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市推動國民小學在地學課程教材 蘆竹區

蘆間秘境,古厝百年傳 逐風踏春,體驗農遊慢 活趣 蘆風清景 茶香悠悠 蘆竹 區 桃 園 市推 動 國 民小 學在 地 學 課程 教 材 蘆竹 區 走 竹 桃園市推動國民小學 在地學課程教材

目錄 ● 市長的話 2 ● 局長的話 4 ● 第一章 蘆竹概覽 6 ● 第二章 半天走讀 14 ● 第三章 一日走讀 26 ● 第四章 秘境探奇 38 ● 第五章 回首蘆竹 46 桃園市推動國民小學 在地學課程教材網站 http://tlc.tyc.edu.tw 本印刷品使用環保油墨印製, 採用符合 FSC 環保紙印製。 走 竹 言士四貝 一 蘆風清景 茶香悠悠 蘆竹 區

2 深耕在地、深度走讀、深化共感、放眼國際 桃園市是個友善且人口快速成長的青春之都, 雖然以連綿不斷的台地為主,但可貴的是仍擁有壯 闊遼遠的山海地景,舉目所及在河川、海岸處的瑰 麗自然、生態環境更令人心神嚮往;在232萬人的 大家庭裡,更孕育著多元的族群融合、豐沛的特色 場館與雋永的文化活動,因此,桃園實為自然景觀、 新舊文化並陳的都市,13個行政區各有特色,建構 出「桃仔園」獨有的自然與人文底蘊。 112 學年度為落實本市「重地方」的教育政策, 並延伸傳統的靜態紙本閱讀體驗,特以「閱讀家鄉, 以書帶路」為理念,以「行動性」為原則研纂「讀 桃園」在地學課程套書,深化各區教材內容落實「有 目標的走讀」,逐步引導桃園囝仔打開自己的五官 六感探索家鄉環境,關懷在地歷史文化,展現社會 參與之核心素養。 讀桃園

3 2015年,聯合國宣布「2030永續發展目標」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SDGs包 含17項核心目標,指引全球共同努力、邁向永續。 然而「讀桃園」在地學課程正提供一個落實 SDGs 的 絕佳契機,藉由各種「以學生為中心」的探索式、 參與式教學策略與學習任務,引導學生以實地體驗 來建構知識,也深化課堂所學與情境脈絡的連結, 使其對所學有所知、有所感、有所用。更期許學生 透過體驗學習,在了解桃園這塊土地風土民情之時, 打開創意、善意的眼睛,逐步形塑問題意識並實踐 對環境良善的公民行動。 走出校園、走入社區,當學習的範疇不受限, 桃園囝仔的視野亦將大無限,透過桃園在地學課程 引領學生深諳「在地自然、文化價值」,祈盼因其 獨特且迷人的特質,成為「走向國際」的世界公民, 讓世界品味桃園的活力與幸福感,實現深耕在地、 放眼國際的教育目標。 市長

4 閱讀在地,品味家鄉,體現文化共感 隨著臺灣本土意識的覺醒,開始意識到本土教 育及在地化課程的重要性,環境是個天然的大教室, 人人都有機會向它學習且處處皆可學習。在地化課 程是多元文化教育的其中一環,它承載著學生與臺 灣這片土地情感連結的重要課題。當學生從家鄉自 然景觀、人文場域與文化風俗出發,透過在地經驗 與國際議題激盪出共感體驗,不僅能傳遞在地的風 俗民情,亦可讓有意義的學習經驗轉化為與世界接 軌的學習基石。 閱讀是所有學習的基礎,身處在21世紀知識社 會,閱讀不在侷限於「靜態」活動,「走讀」亦將 提供讀者驗證知識與情境的機會。桃園市除了擁有 得天獨厚的地景生態環境外,更因為多元的族群組 成,造就出豐富的人文場域與文化活動,形成13個 行政區別具特色的人文資源。112 學年度特以「閱讀 在地」為主軸,規劃各區遊學路線,不僅串聯各行 政區著名自然、人文地景學習場域外,更結合特色 場館專業導覽解說資源及學校校本特色課程,建構 點線面走讀學習網絡,如以「生命樹」為設計概念,

5 結合桃園區在地環境特色與環保節能理念,打造的全國面 積最大綠建築圖書館—「桃園市立圖書館總館」;桃園是 臺灣的客家第一庄,也是臺灣客家文化振興重要的故鄉, 於平鎮區成立的「1895乙未保台紀念公園」,為深具歷 史意涵的乙未戰役留下更多紀錄;「牽罟」是新屋區客家 先民所發展出來的捕魚方式,代表了團隊合作和利益共享 的重要價值觀,牽罟文化館展示了許多牽罟的歷史照片與 文物,傳達「海客源遠來,里海永相傳」的精神。此外, 教材成果更將特色學習路線以影片方式呈現,依據行政區 特色設定走讀主題,從學生角度出發,拍攝課程導覽影片 以觸發對學習的想望與興趣。 感謝諮詢委員許民陽教授的專業指導,南崁國小黃從 孝校長統籌所有編輯事務,以及13個行政區中心學校校 長及團隊用心編撰,完成13冊精彩教材文本,系統性呈 現本市代表性自然與人文場域,豐厚本市在地學課程內 涵,讓桃園囝仔能「知在地、識在地、傳在地」,進而積 累在地文化底蘊,形塑全球責任感。 教育局長

第 一 章 蘆竹概覽 蘆竹~以前是竹林嗎?蘆竹區以 前舊稱是「蘆竹厝」,臺語「厝」指 房屋,早期先民在此蓋屋成厝,由於 位處「蘆竹」繁茂之地,故以此植物 為地名,民國9年刪去「厝」改為「蘆 竹庄」,民國35年,改為「蘆竹鄉」。 民國 103 年改為「蘆竹市」,同年年 底改為「蘆竹區」。 6

隨著時光的流逝,蘆竹的名字歷久彌新,它不僅是當 地人對土地和生活的情感凝聚,更承載著豐富的人文歷史 和自然景觀。讓我們一同探索蘆竹區的翠綠青山、碧波蕩 漾的海岸線,以及廣袤的田野風光吧! 7

蘆竹真的是一種竹子嗎? 其實不是喔!「蘆竹」並非竹, 它屬禾本科,生於溼地或淺水中, 為多年生草木,葉細長且尖,莖中 空,高數尺至丈餘,莖可編蓋房屋, 稈可製管樂器的簧片,長得又高又 瘦,看起來像蘆葦,卻也不是蘆葦, 蘆竹的花絮比蘆葦長而大,桿比蘆 葦高,如果把葉子都去除,看起來 真的很像竹子,但是,它真的不是 竹子喔! 時光流轉,蘆竹的名字傳承至 今,不只凝聚了當地人對土地及生活 的情感與祝福,也蘊含豐富的人文歷 史及自然景觀,讓我們共同來認識蘆 竹區的青山碧海綠野好風光! 第一章 新屋概覽 ◆ 工商發達後,蘆竹已極少見,此為蘆竹國小校內觀 賞用蘆竹 蘆竹地形與特產 蘆竹區的地形就像是個大大的斜坡,從東北那頭向西南一點一滴 的傾斜,東北部分,原本為林口臺地的一部分,地勢平坦,長久以來, 由於南崁溪支流和其他小河不斷的將臺地侵蝕,就形成現今的許多小 山谷地形,讓原本平坦的臺地變成現在的丘陵地形;西南這一邊則是 一望無際的農地,這部分屬於桃園臺地,地勢平坦遼闊,埤塘遍布, 非常適合農作物生長,所以這裡是農田的寶地。 (圖片來源:蘆竹國小) 8 第一章 蘆竹概覽

◆ 蘆竹唯一的產茶區位於坑子,其生產的茶葉,茶香清新脫俗、 甘醇生津,故被前總統李登輝命名「蘆峰烏龍茶」 ◆ 新星製茶場是蘆竹區蘆峰烏龍茶產製場所之ㄧ 蘆竹區的地勢從丘陵到臺地,每一塊土地都有著自己的故事,也 直接影響當地的經濟發展及農作物的種類。由於地形及氣候的關係, 使得各種農產品在這片土地應運而生,在坑子的丘陵山區一帶盛產茶 葉,自日治時期就開始產茶,原先以生產外銷綠茶為主,由於外銷茶 價低落,後來紛紛改種優良茶樹並生產包種茶與烏龍茶。前總統李登 輝曾在品嘗後盛讚本地所產的茶,茶香清新脫俗、甘醇生津,正式命 名「蘆峰烏龍茶」。 (圖片來源:桃園市政府觀光旅遊局) (圖片來源:坑子溪休閒農業區) 9

此外,蘆竹區大約有一百餘公頃土地種植「綠竹筍」,每年六月 都會舉辦綠竹筍嘉年華及竹筍料理大賽,吸引不少人潮,「綠竹筍」 和「蘆峰茶」成為蘆竹區知名的特產。大竹地區種植季節性草花,是 草花生產批發大本營,在整個臺灣的草花佔有率是名列前茅,有草花 王國美譽。 除此之外,蘆竹區也像一個超級交通中心,高鐵桃園站、桃園國 際機場都在附近,又有三個交流道在本區交會,讓蘆竹區不只在國際 航空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貨運來往方面也佔有極重要的地位,無論 是人流還是物流,都在這片土地上密切往來,形成了繁華的交流舞台。 (圖片來源:交通部公路局北區養護工程分局) ◆ 蘆竹區擁有三個交流道且鄰近高鐵、機場,交通便利,人流貨物往來頻繁 10 第一章 蘆竹概覽

融合多元特色, 展現山林之美 蘆竹區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郊野公園和步道網絡遍布其間,讓 遊客能夠近距離接觸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妙。不管是五酒桶山、大 古山或是羊稠森林步道,都可以呼吸新鮮的空氣,欣賞郁郁蔥蔥的綠 意,感受大自然的恩賜,還可以遠眺美麗桃園並欣賞飛機起落的美景。 悠遊漫步在田間小徑,更能感受草花王國的勝景,在繽紛絢爛的花海 中,彷彿置身於夢幻世界,讓人陶醉其中。 (圖片來源:蘆竹國小) ◆ 蘆竹區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像是其中的大古山登山步道公園,綠意盎然充滿美麗的花卉 工廠與農場深度之旅, 體驗匠心獨具巧思 蘆竹區的觀光工廠聞名遐邇,也是時下最新打卡景點,例如卡司 ●蒂菈觀光工廠、義美觀光工廠見學館、源鮮智慧農場、是誠陶笛彩繪 部落等。參觀觀光工廠,不只了解當地產業特色,還可以欣賞到匠心 獨具的製作過程,行程安排DIY體驗,學習製作產品,感受原料到成 品的製作不易,珍惜這片土地珍貴的資源。 11

此外,蘆竹區還有不少農場和茶廠分散在鄉間,遊 客們可以遠離城市的喧囂,走進這些綠意盎然的農場,親 身參與農作活動,徜徉在果園、菜園間,感受泥土的觸 感,親自採摘新鮮的農產品。此外還能參觀茶廠,了解茶 葉的種植與製程,品嘗細緻的茶香,感受茶文化的博大精 深。這些富有農村風情的經歷,讓遊客可以深刻感受到大 自然的恩賜和農耕文化的傳承。 ◆ 蘆竹區擁有豐富多元的觀光工廠,適合假日大小朋友前來遊玩,此圖為卡司‧蒂菈觀 光工廠的導覽員正在導覽 (圖片來源:双源魚菜蚯共生農場) (圖片來源:蘆竹國小) ◆ 蘆竹區還有不少農場,可以深刻體驗 大自然和農耕文化 12 第一章 蘆竹概覽

探索歷史足跡, 感受文化底蘊 蘆竹區也是個充滿歷史文化底蘊的地方,古蹟文化景點如五福 宮、德馨堂、土埆厝、蘆竹大夫第等,見證著蘆竹地區的發展。人們 可以漫步蘆竹,去參觀古蹟,欣賞建築藝術之美,了解當地民俗信仰 和傳統文化;走訪古厝,感受每一塊土地上的磚頭、木紋、雕刻、繪 畫等,訴說當地綿長的歷史故事和深厚的文化底蘊。 多元體驗之旅, 蘆竹等您發現 無論是喜愛大自然的探險家,尋找歷史文化的愛好者,還是喜歡 品嘗美食的美食家,到蘆竹區都能有一個難忘的旅遊體驗。來到蘆竹, 品味融合自然、工藝、文化、歷史的魅力所在,體驗多元化的旅程, 留下難忘的回憶。蘆竹區等您來發現,展開一段豐富多彩的旅程! ◆ 擁有百年歷史的德馨堂為閩南式傳統民居 (圖片來源:蘆竹國小) 13

第 二 章 半天走讀 蘆竹區發展快速,交通便捷,人口順勢成長,產業多 元豐富。依傍林口臺地區域,因地勢較高,發展出茶業文 化、高爾夫球場與多條森林步道,是許多喜愛休閒的人群 常常到訪的後花園。 14

隨著企業移入、產業發展,可以窺見蘆竹從農業社會 到多元經濟的發展軌跡,讓我們一起探訪蘆竹之美吧! 15

16 第二章 半天走讀 悠閒樂活 1 蘆竹南天宮 五酒桶山步道 (一)蘆竹南天宮 南天宮本是一間私人捐地興建的小廟,主祀天上聖母「媽祖」, 隨著南崁地區的繁榮興盛,經過數十年經營,信眾越來越多,香火鼎 盛,已經成為莊嚴宏偉的大廟。廟後就是五酒桶山森林步道入口,平 六 六 福 福 路 路 巷 巷 252 252 五酒桶步道 蘆竹南天宮 五酒桶山步道 五 酒 桶 步 道

17 常就是許多人運動休閒的好去處,每逢假日,更是擠滿人潮,這裡除 了前來參拜的信眾,更有不少爬山健行的人群。廟前擁有絕佳的視野, 可以俯瞰南崁市街,廣場經常會有小販販售自家栽種的蔬果小吃,讓 這裡成為假日休閒健身、親子同遊的好去處。 (二)五酒桶山步道 五酒桶山名的由來,有一 說法是明鄭時期,移居於此的蔡 光省先生和他的五個孩子酒量極 好,一次總是豪飲一桶酒,所以 稱為「五酒桶」。當年武松喝了 「三碗不過崗」的好酒上山打老 虎,來到五酒桶山爬山健行,不 必喝酒也不必打老虎,是不是很 有趣呢! (圖片來源:桃園市政府觀光旅遊局) (圖片來源:蘆竹國小) ◆ 南天宮後方就是五酒桶山森林步道入口,信眾除了可以來此拜拜保平安外,還可順路走 步道強健身體 ◆ 五酒桶山步道沿途生態環境豐富

(圖片來源:桃園市政府觀光旅遊局) ◆ 走在五酒桶山步道,沿途不時可見酒甕堆疊的造景 (圖片來源:黃龍榜) ◆ 還可以來到崙頭福德祠,一窺廟中廟的特殊建築 18 第二章 半天走讀 步道全程約4公里,有多個登山入口。如果從南天宮登山口進入, 首先映入眼簾是 100 多階的寬闊石階,經過春秋亭,會抵達南崁山, 絕佳視野將臺灣海峽、國際機場盡收眼底。若走六福步道,一樣都可 抵達五酒桶山,走過忘憂亭後,就會看到五個酒甕堆疊的造景,以及 休憩平台佇立著的觀音神像,繼續往前,可到知性古道接福德古道, 也可到坡度較大的海山之路和環山步道,兩條步道相交於崙頭福德祠, 這間土地公廟是由一個新穎的外廟包裹著一個較小的舊廟,所呈現的 特殊建築,若來到這可一窺「廟中廟」的特殊奇景。登上步道爬上全 程海拔最高的山鼻山,還可欣賞秋日芒花。五酒桶山沿途生態環境豐 富,處處都是驚喜,走一趟,不僅休閒健身,若能搭配生態導覽,更 能讓活動效果加乘,收穫滿滿。

19 知性之旅 2 羊稠森林步道 南崁兒童藝術村 (一)羊稠森林步道 羊稠森林步道全長約3.3公里,大致平緩好走,登山入口起點位 於張榮發基金會文物館旁。羊稠巷上行約 100 公尺,可抵達登山口, 經過寬敞的土石路徑前行約100公尺後,就是好漢坡,那裡有215 個階梯可以挑戰自己的心肺能力;也可繞行右邊岔路,緩步走輕鬆路 大 坑 溪 吉 林 路 中山北路 羊稠巷 羊稠森林步道 南崁兒童藝術村 羊稠 街 中 山路 南崁 頂 圳

20 第二章 半天走讀 線,兩條路線均上七分山,山上還另外設有簡易健身設施。繼續走 200公尺到八分山,高壓電塔聳立的地方即是八分山頂。再往前行過 九分山登觀景臺,可欣賞高鐵穿越隧道,機場飛機起降,更遠處還有 船隻行駛在臺灣海峽,陸海空美景盡收眼底,令人身心舒暢。走到羊 稠山頂還可觀賞高鐵和高速公路交會而過,繼續前行可抵甲蟲生態區, 每年六月的甲蟲季節生態園區都會吸引不少遊客到訪,最終步道終點 就會走到六福路登山口。 (圖片來源:桃園市政府觀光旅遊局) (圖片來源:桃園市蘆竹區羊稠社區發展協會) ◆ 登上觀景臺遠眺,視野遼闊,美景一覽無遺 ◆ 羊稠森林步道途經好幾座山,路途自然資源豐富,幸運的話還能看到臺灣藍鵲跟甲蟲喔

21 羊稠森林步道擁有豐富的生態自然景觀,若遊客在傍晚時分走在 步道上,運氣好的話,還能看見臺灣藍鵲歸巢喔!如此豐富的生態環 境,讓這裡成為南崁人最喜歡的健行步道之一,而且這裡還有導覽介 紹的申請,建議來訪的遊客不妨事前申請,讓走讀活動更加豐富精采。 (二)南崁兒童藝術村 南崁兒童藝術村原是北區兒童之家的員工宿舍,後經公告為歷史 建築予以保留,民國107年以民間營運方式委託經營,於民國108 年啟用。所有設施及活動秉持四大元素-親子、藝術、學習、美食, 讓到訪藝術村的親子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區域,透過親子文藝體驗, 老建築可以有新生命。 南崁兒童藝術村不僅是文創園區,更希望成為桃園兒童藝文活動 的整合平台,讓所有來訪的親子享受寓教於樂的服務,是藝術村的經 營目標。藝術村結合多個在地文藝團體,同時有多樣的駐村商店、教 室。在這裡,可以輕鬆悠遊於藝術村的繽紛世界裡! (圖片來源:桃園市政府觀光旅遊局) ◆ 南崁兒童藝術村由原本的員工宿舍,改建成充滿趣味的文創園區

22 第二章 半天走讀 企業探尋 3 卡司.蒂菈樂園 手作 DIY 以蛋糕起家的金格觀 光工廠,擁有一個夢幻的名 字-卡司.蒂菈樂園。在園 區裡,可以看到最完整的長 崎蛋糕製作過程,還可以動 手體驗好吃又好玩的DIY課 程,享受輕鬆悠閒的時光。 (午餐) 大 竹 北 路 宏 昌 街 宏 昌 街 光 華 街 卡司.蒂菈樂園 (圖片來源:桃園市政府觀光旅遊局) (圖片來源:卡司.蒂菈樂園) ◆ 三顆蛋形裝置是可以同樂互動的體驗空間 ◆ 工廠內有招牌長崎脆餅小 屋 DIY 課程可以報名參加

23 民國103年設立的卡司.蒂菈樂 園,建築物是由日本丹下頂尖建築團隊 設計規劃,外貌像極了年輪蛋糕。園區 內採太陽能發電,也將廢熱及雨水回收 再利用,是一座綠能建築。三層樓的室 內規劃,結合了工廠產製、親子體驗及 輕食餐飲、伴手禮商品區,是集見學、 手作與身心紓壓的好地方。完成室內見 學活動,也可以到戶外生態園及農舍區 走走,認識古早農具及體會早期農夫耕 作的辛勞。 ◆ 樂園內可以參觀蛋糕的製作過程,還能自己動 手DIY唷 樂水悅聲 4 桃園北區水資源回收中心 是誠陶瓷彩色部落 大 南 青 路 華 北 街 桃園北區水資源回收中心 是誠陶瓷彩色部落 (圖片來源:蘆竹國小) 富 華 路 二段

(圖片來源:桃園北區水資源回收中心) ◆ 污水處理流程 ◆ 以水資源回收主題公園為概念進行設計(圖片來源:桃園市政府水務局) 24 第二章 半天走讀 (一)桃園北區水資源回收中心 桃園北區水資源回收中心於民國 107 年取得環教場所認證,為桃 園市第一座水資源中心通過認證的場所,中心本著「創新」、「多元」、 「永續」、「共生」的理念,致力「綠色環保」、「循環經濟」及「關 懷社區」,希望建構一個人文、生態、藝術、科技與教育五大功能的 水資源回收中心。透過中心的導覽解說,可以完整認識廢水回收再利 用的過程,是非常具有教育意義的環教場所。 ◆ 回收中心保有處理回收水資源功能,還能供民眾參觀教學(圖片來源:桃園市政府水務局)

25 (二)是誠陶瓷彩色部落 是誠陶瓷彩色部落 原是製作陶笛的工廠, 民國111年起開辦彩繪 部落,結合導覽、參觀 和體驗活動,帶領大小 朋友認識陶製工藝,還 可以DIY彩繪專屬陶瓷 作品回家。 工廠外觀以巨大黃色 小鴨、藍色潛艇與黃色小 貓等做造型,非常吸睛又 好找。不過參觀工廠需事先預約,以利工廠做體驗活動的安排,活動 內容包含工廠導覽、認識陶瓷製作流程、灌漿體驗與陶瓷DIY彩繪, 非常適合班級戶外教育。 (圖片來源:是誠陶笛) ◆ 是誠陶瓷結合導覽與 DIY,讓小朋友認識陶瓷的同 時也能體驗動手做的樂趣

蘆竹區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其工商 業蓬勃發展,更蘊藏著眾多歷史古蹟。走 讀蘆竹,彷彿踏上一場歷史文化的探險之 旅。這裡歷史悠久,每一處古蹟都承載著 濃厚的歷史氛圍,等待著我們來一一探索。 第 三 章 一日走讀 26

遊客來到這裡不妨品嘗在地美食,順便認識在地農特 產品,不僅能夠感受到當地農民的勤勞和熱情,還能夠深 入了解這片土地的獨特魅力。讓我們一起展開這段豐富多 彩的旅程,探尋蘆竹區獨特的魅力所在! 27

28 第三章 一日走讀 人文樂活之旅 1 大古山步道 山腳鹿場 德馨堂 義美觀光工廠/源鮮智慧農場 (一)大古山步道 大古山步道公園是著名的網美景點,從大古山福山宮往上走只要 5分鐘就可以登上觀景臺,這裡海拔不高,但是四周沒有高山屏障, 中正北路 南工路一段 長安路二段 大古山步道 義美觀光工廠 源鮮智慧農場 山腳鹿場 山富街 山林路一段 大 古 路 德馨堂 南山 路三 段 山腳商業道路

29 視野良好,高鐵、桃園機場、機場捷運、高爾夫球場、綿長的海岸線 等盡收眼底,尤其是機場距離此地僅八公里,不時可以看到飛機起降, 是這裡最大的特色。黃昏時分,登上此處,欣賞彩霞滿天;夜幕低垂, 萬家燈火,更是媲美國際的百萬級夜景。 若要來到大古山登山步道公園,它的入口就位於大古山福山宮 旁,停車可以停在福山宮前停車場。大古山登山步道,除了可以看美 景外,每年這裡還會有不同的主題打造園區,歡迎大家可以找機會來 這裡拍照打卡。 (圖片來源:桃園市政府觀光旅遊局) ◆ 當夜色降臨,萬家燈火綻放於腳下,美不勝收 (圖片來源:臺灣美廟故事) ◆ 福山宮旁就是大古山登山步道公園入口,遊客可以在廟前停車再登山

30 第三章 一日走讀 (二)山腳鹿場 想跟梅花鹿、水鹿做親密接觸嗎?在蘆竹的山腳鹿場-水鹿之 家,可以近距離體驗。山腳鹿場提供套裝的導覽行程,包含鹿場實 況解說、梅花鹿生態習性解說、鹿角合影、餵鹿吃草、小鹿公仔彩繪 DIY、與梅花鹿賽跑以及餵小鹿喝奶,豐富的行程,每一項都很精彩, 提早預約還可針對需求安排行程。 鹿場裡的梅花鹿都非常溫馴,可以觸摸餵食,讓人彷彿來到日本 奈良。尤其是餵食小梅花鹿喝奶,是絕對不能錯過的體驗活動,工作 人員會提供奶瓶,裝入鹿場特別調製過的奶,餵奶的時候奶瓶拿高, 小鹿頭朝上吸奶時,好像在跟你拔河比賽,非常有趣。 ◆ 來到鹿場,可以聆聽實況 解說和生態習性介紹 ◆ 鹿場裡的梅花鹿都非常溫馴,可以觸摸餵食(圖片來源:蘆竹國小) (圖片來源:蘆竹國小)

31 (三)德馨堂 德馨堂始建於 1898 年,竣工於 1900 年,是桃園少數保存完整 的閩式傳統建築,目前為桃園市定古蹟。古厝優美的燕尾造型屋脊, 當年只有秀才才有資格蓋這樣的屋頂,從德馨堂的閩式建築形制到正 廳的閩南民俗圖騰,說明陳氏一門源遠流長的來臺史蹟,也是閩南先 民唐山過臺灣的縮影,傳承自祖籍閩南的居住空間、生活文化、民間 信仰、宗族親情,呈現在這座百年宅院裡。目前古厝開放民眾參觀和 學生戶外教學,而且還可以預約導覽人員導覽。 機場捷運計畫曾經將古厝列入徵收範圍,陳氏後人極力爭取古厝 列入古蹟,讓這座具有工藝價值和人文意義的老房子才得以保存,德 馨堂建築物和裡面傳統古文物能保存到現在,實在很不簡單喔! ◆ 古厝優美的燕尾造型屋脊(圖片來源:坑子溪休閒農業區)

32 第三章 一日走讀 (四之一)義美觀光工廠 義美食品是台灣最老牌的食品公司之一,成立於1934年,起家 厝在台北大稻埕,這是蔣渭水醫師的「大安醫院」原址,也是日治時 期台灣文化協會的登記會址,歷史意義非凡。 隨著生產規模越來越大,1980年代在南崁設立生產工廠,並逐 步擴大規模,多元化經營。目前這裡規劃有生產園區、生態園區和生 活廠區等。 生態園區包括榕樹園、森林路道、老樹再生、雨水收集、廢水處 理系統,可以事先申請園區導覽。 生活館有歷史文物展示,生產設備展示,還有手工麵包坊,見學 餐廳、童玩遊戲區、DIY教室(平日需提前預約)等;戶外補給站提 供飲料及冰品,大門口旁邊的觀光工廠門市也展示該公司的商品。 來到這裡可以邊學邊吃邊體驗,集教育、娛樂一次滿足,是適合 大、小朋友假日遊玩的好去處。 ◆ 傳統豆漿製法導覽解說(圖片來源:桃園市政府觀光旅遊局)

33 (四之二)源鮮智慧農場 座落在蘆竹的源鮮智慧農場,目前是全臺最大的智慧農場,來到這 裡可以探索七彩豐富的農業世界,參觀壯觀的種植景觀,五感體驗活蔬 菜的魅力;更不能錯過獨步全球的農業科技智慧農法,獨家iFarming 農法解析,藥食同源分享……等,唯有親身參與,才不枉此行。 源鮮智慧農場關注現代人的身體健康,在市場是高品質生食蔬菜 的第一品牌,從每天吃的食物出發,透過大數據收集,調整最適生長 的植物光源,並利用生物發酵液態肥及超微細氣泡水提供植物生長所 需元素,透過環境中充滿著音樂波動,鼓舞著每株青菜長大,達到「讓 食物成為你的藥,藥就是你每天吃的食物」的目標。 農場是結合觀光休閒、健康餐飲、購物、綠能及高科技未來農業 的複合式觀光農場,適合親子、學校、企業遊憩參觀體驗的場域。 (圖片來源:桃園市政府觀光旅遊局) (圖片來源:蘆竹國小) ◆ 源鮮智慧農場採用高科技管控生產,確保蔬菜品質 ◆ 源鮮智慧農場為複合式農場,結合觀光、購物飲食等, 除了介紹理念及種植技術,還能品嘗新鮮蔬菜

34 第三章 一日走讀 食農生態路線 2 坑子溪休閒農業區 英智農場 羽泰製茶廠 (一)坑子溪休閒農業區 蘆竹區內有一條重要的溪流經過-坑子溪,此條溪流造就蘆竹區 坑子溪休閒農業園區成為桃園市重要農業產區。讓這裡擁有豐富的茶、 稻米、綠竹筍等特色農產,以及多樣化的丘陵地形、山林景觀、川溪 水文、農用埤塘、閩南農村文化等資源。 坑子溪 377 山林路三段 377 巷 51 弄 山林路三段 坑子溪休閒農業區 英智農場 羽泰製茶廠 山林 路 三段 巷

35 園區重建一間土埆厝,是當地坑子里民社區營造的懷舊觀光地 點。土埆厝是傳統的房屋建築,早年蓋房子直接就地取材,主要以雜 草、牛糞混入泥土,並經日曬後製成土埆,外面再塗上石灰及泥土做 為牆壁。在進行重建時,坑子社區特別請許炬焦師傅遵循古法重建土 埆厝,讓土埆厝再現農業社會老建築物,土埆厝裡邊也展示坑子社區 四處搜集而來的古文物,舉凡是臺灣早期傳統家具、農業用具、生產 工具等等,彷彿是臺灣早期社會重現,先民胼手胝足的時光縮影,讓 遊客可以認識臺灣農村傳統的建築特色和人文歷史。 ◆ 園內的土埆厝為一展示建物,採古法製作,重現傳統建物(圖片來源:坑子溪休閒農業區)

36 第三章 一日走讀 (二)英智農場 英智農場園區內除了種植水稻、茶葉外,也種植各種不同的季節 性蔬果,還有生產柑橘、火龍果、洛神果醬等,根據季節的更迭,也 發展各樣不同的特色活動,包括採果、製作果醬及傳統米食DIY、生 態導覽等等。 英智農場以永續經營為宗旨,採取自然無毒、對土地及自然生態 衝擊最少的利用方式,生產現代人所需的自然、健康、無毒的農作物。 農場還與鄰近的頂社國小及外社國小合作,提供最佳的食農教育與環 境教育題材,並開放遊客親身體驗種植樂趣,達到寓教於樂為目標的 休閒農場。 ◆ 來到英智農場可以 DIY 天然的彩色草仔粿 ◆ 傳統米食DIY (圖片來源:英智農場) (圖片來源:蘆竹國小) (圖片來源:桃園市政府農業局) ◆ 天然的彩色草仔粿 (圖片來源:蘆竹國小) ◆ 也可以參與生態導覽

37 (三)羽泰製茶廠 羽泰製茶廠名字源自茶聖-陸羽的「羽」及祈求泰平豐收的「泰」 而來,主要生產蘆峰烏龍茶及蘆峰紅茶,尤其蘆峰烏龍茶可是必喝好茶。 茶園歷經四代耕耘已有百年歷史,茶樹品種有金萱、翠玉、迎香等,每 逢採茶時節,這裡茶香四溢,非常迷人。 羽泰製茶廠的後山就是一大片茶園,茶園周圍、道路旁種植許多 不同品種的櫻花,櫻花盛開時滿山嫣紅,花海一片,春意盎然,與茶 園相應生暉,構成一幅美麗的景緻。羽泰製茶廠也種植各種蔬菜水果, 規劃了品茶、製茶、農事、療癒園藝手作DIY等體驗活動,其中撿茶、 揉茶、擴香杯墊DIY、製作茶香烘蛋、品茶等活動,讓遊客能體驗最 傳統的農事活動。除此還能品嘗農忙後農家特別準備的傳統割稻飯, 完美呈現享當季、食在地、食材、餐桌零距離的綠色餐飲。 ◆ 茶廠規劃與茶相關及手作的體驗活動,讓來訪的遊客能親身製茶了解茶葉文化 (圖片來源:蘆竹國小)

第 四 章 秘境探奇 蘆竹除了上面介紹的這些景點,還有幾個非常適合親 子假日遊的秘境:可以到竹峰茗茶品嘗好茶、認識臺灣茶 文化;在桃林鐵道星光大道騎行鐵馬或漫步;參觀蘆竹大 夫第,一窺徽派建築的歷史文化風貌;到大古山親身感受 野百合花海的壯闊宜人;到友善環境的双源魚菜蚯共生農 場,體驗休閒農業的樂趣。 38

這些秘境都是值得我們探查的好去處,期待你的親自 探訪,你準備好了嗎?帶著熱愛一路前行,跟著我們的腳 步一起前往秘境探訪吧! 39

40 第四章 秘境探奇 竹峰茗茶,位於坑子溪休閒農業園區,這裡就像是一個藏在城市 和山海之間的小寶藏!園區位於接近林口的丘陵,周圍都是綠油油的 茶園。農場歷經四代傳承,現在由第四代老闆邱振平經營,以自然農 法種植茶葉,生產的茶葉常常獲得各種獎項肯定,民國 110 年更獲得 蘆竹區傑出專業農民表揚,百年茶園發光發熱,在高山茶當道的臺灣 茶葉中走出自己的一片天。 竹峰茗茶一直在努力做好茶,不僅要做出好喝的茶,還要讓大家 知道臺灣茶文化的重要,就像一代一代的家人把經驗傳承下來。走訪 竹峰茗茶,深入茶葉產區,享受品茶的時光,體驗臺灣的茶文化,讓 臺灣的茶文化源遠流長保存下去。 所以,如果你們想要品嘗好茶、探訪茶園、了解臺灣的茶文化, 不妨來竹峰茗茶看看吧! 竹峰茗茶 1 (圖片來源:桃園市政府農業局) ◆ 經營百年的竹峰茗茶,其茶園維持自然農法種植茶葉 ◆ 竹峰茗茶生產的茶葉品質優良,常常獲得各種 獎項肯定

41 桃林鐵道是臺鐵林口線的舊線,這條鐵道全長19.2公里,原本 是為了載運燃煤至林口火力發電廠及附近水泥工廠而設置,民國57 年通車,民國94年增設幾個簡易車站,命名桃林鐵路,行駛免費客 運列車,服務沿線居民,民國 101 年年底客運、貨運相繼停駛。 民國107年,桃園市政府規劃將鐵道路廊改建為人行步道及自 行車道並美化沿線景觀,每隔一小段路就有植栽造景還有長椅可供休 息,周圍民宅牆壁有活潑生動的彩繪。為了紀念桃林鐵路,特別收集 2000張照片做成巨幅馬賽克拼圖,鑲嵌在桃園高中月臺圍牆。鄰近 桃林鐵馬道的大有路附近規劃星光步道,利用白天蓄光夜晚能放光的 蓄光石與柏油路面混鋪,夜晚時星光步道閃閃發光,夢幻吸睛宛如陸 地版藍眼淚,是最有人氣的星光大道。 目前鐵馬路線從東側虎頭山開始,已經延伸到蘆竹海湖,已完成 14.8 公里,預計未來將與環島 1 號線自行車道系統串聯,建置桃園專 屬的城市風格自行車道。 桃林鐵道 2 (圖片來源:內政部國土管理署) (圖片來源:內政部國土管理署) ◆ 桃林鐵道保留部分鐵路路廊意象,轉型成為綠色廊道 ◆ 蓄光石星光步道宛如「陸地版藍眼淚」在夜晚時閃爍 著美麗的光芒,成為最新打卡點

42 第四章 秘境探奇 大夫第是古代朝列大夫、有功名人士所居住的府第。而蘆竹大夫 第是明末清初知府住家,現在是一座私人收藏,主人將位於安徽的古 典徽式書香世家宅邸拆除運至臺灣,在蘆竹重新將一磚一瓦、一柱一 梁組裝並回復原貌。這座建築是臺灣少見格局完整的大陸古宅,在蘆 竹重建後,內部設置咖啡館,並開放民眾參觀。 大夫第占地約 1,000 坪,為兩進四合院式建築,入門口設有抱鼓 石,古代只有官宦之家或是衙門才能設置,且圍牆高、內設天井,構 思精巧,自然得體;平面布局規模靈活,變幻無窮;空間結構和利用上, 造型豐富,講究韻律美,以馬頭牆、小青瓦尤為特色;在建築雕刻藝 術的綜合運用上,融石雕、木雕、磚雕為一體,顯得富麗堂皇。外觀 為白牆黑瓦,內部則採用雕花木樑柱,是典型的徽派建築。徽派建築 是中國古代建築重要的流派之一,工藝特徵和造型風格主要體現在民 居、祠廟、牌坊,被譽為「徽州古建三絕」。 假日不妨和家人來蘆竹大夫第喝喝咖啡、聽聽導覽,一窺徽派建 築的生活風貌。 蘆竹大夫第 3 ◆ 馬頭牆搭配小青瓦,白牆黑瓦 (圖片來源:蘆竹國小)

43 大古山野百合花季約在每年4、5月登場,這段時間正好是春夏 交接之際,氣溫適中,是野百合生長茂盛的時候,潔白的花朵會開滿 整座山頭。目前正在復育的野百合花有兩個品種,分別為4月底開花 的鐵炮百合與 7 月開花的臺灣百合。 蘆竹區擁有廣大的自然生態環境,在大古山常可見到野百合花朵 盛開的景象。野百合象徵純潔高尚、堅強不屈,其強韌的生命力,更 被視為台灣本土的精神代表。這些純白的花朵在綠草叢中綻放,宛如 百合仙子在草原上徜徉,展現著天真純淨與堅韌的美。 大古山野百合秘境 4 (圖片來源:桃園市政府觀光旅遊局) ◆大古山野百合花季約在每年的 4、5 月,潔白的野百合開遍滿山,非常漂亮

44 第四章 秘境探奇 野百合的芳香也能夠讓人沉浸在自然的芬芳之中,這種原生的臺 灣花卉,不僅展現了臺灣的生態豐富,也代表著人們對於自然環境的 保護與珍惜。如果你想親身感受野百合花海的美麗,歡迎到大古山, 在這片綠意盎然的山野中,與野百合一同迎接春夏之際,感受大自然 的奇蹟。 ◆ 配合花季,每年這裡都會舉辦不同的主題活動,本圖為 2022 年「大古山野百合光合派對」主題中的燈光藝廊造景 双源魚菜蚯共生農場是獨特且創新的農業模式典範,此農場不僅 是農產品的生產地,更是生態教育與休閒旅遊的完美結合。農場的核 心理念是魚菜共生系統,結合了養魚和種植蔬菜的生態循環系統,讓 魚類在水槽中生活,其排泄物被轉化為豐富的養分,再透過微生物作 用供應給水耕蔬菜。這種自給自足的循環系統不僅為蔬菜提供了天然 双源魚菜蚯共生農場 5 (圖片來源:桃園市政府觀光旅遊局)

45 的肥料,也使魚類得到了潔淨的水質環境,實 現了環境保護與農業發展的雙贏局面。除了魚 菜共生,農場還融入了蚯蚓農法,透過蚯蚓處 理農業廢物,轉化為高品質的有機肥料,進一 步提升土壤的肥力和植物的生長質量。 農場不僅關注生產過程的環境友好性,還 極力推廣健康飲食理念。在這裡生產的蔬菜無 化學農藥和化學肥料汙染,同時,双源魚菜蚯 共生農場還積極推廣農業教育和體驗活動,透 過舉辦各種教育營隊和工作坊,讓孩子可以親身體驗農業工作,從種 植、養殖到收穫,全方位了解食物從田間到餐桌的過程。 而双源魚菜蚯農場旁的落羽杉也是一個非常迷人的自然美景與 秘境。這片落羽杉提供了一個寧靜平和的環境,在陽光照射下,這 裡的景色更是美如畫,也吸引了不少愛好攝影的人來此取景,讓双 源魚菜蚯農場成為一個可放鬆心情、親近自然,體驗農業創新的絕 佳好地方。 ◆ 農場旁種植的一排排落羽杉,到了秋冬,能欣賞到紅黃交錯的秋色美景 ◆ 双源魚菜蚯共生農場結合了養魚和 種植蔬菜,形成自給自足的生態循 環系統 (圖片來源:桃園市政府觀光旅遊局)

第 五 章 回首蘆竹 咱的家鄉-「蘆竹」,有著這麼豐富的自然與人文資 源,值得深入地探索、遊覽,經歷了美好的走讀之旅,讓 大家對家鄉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亦使我們更愛這片美麗 的土地,以身為「蘆竹人」為榮! 46

在本章節-「回首蘆竹」,藉由完成學習單的每項任 務,幫助回顧家鄉的好風景、好地方、好資源,並請大家 化身為「愛鄉小尖兵」,動動腦、展開行動,一起為美麗 的蘆竹盡一份心力! 47

48 第五章 回首蘆竹 我的家鄉我來說 話我家鄉一:家鄉地名的由來 ●「蘆竹」就像許多地名一樣,地名背後的充滿著神祕故事,蒐集一 下相關資料,你將更深刻地了解「蘆竹」地名的意義,讓這個探索 之旅充滿愉快的驚奇!讓我們一起去發現這個美妙的地方吧! ● 透過上述資料的查詢,想必你一定知道,「蘆竹」地名的由來和一 種植物有關,可以在你居住的地方或學校,找找看這種植物,拍下 這種植物的照片,貼在下面表格中,或是在表格中畫下這種植物喔! 「蘆竹」地名的由來

49 話我家鄉二:家鄉路線規劃 ● 想和家人來一趟蘆竹一日遊嗎?以下有一個簡單又實用的路線規劃 小秘笈,讓您輕鬆地規劃一天的家鄉遊玩路線!跟著以下步驟,成 為一位旅遊小達人吧! ◆ 首先,在您的電腦上開啟 Google 地圖。只要輸入「Google 地圖」並 進入官方網站,您就能輕鬆進入地圖服務。 ◆ 在地圖上,您可以點選您想要遊覽的景點或輸入地址,甚至新增地點 名稱。只要在搜尋框中輸入地點名稱或地址,Google 地圖就會自動找 到相對應的位置。 ◆ 接著,點選畫面上的「路線」圖示,這將帶您進入路線規劃的功能。 ◆ 接著,請選擇您的交通方式。您可以選擇開車、大眾運輸、步行、機車 等。根據您的交通方式,Google 地圖將會為您規劃最佳的行程路線。 ◆ 一旦您確認了所有的景點和交通方式,您可以在畫面右上方找到「印 刷」或「列印」的選項,並將您所規劃的路線圖印下來。 我的一日路線:

50 第五章 回首蘆竹 話我家鄉三:蘆風清景竹步山林走讀趣 ★和我一起開心出遊的家人:(請圈出同行家人) ◎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哥哥、姐姐、弟弟、妹妹、 ★時間: 年 月 日 星期 ★地點(分段或定點): (○○山、公園、涼亭、寺廟、看景台、景點等) ★休閒活動方式:(請圈出休閒活動,可複選) ◎野餐、郊遊、健行、賞鳥、踏青、登山、觀景、 ● 親子共遊的路上,仔細觀察周遭環境的所見所聞,看看近處、看看 遠方、看看天上的雲、高山流水、鳥兒、蝴蝶、昆蟲、樹木、花、草、 魚兒,盡情發現自然萬物各種色彩、姿態、表情動作的美好感受, 以自己印象最深刻的路段或定點,完成以下任務,請以豐富色彩塗 滿笑臉。 一、蘆竹樂遊go: 二、蘆竹 fun 輕鬆: ★任務一看一看(眼到): ★任務五摸一摸(手到): ★任務三聞一聞(鼻到): ★任務二聽一聽(耳到): ★任務四踩一踩(腳到):

51 ★任務六請用ORID記錄(寫下或畫下)親子共遊五感學習的發現與 感受。 O 客觀、事實「看見什麼」?「發生了什麼事」? 你看到什麼?聽到什麼?聞到什麼味道? 手摸到什麼?腳踩到地上的感覺?發現到什麼?讓你聯想到什麼? R 感受、反應直接感受、反應與印象深刻之處 自然環境給人的感覺是什麼?印象深刻的地方在哪裡? I 意義、價值、經驗 學習心得:學習到什麼? 為什麼會有這種感覺?從中學到了什麼?還想到什麼其他的心情? D 決定、行動接下來要做什麼行動? 接下來想要做什麼行動?

52 第五章 回首蘆竹 ● 探索蘆竹山林大自然之美,請和家人一起發揮創意,運用身邊可以 取用的物品或撿拾地上的花、草、樹葉、樹枝等,擺放成一個創意 圖案,將擺放的畫面或圖案寫上主題並畫下或拍照貼上。 三、蘆竹 run 創意: ★親子共遊蘆竹最棒的回憶:請寫下或以畫圖、拍照貼上美好回憶和 感恩的心,並向家人大聲說出來!恭喜你完成今天的超級任務了~ ※ 請爸爸媽媽或家人給孩子鼓勵、讚美或肯定的一句話

53 話我家鄉四:觀光工廠-曼妙巧手展創意 ● 「蘆竹」真是個人文薈萃、尋幽訪勝的地方!除了有踏青好去處之 外,更有能動手 DIY 的觀光工廠,提供玩創意的空間。彩繪陶笛、 手做糕點、自製茶包以及蛋糕彩繪,充滿樂趣與驚奇。有趣的觀光 工廠可是到蘆竹一遊不可錯過的景點,值得您探索,一窺究竟喔! 卡司.蒂菈樂園 是誠陶瓷彩色部落 羽泰製茶廠 義美見學館 動動手經驗:將你親手製作物品的過程寫下來!或看解說詳細寫下製作方式! DIY成果照: 說一說:這些蘆竹的觀光工廠可是有年紀的,陪 著在地蘆竹人渡過美好歲月!參觀過後畫出或寫 出你印象中一件老古物。

54 第五章 回首蘆竹 話我家鄉五:農場主人,換我做做看 ● 親愛的小朋友,參觀完農場之後,發現要成為一個農場的主人,真 的是很不簡單。每一次學生來參觀時,事前要準備工作及物品,要 指導學生的內容,以及要提醒學生注意的事項,都要先規劃好。如 果你是農場的主人,要如何為學生服務呢?請設計二個活動,並寫 下你的備忘錄。 活動名稱/備忘錄 活動一:_____ 活動二:_____ 事前準備的工作 事前準備的物品 要指導學生的內容 提醒學生 注意的事項 農場主人的備忘錄:

55 話我家鄉六:走讀蘆築 穿越馨福 ● 圈出括弧中的正確答案,並把答案的文字隨機填入賓果卡中,每個 答案對應一格,填完後就可以和同學一起玩賓果遊戲了。 Q1. 擁有百年歷史的陳家德馨堂興建於【明、清】朝年間,為蘆竹區少數 保存良好的【閩南、客家】式傳統民居。因陳家先人考取功名,得以 興建北臺灣少見的【馬背式、燕尾形】屋脊建築,包含正身、前埕、 山門、圍牆,做工精緻細膩,據說出自當時著名的工匠猴仔師之手, 正廳有【福祿壽、松竹梅】三字,分別代表供奉的是【土地公、媽祖】、 【有功名的祖先、文昌帝君】和祖先牌位。 Q2. 五福宮興建於【明鄭時期、民國時期】,至今已有三百多年歷史,相 傳是由【鄭芝龍、鄭成功】的士兵迎來,為桃園市境內最古老的【文 昌廟、財神廟】,祭祀主神為【天上聖母、玄壇元帥】,也是蘆竹區 的信仰中心,進入廟殿祭拜時要龍門進虎門出,所謂「入龍喉出虎 口」,以神明的坐向為準,祂的右側是【龍、虎】門。宮內有一座使 者公蛇洞,洞內目前住有【錦蛇、龜殼花蛇】,傳說是玄壇元帥的部將。 Q3. 五福宮和德馨堂目前是【國、市】定古蹟。 Q4. 五福宮的建築非常具有特色,請看圖片圈選後填入方格中。 A.【剪黏、銅雕】 B.【木雕、交趾陶】 C.【木雕、剪黏】

56 第五章 回首蘆竹 (請隨機填入 16 個答案後,就可以開始玩賓果連線遊戲喔!) 1.請問最多可以連成幾條線呢?( )條 2.你完成幾條線?( )條 3. 寫下你對德馨堂或五福宮印象最深刻的地方?

57 「走讀蘆築 穿越馨福」闖關卡 年 班 姓名: 住在德馨堂的三位青蛙王子被可怕的怪物抓走了,心地善良的小勇 士,快提起你的勇氣,過關斬將,將三位可愛的王子帶回德馨堂吧! (老師可以自己或指派學生擔任關主,或是請學生自己在 註 記打勾也可以,只要找出德馨堂三個重要建築特色就算過關喔!) 起點 燕尾 尺仔磚 直櫺窗 終點

58 第五章 回首蘆竹 話我家鄉七:護我家鄉行動-愛鄉 DFC 小尖兵 全世界很多小朋友正為了關心的議題展開了愛與創意的「DFC」 大挑戰,「DFC」行動的全名是「Design For Change」,是在印度 河濱學校之Kiran Bir Sethi校長及善心人士們所發起,希望學生即使 年紀小,也可以嘗試用四個步驟來進行翻轉小行動,讓身邊需要幫助 的人事物或所處的地方變得更好! 在此邀請親愛的你,化身為「愛鄉 DFC 小尖兵」,動動心、動動 腦、動動手,透過以下行動步驟,一同關心家鄉,為我們的家鄉-蘆 竹貢獻小小的一份心力吧!(不限呈現方式,文字、繪圖、照片、影 像皆可,選擇最能表達你的小尖兵行動方案的方法,記錄下來這珍貴 的行動,與家人、師長、同儕分享) 行動一:感受小精靈~“Feel” 說明:請用「心的放大鏡」看一看、想一想,有沒有發現周遭 或家鄉有什麼需要變得更好的地方呢? 行動二:想像小畫家~“Imagine” 說明:請用「想像的畫筆」畫一畫或寫一寫,也可以請教專業 人士、上網搜尋資料,記錄你所能想到的改善方法之設計圖或 擬定計劃表!

59 行動三:實踐魔法師~“Do” 說明:不要小看自己的力量,只要你願意、用對方法,大家都 可以有「實踐的魔法力量」,用行動實現你的好點子,快把你 的「愛鄉 DFC 小尖兵」努力過程呈現在下方吧!(如果覺得自 己的力量不夠大,也能邀請身旁的大家共同合作~) 行動四:分享小主播~“Share” 說明:各位小尖兵,恭喜你進行到第四步驟,請變身成「分享 小主播」,用「分享的麥克風」或各種分享方式(寫下、畫下、 錄下、拍下……等),快將你的「愛鄉 DFC 行動」成果,讓大 家知道,為你的勇敢與愛家鄉的心喝采!並有機會向你學習! 我選擇的分享對象: 「愛鄉 DFC 行動」分享內容: ○家人 ○師長 ○同儕 ○其他: 參考資料來源:社團法人臺灣童心創意行動協會官方網站-「DFC 學習 法之四步驟-感受、想像、實踐、分享」https://tycaa.dfctaiwan.org/

發行人:張善政 總策劃:劉仲成 策劃:林威志、沈可點、楊苓、黃琳棋、黃從孝、王寵銘、周世欽 諮詢委員:許民陽、李慧慧 總召集學校:桃園市蘆竹區南崁國民小學 蘆竹區召集學校:桃園市蘆竹區蘆竹國民小學 蘆竹區召集人:余錦屏 編輯委員:余錦屏、盧美枝、許詩怡、趙婉卿、鄧秀琴 洪采婕、吳伊惠、江博安、陳麗美 美編印刷:加斌有限公司 出版者:桃園市政府教育局 地址:桃園市桃園區縣府路 1 號 出版日期:中華民國 113 年 8 月 走 竹 言士四貝 一 蘆風清景 茶香悠悠 桃園市推動國民小學在地學課程教材 蘆竹區

蘆間秘境,古厝百年 傳 逐風踏春,體驗農遊 慢活趣 蘆風清景 茶香悠悠 蘆竹 區 桃 園 市 推 動 國 民 小 學 在 地 學 課 程 教 材 蘆竹 區

RkJQdWJsaXNoZXIy MTYzM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