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器風情 大溪木器遠近馳名,從 二百多年前先民開拓墾殖時, 就因臨近山區容易取得木材, 遂由早期的農具、家用器具 開始奠基。河運興起,大溪 一躍成為重要河港後,造就 不少巨商富賈,也造就豪宅 和華麗家具的需求,不少從唐山引進的匠師紛紛在大溪落籍,並廣募 學徒,進而培育眾多手藝精良的匠師。雕刻師傅的手藝,加上山區盛 產紅檜、槐木、樟木、肖楠木等上等木材,以及大溪出產的特佳漆料, 如此在各方條件的配合下,大溪逐漸建立起家具之鄉的美譽。 大溪民眾崇尚信仰,其寺廟林立,由此也衍生出眾多的社頭。在 如此宗教氣氛濃厚的環境中,大溪木器的走向與文化,也跟著與宗教 產生綿密的關係,匠師藉著雕刻神像和神桌的過程,表達了對神明最 虔誠的敬意,而其呈現的工藝水準與多元豐富的面貌,也成就了大溪 木器聞名的指標,尤以神桌、紅木家具的工藝更是聲名遠揚。 時至今日,隨著時代的變遷,大型神桌的需求大幅減少,大溪木 器工藝也開始朝轉型之路而努力,展現出更多元的工藝風貌,期盼賦 予這項傳統產業有更創新的格局與未來。 豆食之鄉 大溪地區並未生產黃豆,但早年大漢溪航運便利,可以進口黃豆, 加上碼頭工人需要蛋白質來源,以致豆製品產業興盛,其中黑豆干是 大溪特有的產品,會開始製作黑豆干有兩種說法: (圖片來源:桃園市立 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 堂和神桌) ◆ 一張大溪神桌,透過 木工、鑿花裝飾、塗 裝,代表著大溪木藝 的分工合作精神。現 代居家面積較小,神 桌尺寸也配合縮小 了,且形式較為簡單 10 第一章 大溪概覽
RkJQdWJsaXNoZXIy MTYzM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