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梅構造就是楊梅斷層,又稱湖口 斷層,由平鎮東方向西南西延伸至老湖 口,由南北兩條斷層及中間的地塹所組 成,北側沿伯公岡臺地的斷崖約高50 公尺,南側沿湖口臺地斷崖約高57公 尺。高速公路沿兩斷層間較低的地塹開 闢,車行至埔心,楊梅至湖口,左右兩 側的崖就是斷層崖。 斷層帶穿越 清康熙時就有移民進入楊梅壢,至乾隆年間大規模開發。民國9年時改為 楊梅庄,光復後改為楊梅鎮,而後於民國99年6月突破15萬人達到升市門檻, 奉核於 99 年 8 月 1 日改制為楊梅市,103 年 12 月 25 日改制為楊梅區。 自古以來,楊梅一直都是北臺灣的交通要衝,鐵公路交通均十分便利,光緒 十八年六月(1892 年 7 月),鐵路已從桃仔園延伸到今天的中壢與楊梅,並隨 即通車使用。1929年,鐵路改道並鋪設複線,於是便將楊梅車站往北遷移到現 在的新街。 交通則有縱貫公路、縱貫鐵路、中山高速公路等貫穿本區,楊梅交流道與幼 獅交流道分設在鐵路兩旁,又有楊梅、埔心、富岡、新富等 4 個火車站,交通極 為便利,東西向快速道路及五楊高架交流道建成後,交通更為便捷。 發展史 9 ◆ 楊梅斷層,又名湖口斷層,在楊梅谷地與湖口臺地間 形成明顯的線狀崖 (圖片來源:經濟部地質調查及礦業管理中心) 湖口 楊梅 湖 口 斷 層
RkJQdWJsaXNoZXIy MTYzM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