黏著性。所以說,豆乾可是跟它一點關係都沒有喔!」 「米干不僅是一道美食,它也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還反映了那 個時期的困境和堅韌精神。移居臺灣的國軍及眷屬,為了在異鄉討生 活,在自家門口賣起自己的拿手菜。龍岡的雲南小吃日漸聞名。」 「到龍岡吃米干已成為遊客到中壢平鎮地區必體驗的行程之一。」 「忠貞新村文化園區的廚藝教室是一個融合了美食、歷史和文化 的獨特體驗,讓遊客有機會親手做美味的米干喔。」 (四)國旗屋:數數看,這裡有幾面國旗? 「哇!好多國旗!」 「小吃店內外大概保持五百面國旗,若損壞即替換。」 「走在龍岡,各式不同的米干店超過六十間。其中一家米干店外 插滿了國旗,十分顯眼,那就是張老旺爺爺的米干店-國旗屋。張老 旺爺爺對國旗的情感,來自於他九歲時被迫跟著父親打仗的往事。」 38 第三章 一日走讀

「『小時候在緬甸戰事不斷,只要一發生戰爭,我和母親就會趕 緊躲起來。』張老旺爺爺回憶。」 「張老旺爺爺的父親是當時滇緬孤軍游擊大隊長,『當戰火蔓延 時,爸爸通常都是在最前線作戰。』」 「『只要戰火一結束,我和母親就會跑出去找父親。』」 「『母親為了讓張老旺爺爺尋找父親的任務變得簡單一些,便縫 製了一面國旗,交給父親身旁的隊友,告訴他們如果他死了,就讓他 們把國旗插在他身邊,這樣我們就能夠很快地找到他,為他收屍。但 如果都沒有看到國旗,那就表示他可能還活著,我們也能比較放心。』」 「張老旺爺爺37歲那一年父親去世。在整理父親遺物時,張老 旺翻找到當年母親縫製的旗子。『我那時候看到旗子就變得非常激動, 再加上當時父親過世的情緒,我就決定要開始掛國旗,一直掛,直到 換我離開那一刻為止。』」 「看完了故事,你是否也想去看看那揉合張老旺爺爺對父母的思 念的國旗屋?在國旗屋吃碗米干,一起感受張老旺爺爺的鄉愁吧!」 (圖片來源:桃園市政府新聞處) ◆ 龍岡米干以在來米手工製成,令人垂涎三尺,是深 具特色的美食 (照片來源:南勢國小) ◆ 國旗屋位於忠貞市場內,店面裡外都是國旗,非常耀眼 39

(五)龍岡清真寺:綠色的伊斯蘭教? 「那棟綠色的建築是什麼?」 「熱鬧的忠貞市場巷弄,有一座碧綠色的建築物隱身其中,那是 『龍岡清真寺』」。 「這裡有著昔日來自雲南與泰緬邊境的眷村居民,約於1950年 代中期撤退來台,其中不少信奉伊斯蘭的穆斯林,一方面希望能夠擁 有固定實行禮拜聚會的宗教活動場所,又有感於台北清真寺較遠而無 法時常北上念經禮拜,而有了興建清真寺的構想。」 「當時透過回教協會的協助募捐,終於在民國53年創立了這座 伊斯蘭教的信仰中心─清真寺,在民國78年重新整修後,也讓寺貌 得以維持至今,而成為桃竹苗地區信奉伊斯蘭教的信仰中心。」 「全臺目前共有十一座清真寺,『龍岡清真寺』是歷史悠久的清 真寺。」 「這座占地近四百坪可容納一百五十餘人的教堂,室內包含了教 長室、辦公室、接待室、念經 室,以及男女分設的禮拜殿 等。」 「為什麼建築物是綠色為 主呢?」 「雖然外觀沒有太多的裝 飾,但選用象徵自由的綠色作 為主要色彩,充分表現穆斯林 愛好和平的特性。」 (圖片來源:桃園市政府新聞處) ◆ 龍岡清真寺是臺灣少數歷史悠久的清真寺 40 第三章 一日走讀

(六)忠貞市場:各國美食在忠貞市場都能吃到? 「這些包裝都是我看不懂的文字耶!」 「早期國軍及眷屬因異鄉生活而在自家門口販賣家鄉美食,漸漸 的店家範圍擴大,在民國 60 年代,忠貞市場正式出現。」 「活力四射的忠貞市場是美食家的天堂,除了各式各樣的生鮮攤 位外,還有販賣不同美食的小吃攤位。」 「忠貞市場內有雲南、緬甸及泰國的異國飲食小吃,且鄰近龍岡 清真寺等異國風格建物,政府將其規劃為特色商圈發展。」 「每年四月分還會舉辦龍岡米干節喔!」 「有機會帶朋友一起來市場漫遊,你可以體驗臺灣傳統的小吃和 異國特色美食,並感受當地的異國風情吧!」 (圖片來源:桃園市政府新聞處) ◆ 龍岡米干節不只推出特色美食,也讓民眾感受異域風情 41

第 四 章 秘境探奇 42

平鎮,這處充滿田園、歷史的好地方,除了前面章節 介紹的景點外,當然也少不了一些隱藏在我們生活周遭, 偶爾經過卻不曾刻意停留的秘境,也很令人留連忘返,值 得我們探訪尋奇。 以下幾個好地方,在平鎮長大的你我是否曾經造訪過 呢?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趟秘境探奇吧! 43

「瓦窯湖在安平鎮耶!跟臺南安平古堡有關係嗎?」 「不是喔!1895年,客家義民軍,由胡嘉猶、黃娘盛、八郎君 等領軍,在瓦窯湖一帶對抗日軍,被稱為安平鎮戰役,很多人看到安 平鎮以為是臺南安平,其實桃園平鎮舊稱就叫安平鎮,真正地點是在 桃園,這裡也有紀念胡嘉猷豎立的抗日紀念碑,旁邊還有忠義亭,記 錄這段英勇犧牲的故事。」 「為什麼要叫做瓦窯湖呢?」 「平鎮的瓦窯湖,淵源來自過去盛產上好黑黏土,當地人拿來製 作屋瓦,被大量開採後形成大窟窿,積水後成池塘,為灌溉鎮興里農 田之水源。」 瓦窯湖 1 蓋房子的祕密在水裡? (圖片來源:南勢國小) ◆ 開採黏土後積水形成的瓦窯湖,長滿水生植物,綠意盎然 44 第四章 秘境探奇

「你知道嗎?我們現在腳下走過的路也正是乙未抗爭時的戰爭路 線喔!」 「光緒二十一年乙未歲(1895年)台灣因馬關條約割日,日人 犯台,台灣同胞成立「民主國」相抗之,胡嘉猷不落人後,亦組義勇 軍響應額,隨時準備投入戰場。是年閏五月六日(日明治六月二十八 日),日軍近衛師團步兵第一聯隊之三木一大隊,從中壢攻安平鎮(今 平鎮鄉);胡嘉猷及黃娘盛等,各率所部拒於老頭岡。」 「1895年,桃園平鎮的客家義民軍,由胡嘉猷、黃娘盛、八郎 君等領軍,在瓦窯湖一帶對抗日軍(即現平鎮區鎮興里新光路四段 360巷69弄內),經三場戰役後,逃至平鎮轉戰龍潭,現今的龍潭 七十三公廟,便是紀念當時戰死的義民。」 「胡嘉猷他究竟是何方神聖呢?好英勇啊!」 「胡嘉猷,又名阿錦,號甫臣,父親名珠光,籍廣東梅縣,道光 年間隨軍來臺,並在臺成家,從事銅匠業,定居在新竹城,胡嘉猷是 他第三個兒子。」 「當年,胡嘉猷不願服從日本統治,將槍械彈藥集中至安平鎮虎 頭岡山下的民宅,率義勇軍抗日,此戰役在臺灣史上稱為『安平鎮之 役』。」 「好想再多聽聽過程的故事呀!你可以多說說嗎?」 胡嘉猷抗日紀念碑 2 戰爭在我們的生活中? 45

「不久,日軍的主力部隊開抵,義軍戰事轉逆,胡嘉猷退守竹圍 內下厝;日攻不下,尋退。」 「過二天,日軍調用礮兵再攻,彈火熾烈; 胡嘉猷則僅能以舊式大礮來還擊,沉著奮戰,日軍 依然攻不下;那個時候,由於水井被毀,飲水問題 嚴重,胡嘉猷不得已祇好退到龍潭陂(今之桃園縣 境)。在這場戰役中,前後鏖戰足足二天,日軍死 傷四十餘人,而義軍僅傷亡十餘人。」 「後來,臺北各地義軍相約在除夕那天共同進攻臺北城,並推胡 嘉猷為總指揮;約定同時發難,直圍臺北城,但因日軍的壘堅器利, 最後還是敗陣下來;而日軍的後援部隊開抵後,義軍的圍城才被解除。」 「胡嘉猷見大勢已去,才潛回廣東原籍。1916年密渡來臺,假 參觀之名義,欲行再發難之實;不過,消息走漏,被日本人所悉,下 令嚴緝;胡嘉猷倉皇中由鹿港返回故里。1920年十二月過世。得年 八十有二。」 (圖片來源:南勢國小) (圖片來源:南勢國小) ◆ 紀念在安平鎮之役率領客家先民的「胡嘉 猷乙未抗日紀念碑」,以及旁邊建立的一 座「忠義亭」 ◆ 忠義亭外有胡氏後人紀念血戰保家的對 聯,亭內有解說安平鎮之役的導覽牌 釋義:礮-「砲」的異體字。 「礮」的原始意義是古代用 來攻戰的機石,屬於一種攻 擊武 器,創始於范蠡,意指 駕著戰車以機器發送石頭, 攻擊敵人;「砲」與「礮」 通用,指兵器。 46 第四章 秘境探奇

「這個字怎麼唸呀?」 「來來來!我教你!這叫做鑊(ㄏ ㄨ ˋ)篤(ㄉㄨ ˇ)。」 「鑊篤陂塘生態公園名稱中的鑊篤 源自於客家話發音『WO dǔ』,意思 是鍋底,而陂(ㄆ一ˊ)塘(亦寫為埤 塘)的外觀像一個很大的鍋子或碗公,鎮興里這裡居住大量的客家族 群,所以將此新公園結合客語發音,命名為鑊篤陂塘生態公園,也簡 稱為鑊篤公園。」 「標示牌上好多魚和鳥呢!」 「這裡原為石門農田水利會的埤塘,承租給養魚業者做收費釣魚 使用的南勢釣魚池,後來桃園市政府與農田水利會、北區水資源局及 國有財產署協調,取得用地後,打造成現在的鑊篤陂塘生態公園。」 「植物也很豐富喔!主要的喬木包含落羽松、桐花、櫻花、臺灣 欒樹、榕樹、龍柏、鳳凰木。」 「好多人都來這裡玩耶!這裡的設施包含親子共融遊樂設施、地 景溜滑梯、白沙沙坑、沖腳水龍頭、休憩座椅、石門大圳沿線步道、 環湖步道、生態池植物介紹以及管理室等設施,無廁所及停車場,設 施非常齊全!」 鑊篤陂塘生態公園 3 用大碗公裝的湖泊? (圖片來源:桃園市政府新聞處) (圖片來源:桃園市政府新聞處) ◆ 鑊篤陂塘生態公園是環湖休憩生態的新 地標,周邊設置環湖步道供大眾遊玩 ◆ 大型地景溜滑梯及複合式攀爬網是利用 環湖步道旁的高低差設置,創造樹林間 有趣的遊戲區 47

第 五 章 考 八庄的 驗 APP 48 八庄的考驗QR Code

平鎮不僅有豐富的歷史文化,也有許多自然生態和人 文風情,走讀平鎮的各項景點及秘境,你是不是對自己家 的美麗和多元有了更深刻的感受呢? 在這個章節中,讓我們好好回顧一下平鎮的特色,努 力成為八庄勇士!甚至是八庄博士! 八庄的考驗 49

一、 關卡說明: (一)關卡一-散落的帕佐: 各位「八庄見習生」你們好,恭喜你來到了「八庄考驗」關卡! 平鎮區今日的地域範圍,於清朝時期、日據時期實施「街庄」制度行 政區域的八保庄-安平鎮庄、雙連坡庄、宋屋庄、北勢庄、南勢庄、 山仔頂庄、東勢庄、社仔庄,大致確立而來。 聽說,現在遺落的祕密埋藏在平鎮的角落裡,需要有智慧、有行動力 的勇者出馬,我們邀請你!加入挑戰! 接下來將會有四大拼圖的挑戰: 1. 請點擊 1 個拼圖,進入拼圖挑戰,回答完 1 題考驗,可獲得 1 枚金 幣,獲得 3 枚金幣則可以獲得 1 幀「八庄勇者」證書。 完成 4 個拼圖考驗,蒐集到 4 張「八庄勇者」證書則可兌換 1 幀「八 庄智者」證書。 50 第五章 八庄的考驗

二、遊戲說明: 1. 重新導覽全區內容: (二)關卡二-文化交手: 淵遠的歷史,文化的累積,你我生長於此。此關卡將進行對戰,進入 遊戲等待其他勇者進入,每場對戰需使用4枚金幣,最快答題正確的 智者可贏得對方 4 枚金幣,亦即代表獲得此戰勝利。 累積 50 枚金幣的智者,便可以兌換 1 幀「八庄博士」獎狀。 51

(1)水靈之境 (2)拾穗之境 52 第五章 八庄的考驗

(3)異域之境 (4)遺衛之境 53

Q3.平鎮農會的酸菜是源自於哪一個族群的文化? A、客家人 B、原住民 C、新住民 Q2. 守護一方土地的「土地公」,客家人又稱之為何呢? A、聖誕老公公 B、叔公 C、伯公 Q3.早期平鎮屬臺地地形,地高水低,因溪水不足,引水入圳,因此 成八字圳,請問,八字圳是哪由兩條溪匯流而成的呢? A、老街溪、大坑缺溪 B、大漢溪、埔心溪 C、南崁溪、新街溪 三、散落的帕佐-題目 Q1.「石駁」的主要用途為何? A、步道用的石階 B、客家早期所用的擋土與護坡工法 C、用碎石子鋪在地面上,比較好走 Q1. 下列何者不是自然農法防治病蟲害使用的方法? A、釋放捕食性昆蟲(如:草蛉、果實蠅寄生蜂 .. 等) B、噴灑辣椒水 C、使用殺蟲劑 Q2.我們平常喝的豆漿含有豐富的什麼成分?是人類平日所需的營養素。 A、脂肪 B、蛋白質 C、纖維素 1.水靈之境: 2.拾穗之境: 正確答案:BCACBA 54 第五章 八庄的考驗

Q1. 龍岡有一座特色的清真寺,請問這是什麼宗教的聚會場所? A、基督教 B、天主教 C、伊斯蘭教 Q1.過嶺支渠步道一共有四條,分別用不同的花名來命名,請問哪一 條不是? A、仙丹花 B、櫻花 C、桃花 Q2.義民廟的建立是為了紀念客家義勇軍,請問當時是為了抵抗哪個 民亂事件? A、林爽文事件 B、朱一貴事件 C、戴潮春事件 Q3.1895乙未保台紀念公園內的乙未之環以哪一種概念,作為設計 意象? A、圓 B、方 C、三角 Q2.「米干」是用什麼做的呢? A、在來米 B、糯米 C、豆干 Q3. 下列哪一個地點不是異域故事館所指的異域金三角? A、緬甸 B、越南 C、泰國 3.異域之境: 4.遺衛之境: 正確答案:CABCAA 55

RkJQdWJsaXNoZXIy MTYzM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