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河階地形 在御成路古道徐徐前行的路上,請一定要記得駐足停留欣賞隔著 大漢溪非常具有特色及代表性的河階地形。古大漢溪原向西北流由桃 園臺地入海,後因臺北盆地沿山腳斷層陷落,由鶯歌、三峽方向的河 川向源頭(溯源)侵蝕,襲奪古大漢溪的水,使古大漢溪轉彎改流向 臺北盆地,幾次的河川改道加上長時間河水沖積與向下侵蝕作用,形 成以大漢溪為分界、東西兩側對稱的河階地形。 大溪河階大致可分為四階,第一 階又稱月眉階地,地勢低窪平坦,是主 要農作栽種區;第二階又稱內柵階地, 因地勢平坦,腹地較大,也沒有下層窪 地的水患憂慮,最適合開發與居住, 所以形成發展最早、人口最密的大溪中 心;第三階為上田心仔階地,腹地面積 最小;第四階又名三層階地,為最高階, 鄰接山區。 (圖片來源:桃園市政府新聞處) ◆ 大溪河階的第一階是月眉休閒農業區,結合農遊體驗成為大溪觀光新亮點 (圖片來源:許民陽教授提供) ◆ 從御成路古道往下俯瞰,可見大溪河階主要有 三階 16 第二章 半天走讀
RkJQdWJsaXNoZXIy MTYzM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