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正公園 中正公園位於河東地區,是大溪第 一座公園,設立於日治時期,原名「崁 津公園」。1909年改名「大溪公園」, 是當時台灣十二名勝之一。民國41年 由桃園縣政府納入縣立公園。公園的南 端設有當時的總統蔣中正先生的行館, 因此改名為中正公園。 中正公園有豐富的自然樹景,可以 見到樟樹、榕樹、九芎、楓香、茄苳等 百年老樹,走到崖線步道,還能遠眺大 漢溪河階地形,觀賞武嶺橋、大溪橋、 崁津大橋及石門大壩,風景奇佳。小朋 友,你知道中正公園內曾有桃園第一座 設立的日本神社「大溪神社」嗎?走在 參拜道上見到了五座石燈籠,眼前的 「超然亭 」 是神社在戰後拆除留下的基 座上改建的,園內可見的石椅、石桌皆 為當時神社附屬遺跡。 大溪木器產業發達,木器文化與居 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木製童玩的陀螺 也是大溪代表性文化。1980年代,大溪陀螺文化鼎盛,街坊鄰居總吆喝著到廟口 打陀螺。走到了中正公園的「陀螺廣場」,不禁讓人遙想當年人人打陀螺的盛況。 公園中央的「相撲場」,矗立一座檜木搭建的唐代風格涼亭,木料接合以榫接方式 施作,外觀看不到任何鋼釘,是民國106年市政府為推動觀光與傳統文化保存, (圖片來源:桃園市政府觀光旅遊局) (圖片來源:中華民國相撲協會) ◆ 中正公園的石燈籠,重現了日治時代風情 ◆ 公園內以檜木搭設相撲場,恢復舊時風貌 20 第二章 半天走讀
RkJQdWJsaXNoZXIy MTYzM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