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公的正式名稱是「福德正神」,臺語稱為「土地公」,客語 稱為「伯公」。土地公廟是全臺灣數量最多的廟宇,「田頭田尾土地公」 的諺語其來有自。土地公往往伴隨著先民墾殖的足跡移動,只要是移 民所到之處,都可以在田頭水尾、街頭巷尾、庄前庄後、河流沿岸、 家宅墳地,看到先民樹立各種式樣的土地公廟。從最簡單的單顆石塊、 石板到由三塊石頭湊成的三粒石;到質樸建材構造的小祠,以及金碧 輝煌、華麗廟宇造型的土地公廟,都是居民崇敬土地公保佑居民出入 平安的表現。 緊臨福德祠的還有紅磚拱橋-鎮南橋,以及水岸公園,水岸公園 有許多「小鎮南橋」的石椅可供休息,並可取景與鎮南橋合照唷! (三)鴉片菸潭:專門放菸的湖泊? 「菸潭?那是什麼地方?」 「其實鴉片菸潭是大坑缺溪其 中一個潭。」 「老街溪上游的大坑缺溪共計 有伯公潭、上潭、下潭、薑母潭、 鴉片菸潭,雖然字面上為潭,但其 實大坑缺溪中較平緩的水面就可稱 之為潭。」 「鴉片菸潭是早期地方望族的後代吸食鴉片,導致一敗塗地,最 後跳溪自盡,故後人稱之此區為鴉片菸潭,對後人有警惕之作用。」 位於鎮庸路鴉片菸潭旁亦有一棵約八十年左右的樟樹,樟樹位於 蜿蜒道路的端點,是此區路徑上的重要標的,近年也有護樹團體以攀 樹的方式協助修枝老樹,並在此教導居民如何正確的攀樹及老樹修枝。 (圖片來源:南勢國小) ◆ 鴉片菸潭旁邊有解說牌,讓遊客了解此地的歷史 29
RkJQdWJsaXNoZXIy MTYzM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