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德區-三元宮
根據書籍所載,八德區的開發由霄裡社域而起, 清朝乾隆年間隨著霄裡大圳的開築,由山腳泉孔開導水源,灌溉八塊厝等地,開墾地區逐漸向外擴張,造就今日都市發展的空間風貌,所以水利設施與埤塘資源,是八德區早期先民開發的重要自然資源;而緊鄰桃園市街區的大湳地區,則是隨著桃園後火車站的開發,軍事基地與戰後外省移民眷村的設立,形成八德區另一個發展的核心地區。
走過時空,重新發現家鄉的歷史記憶與空間移轉。
家鄉是我們出生與成長的地方,從家鄉的歷史開發、地理位置、廟宇古蹟等,往往與我們生息相通,孕育形成家鄉的獨特印記。細細的回想家鄉的過去圖像,就像靜靜地凝視著一張張泛黃卻帶有情感的老照片,這一次帶著你我的足跡,掀開家鄉歷史的課本,再一次構築起家鄉的記憶。
我們的家鄉八德區,舊有的地名稱為「八塊厝」,相傳是最早來開墾的總共有八戶人,各自興建了一座房屋,所以稱作「八塊厝」;在台灣光復後,改名為「八塊鄉」,因為居民認為名稱不好聽,所以改稱為「八德」,也有發揚我國固有道德的意思。八德區是桃園市面積最小的行政區,地勢平坦且埤塘遍布,所以從本地開發以來,良田沃土造就本區興盛的農業, 稻米與有機蔬菜是本區重要的產物,有機蔬菜更是北台灣首要的供應區。
多元族群的匯聚也是本區的特色,早期是凱達格蘭族南崁 四社之一的霄裡社平埔族人所居住,後來閩南族群以及漳州籍詔安客家人逐漸移入共同開墾,成為主要的人口,客家族群、外省榮眷、新住民等,在今天都成為八德地區的成員。八德區更是本島最大的馬祖人居住地,許多馬祖人,已在本地落地生根第二代、第三代,帶來獨特的離島文化,就連現今我們在街頭隨手可見的蔥油餅,也是當初馬祖移民為了謀生所帶來的家鄉風味。
祖先開發台灣時,帶著冒險的精神尋求新生活, 清代文學家郁永河所寫的《裨海紀遊》,在他探訪桃園之時,曾留下一段記載寫著:「自竹塹迄南崁八九十里,不見一人一屋,求一樹就蔭不得。」可見先民開發桃園地區時,環境相當不好,然而,祖先憑藉著毅力,克服自然環境,建立了新的家鄉。
對於早期開發的先民而言,如何撫慰來到陌生環境的惶恐, 和如何謀生同等重要。而這也就是家鄉信仰對於開拓先民的重要性,舉凡:開漳聖王、三山國王、三官大帝等,都是先民開發所帶入台灣地區的宗教信仰。想要了解神明與信仰,可從廟宇的探索為起點。現今具有歷史痕跡的都市,都可見到百年風華的廟宇,莊嚴的守護著街頭的每一角落。是臺灣鄉土教育中 重要的一環。
探訪廟宇的故事,猶如家鄉記憶的延伸,從霄裡社的玉元 宮、八塊厝的三元宮、廣福宮、大湳的龍山寺,在香煙裊裊中, 雙手合掌的祈禱,是對神明的尊崇,也是對於世代傳承的連結, 連結的是你我與土地的感情,與家鄉同框的記憶。
現在,牽起你我的手,順著先民開發的足跡,以八塊厝的 三元宮為起點,從三界公的信仰中,探索人與土 地的和諧連結, 一同寫下八德區的開發故事。
清朝從明鄭王朝的手上接收台灣之後,一開始是採取消極管理的態度,為了管理方便,禁止人民駕船出海謀生。因此早期先民,必須透過偷渡的方式,歷盡千辛萬苦才能來到台灣開墾新天地。
在遠渡重洋的過程中,雖然先民可以僥倖偷渡上船,但面對台灣海峽的暗礁與著名的黑水溝,要能平安踏上「台灣」這塊土地,還是容易遭受許多的困難與危險。
曾經有個讀書人做了一首詩,描述客家先民渡過臺灣海峽 到臺灣辛勤開墾的辛苦,文字中描寫著一段話:「勸君切莫過臺灣,臺灣恰似鬼門關,千個人去無人轉,知生知死誰都難」 在這段文字中,就可以體會到早期祖先來到台灣開墾的辛苦與 不安,面對渡台的風險,凸顯出我們的渺小與脆弱,為了讓自 己可以更有信心面對生活中的困頓與不安,透過向神明虔誠祈 求的信仰,一方面可以和遠方思念的家鄉有連結;另外一方面, 也可取得日常生活上的精神寄託與安慰。因此,在地歷史悠久的廟宇就成為家鄉重要的活動場所。
三元宮是八德區最古老的傳統廟宇之一,源自先民在八塊厝發起建碑,祈求天、地、水三官保佑百姓開墾平安。
有關三元宮確切的修建時期,因為缺少創建初期的碑文或 是相關文獻資料,現今仍存數個說法: 第一種是《臺灣舊地名 之沿革》謂:「境內有創建於清乾隆二年(西元 1737 年)之 古廟三元宮,奉祀三官大帝……」;第二種是《桃園縣志》所 稱八德三元宮與霄裡玉元宮同為清乾隆五十二年( 西元 1787 年) 建廟;最後一種則是《淡水廳誌》中提及「三官祠,一在 八塊厝莊,清嘉慶八年(西元1803 年)疫災,莊民建設」。雖然這三份資料所提供的年代都不一樣,但大致上可以推論三元宮 應該是興建於清朝乾隆年間。
在八德區有兩所具有歷史的廟宇,他們是八塊厝的三元宮和霄裡的玉元宮,兩座廟宇的建廟的時間相仿,也都缺少明確的文史紀錄,而霄裡玉元宮原來也是以三官大帝為主神,是因為之後供奉玉皇大帝後,才改名為玉元宮。
在《臺灣舊地名之沿革》所描述的三元宮,難以辨別究竟所指稱的是霄裡或是八塊厝的三元宮,因此今日多半認為位於八塊厝的三元宮,係於清乾隆52 年(西元1787 年)所建, 然而,無論是《淡水廳誌》或是《臺灣舊地名之沿革》所提到的建廟時間,如果這幾本書籍所記載的內容無誤,那麼位於八德地區的三元宮與玉元宮,可以推論是北台灣地區,最早有供奉三官大帝的信仰源起。
三元宮中歷來神靈威顯,尤以祈雨靈驗聞名遐邇,其間歷 經多次修建,雖然正確年代不詳,最初廟宇的樣貌已經難以推 知,只知道大正12 年,鄉中耆宿士紳見宮中彩繪脫落,所以地方仕紳決定改建廟宇,經鄉里民眾集會議決,終於大正14 年擇吉恭請諸聖神還宮,完成重建工程。光復初期,因為八德 地區的發展相較於落後鄰近鄉鎮,所以三元宮仍得以維持原有 樣貌,直到民國54 年,八德地方人士鑑於三元宮樑柱早經蝕蛀將要傾倒,所以再度成立修建委員會,籌劃三元宮重建事宜, 歷時二年,工程完竣,廟貌從樸素改為富麗莊嚴,在民國90 年起,陸續進行後殿屋頂翻修、重建環保金亭、增建太歲殿(龍邊)供奉太歲星君及文昌殿(虎邊)供奉文昌帝君、新建二樓凌霄寶殿供奉玉皇大帝等,讓廟宇更為完善。
隨著台灣經濟起飛,大量的中小型加工廠移入八德地區, 此時的八德隨著外移人口的增加,市容也已改變甚多,三元宮 也更換了全新的面貌,唯有廟前一側成排的茄冬老樹,依舊維持原有樣貌與三元宮的神明們,持續著守護的街角上的每一 個人。
八德區,是我們從小長大的家鄉,位於桃園市境之東北, 即桃園台地之東北側,屬坪頂台地,也是銜接桃園台地與台北盆地之重要門戶。這裡的海拔高度大約是110 公尺到150 公尺,地形相當平坦,屬於桃園台地的一部分。本區東鄰新北市鶯歌地區、西接中壢台地、東南鄰接大漢溪谷,北與桃園區接壤、西南與平鎮區為界。
本區的東半部,以前是屬於河床地帶,泥土累積相當的厚, 下雨後因為地下水位升高,形成軟爛泥,也就是所謂的「湳地」, 「湳地」就是「爛地」的音轉,而這也是「大湳」地名的起源。
八德區屬於南崁溪水系,區域內以茄苳溪為主要的河流, 茄苳溪總共經過五個區,溪流的源頭在龍潭區十一份,向北流經過大溪的番仔寮、員樹林和南興,穿過八德的霄裡地區,經過桃園區進入蘆竹區,最後在南崁西郊流入南崁溪後,再進入台灣海峽。茄苳溪流經本區域的地方,溪流與桃園大圳所修築的人工渠道交互錯雜,形成一片具有豐沛水利資源的農耕地區。
三元宮位於八塊厝的庄頭和庄尾之間,區域內的重要道 路,例如,興豐路、建國路、廣興路、長興路和中山路,多半是以三元宮做為中心向外擴展。此外,三元宮的鄰近區域,有許多重要「自然景觀」與「人文設施」,值得小朋友與家人朋友利用假日休憩時間仔細去踏查探訪。例如:在中正路社會住宅旁的「呂宅著存堂」,是傳統的紅磚三合院,保留著清末到日治時期原本的樣貌與空間格局,是一棟珍貴的特色老房。
位於建國路與建興街的路口的「餘慶堂公祠」,是八德區邱家的公祠,這一棟建築物牆基為洗石子,立面為水泥牆,精美的屋簷屋瓦,充滿日本建築風格,雖然沒有被列為市定的古蹟,卻曾經在二次大戰期間,作為「日本神風特攻隊醫護隊長駐所」以及「神風戰機疏散區通訊指揮中心」,直到日本戰敗投降後才歸還邱氏宗族。
在三元宮周遭還有豐德公園、建德公園等提供居民休憩的場所,成為我們日常休閒旅遊、體驗學習的良好場所,進一步探訪這些場所,能夠豐富我們的學習生活,而在造訪這些名勝、古蹟時,應遵守規定並維護環境整潔;發現名勝、古蹟遭受破壞時,主動通報管理單位,以維護這些場所的永續經營。
從廟宇的名稱上,不僅可以看出屬於宗教的教派,也可以進一步瞭解到廟內所供奉的神明,例如「龍山寺」在台灣有五座,多半源於晉江龍山寺,因此供奉的神明為觀世音菩薩。而供奉土地公的廟宇則多半以「福德」為廟名,從廟名和供奉神明的關聯性,就可以瞭解到三元宮所主祀的為「三官大帝」, 這種能夠從廟名看出主祀神明的蛛絲馬跡,值得小朋友進一步探究。
在台灣的信仰,多半源於大陸地區的信仰,早期為了可以平安渡過台灣海峽,更為了可以在蠻荒險惡的台灣安身立命, 先民將故鄉的香火隨身帶著並以小屋供奉,就形成最初廟宇的原貌,所以,從廟宇也可以進一步瞭解到當地居民的祖籍地, 例如泉州的移民多半信仰清水祖師,而漳州的信仰則是開漳聖王,從供奉的神明上除了可以反映出原鄉的歸屬,也可以進一步瞭解人們對於生活的需求,例如:希望考試順利,就會供奉文昌帝君;希望多子多孫就會拜註生娘娘;而希望農作順利的話,就會拜神農大帝。
換句話說,神明也可以具有功能性,瞭解不同神明的故事,除了可以增加拜拜時的親切感外,更可以讓拜拜時有著更多的圖像畫面,接著就來探訪三元宮所供奉的神明:
三官大帝是源自中國自然崇拜的神祇信仰。古代稱天、地、水為三官,亦稱三元。天官一品,是紫微大帝,專責人間賜福, 即「天官賜福」;地官二品,是清虛大帝,專責赦免人們的罪, 即「地官赦罪」;水官三品,是洞陰大帝,專責解人的災厄, 是「水官解厄」。天、地、水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必要條件。因此人們對天、地、水產生自然崇拜,而後經道教發揚光大,塑造出「三界爺」或「三界公」,是僅次與玉皇大帝的神祇。三官大帝主宰天地水三界福禍,供奉三官大帝的廟宇,均會在天官農曆正月十五、地官七月十五、水官十月十五聖誕這三日舉行法會, 為民眾賜福、赦罪、解厄。
八德三元宮三官大帝的外觀特徵:三官並列,相貌均類似,中為天官、左為地官、右為水官,三座神尊區別方法則為天官雙手持奏板位置在正中央、地官雙手持奏板位置偏右手、水官雙手持奏板位置偏左手。
媽祖就是天上聖母,是臺灣最普遍信仰的神衹之一,每當 信徒生活不順利或是健康出現問題,都會選擇到廟裡尋求媽祖的保佑,庇佑著百姓的媽祖就像是一位慈祥的母親,守護著你我的日常生活。
在台灣所供奉的媽祖有多種面貌,像是八德三元宮和鹿港天后宮所供奉的是黑面媽祖,而台中大甲鎮瀾宮、苗栗通霄拱天宮是粉面媽祖,至於台南大天后宮則是金面媽祖,仔細觀察供奉媽祖的殿中還有兩尊頗具有故事性的神像,也就是千里眼和順風耳,他們是媽祖的左右侍衛。媽祖的聖誕是農曆的三月二十三日,每年接近此時,供奉媽祖的廟宇多半會辦理盛大的祈福或是繞境活動,像是大甲鎮瀾宮所辦理的繞境活動,已經成為全台著名的宗教盛事。
生兒育女是我國傳統文化當中的一件大事, 所以主管生育的註生娘娘也就成為台灣廟宇當中常見的神祇。註生娘娘又稱送子娘娘,因此,無論是想要生男或是生女的婦女,大多會求助於註生娘娘,她的生育簿上有記載生兒育女的紀錄, 所以,只要她一查,便知道該讓婦女生男或育女, 或是接受祈願予以刪改,註生娘娘的形象是粉面, 綁高頭髮,右手執筆,左手握 有生育簿,她的聖誕是農曆 三月二十日。
福德正神就是我們所稱的土地公,客家人稱伯公,土地公信仰源自於對於天地的崇敬,也就是我們居住地的守護神,而這樣一個和我親近的神明是怎麼來的?相傳古代有一個名叫張福德的人,生平喜歡幫助旁人,因此深受鄉里之間人們的愛戴, 也因此他過世後,為了感念他生前的幫助,人們會祭拜以感謝他在世的恩德,而在祭拜的過程中也得到靈驗的回應,因此土地公逐漸成為民間最為普遍的信仰之一。
在眾多神明中,土地公的神格並不高,但其知名度與親和力是名列前茅,在台灣,有句話說「田頭田尾土地公」,可見土地公信仰之普遍。現金在廟宇當中所見到的土地公,多半留有長鬍子,手持木杖或是捧著金元寶,他的聖誕是農曆的二月二日。
我國傳統習俗認為,在每一個年頭,都有一位神明掌權當 年的一切凡間事務,像是班上的值日生,而在那年當值的神明, 就稱之為太歲,主掌世間人們的吉凶禍福,依六十甲子為一週期,人們習慣稱為「六十甲子太歲」,如遇到甲子年,甲子即是太歲,遇到乙丑年,乙丑即是太歲當值的太歲。和一般的神明不同,太歲在傳統上被看作是兇神,如果我們想要興土木、遷房舍,要避免在太歲當值的位置,以免在「太歲頭上動土」, 每一年為了祈求平安順利,不同生肖的人,也會有所謂的安太歲,藉此避免災禍。
在一般傳統的觀念中,認為考試通過可以做官,是家族中可以光宗耀祖的大事,因此象徵考試功名的文昌信仰,也就成為漢人當中重要的神明。
文昌帝君是讀書人祭拜的對象,主管考試、命運,及助佑讀書撰文之神,是文人、求科名者所最尊奉的神祇。現今所見到的 文昌帝君,是文官的造型,蓄有鬍子,身著官帽、官袍,手持 文昌筆,每年的二月初三也是文昌帝君的聖誕。
無論是在廟宇當中所奉祀的神明,或是民間對於神明地位的認知,玉皇大帝都被奉為萬物的主宰,也就是所有神明的領導者,尊稱為天公。
在廟宇當中,常將供奉玉皇大帝的凌霄寶殿放在最高層,以表示對於玉帝的尊重,而一般台灣廟宇當中,都會在入廟口處有一個天公爐,也是對於玉皇大帝的尊敬。在廟宇當中,玉皇大帝深著龍袍,頭戴帝王的帽子,手執玉柄,他的聖誕是農曆正月九日。
在努力工作的同時,我們都還是會祈求 神明保佑,除了讓家人健康平安之外,也希 望工作可以順利賺錢,因此財神就成為傳統信仰當中常見的神明,民間相傳武財神就是 『趙公明』,認為趙公明手下所掌管的四名 小神,分別是招寶、納珍、招財和利市,因而理所當然成為財神。天官武財神的特徵是 黑臉,身穿黑色鎧甲,善使鐵鞭,並以神虎 為座騎,農曆三月十五日是他的聖誕千秋。
家鄉的民俗慶典活動,蘊含著先人的經驗與智慧,這些節慶活動,有些是配合先民的農耕作息,也有的是結合習俗活動, 像是正月的春節、元宵節等。這些傳統的節慶活動多半擁有豐富的故事與信仰,透過祭祀與民俗慶典活動,一方面可以答謝神明,另外一方面也可以祈福或是豐收。
隨著時代的變遷,節慶或是民俗活動也會隨之轉變,例如: 客家人以往會有以神豬祭祀義民爺的習俗,然而隨著社會風俗的改變,對於生命的尊重,傳統神豬祭祀的儀式也逐漸有了轉變,改以麵粉和水果製成的神豬來祭祀,一方面符合對於動物保護的生命教育,另外一方面也可以有效的減省不必要的浪費, 雖然習俗的慶祝活動在實質上會有變化,但不變的是對於天地間神明的尊敬與對於土地親近的連結。
在台灣三官大帝因為神格較高,因此甚少舉辦有如媽祖繞境的活動,多半是配合農作物的收成辦理祭祀活動,例如天官配合元宵節、地官配合中元節、水官則是在稻作收割後的農曆十月十五日,每逢此時,三元宮均會辦理盛大隆重的道教科儀, 藉以慶祝三官大帝的聖誕,除此之外,天官逢農曆正月十五的元宵節,亦即所稱的「上元」,當天除了吃元宵、看花燈之外, 還要祭拜三官大帝,以祈求天官賜福;而農曆七月十五,亦是我們所稱的中元節,一般認為是祭祀祖先亡靈的時後,然此時正逢地官聖誕,因此當日也會辦理地官祭祀活動和普渡法會。
而在三官大帝各項的祭祀活動當中,最重要的就是農曆十月十五日的下元節日,這一天又稱為「消災日」,三元宮在當日會祭祀主司解厄的水官大帝,祈求百厄不至。
在這些祭祀的節日當時,都可以欣賞到廟方所辦理的傳統民間戲曲表演,在欣賞民間戲曲謝神的演出中,可以發現家鄉民俗的特色,並且增加節慶的熱鬧氣氛。
香火鼎盛的三元宮,每逢農曆二月二日的土地公聖誕,都會辦理具有悠久歷史傳承的「祈龜」活動。
「祈龜」又稱「乞龜」,許多廟宇在元宵節舉行「乞龜」祭典,乞得的龜,則需掉頭朝外,並於龜上插香, 由乞龜者迎回家中,象徵迎回福瑞之氣
台灣的乞龜活動源起於閩南族群的信仰活動,八德三元宮每年配合農曆二月二日土地公生日,會盛大的舉辦祈龜的慶典,廟方與信眾會將龜供奉於廟宇中,開放信眾自行擲筊,取得聖筊者可帶回米糕製作成的祈龜, 象徵在土地公庇佑下,來年平安順利,信眾則需在來年製作稍大的米龜還願,讓其他信眾祈求,並將福氣延續至下一位幸運信眾,以感謝土地公一年來的庇佑。
在桃園市有著二十餘座祀奉三官大帝的廟宇,是全台灣最多的,這點和桃園市稱為「千塘之鄉」,有著豐沛的水利資源與農耕活動有著緊密的關聯,因為三官大帝的信仰具有強烈的自然與水利的色彩,所以受到早期先民開墾時的喜愛。
近年來,透過信仰領導者的共同努力,持續發揚三界公追根溯源的祭祀活動,活動已經陸續進行了三年, 透過取水溯源的歷程,一方面提醒著後代子孫飲水思源的良好美德,另一方面也結合水圳的導覽行程,帶領孩子認識桃園地區重要的人文資產,也就是石門大圳的周邊設施。
在台灣眾多的廟宇,隨著規模與所在區域的差異,雖在外貌與空間安 排有些許的差異,然而廟宇的基本空 間格局多半大同小異,小型的廟宇僅有單殿,而比較大型的廟宇則會有三進或是四進的格局,一般而言,廟宇均可大致區分為: 山門、廟埕、前殿、正殿、後殿,而方位則有所謂龍邊和虎邊的區分。
山門多半用來區分寺廟與外界的分隔,在三元宮並沒有山門的設置;廟埕廣場的功能是提供辦理慶典活動時所用,三元宮的廟埕廣場與中山路交接,是一個開放型態的廟埕廣場;前殿是進入三元宮必經的地方,置有天公爐壹座與兩根雄偉的龍柱,是參拜正殿神明的所在處;正殿是供奉主神的地方,在三元宮正殿供奉著三官大帝,正殿的裝飾華麗,增添正殿富麗堂皇之氣息;在八德三元宮後殿供奉的是天上聖母、太歲、文昌帝君、註生娘娘、土地公等神明;八德三元宮二樓的凌霄寶殿供奉玉皇大帝,其旁設有鐘鼓樓,用途在於神明進出或迎送友廟神明時,用來敲擂助威之用。
入廟參拜之時,不要忘記從龍邊進入,從虎邊出廟,一般而言,龍邊與虎邊是從正殿神明的角度往天公爐看去,正殿神明的左手邊是龍邊,右手邊則是虎邊,龍邊是尊位象徵著陽性, 因此門口的石獅子為公獅,相對的虎邊象徵著陰性,也就是門口的石獅子是母獅,下次進廟參拜的時候,可以仔細的觀察, 也不要忘記從龍邊進,再從虎邊出喔。
為了顯示神明與人間民眾的差異性,神明所居住的廟宇,也就成為人們工藝美感所展現的所在,無論是廟宇中的陶塑、 石雕、木雕、楹聯或是彩繪等,上面的吉祥圖案與深具意涵的文字,都讓廟宇的建築之美增色不少,形成現今都市發展中的一個傳統特色之美。
在認識了三元宮的格局空間後,小朋友對於去廟裡拜拜時, 可以循著規畫的路線並且攜帶一顆崇敬的心,向神明們祈求保 佑身邊的事物,踏進廟宇的那一刻,不知你們是否曾經抬頭看 看三元宮的建築特色,在重劃區高樓大廈聳立的今日,三元宮 仍然保有先民傳統工藝的美感,接下來就讓我們一同欣賞並且 探索這座美感與質感並陳的美感建築。
三元宮正處於八塊厝發展的樞紐區域,周遭的交通道路四 通八達。因此,也是地方上辦理重大慶典、集會或是聚集的場 所,為了顯示出廟宇的莊嚴與敬崇,工匠們無不在廟宇的裝飾 藝術上費盡心思,大到整體建築,小到細部雕刻,無一不是藝 術的精采呈現,舉凡: 剪黏、交趾陶、斗栱、雀替、龍柱、壁 畫、石蚵、彩繪、樑飾等,都是民間工藝品極致的表現。
踏入三元宮前,抬頭即可見到屋頂裝飾著多彩細緻的寶塔和花鳥走獸,尤其是屋頂燕翹起處的雙龍作品,這些作品多半都是「剪黏」與泥塑(交趾陶)的藝術作品,「剪黏」最早流行在漳州與泉州一帶,隨著唐山(大陸)師傅傳入台灣,「剪黏」顧名思義就是「先剪再黏」,是一種立體鑲嵌飾的裝飾藝術,傳統的剪黏多半是以石灰、糯米、瓦片為主要創作的材料,而後逐漸也有使用玻璃材料作為剪黏的創作基材,讓作品的色彩更增鮮豔。
「交趾陶」則來自於大陸廣東,屬於陶土工藝作品,主要用在屋頂及牆上作為裝飾,運用雕塑的方式呈現出花卉、動物或是傳說的故事,增添廟宇教化傳教的功能,另外一方面也增添廟宇的美感莊嚴氣息。
提到三元宮現有的「交趾陶」與「剪粘」作品,就不得不 介紹一代匠師陳天乞於民國56 年(1967)參與修屋頂時所作 的剪黏泥塑作品,陳天乞(1906~1991)出生與大陸泉州, 師承泉州匠師洪坤福,他的作品構圖嚴謹,擅於布局,他所創 作的交趾陶作品,人物頭大身小,手腳比例較身軀略長,服裝 飾品皆細緻講究至為精美,可以看出創作時捏塑技巧的精熟, 而他所作的龍體剪黏,都栩栩如生,也是剪黏業界所津津樂道 的作品。
在三元宮中仔細觀察,可以看到陳天起匠司所留下珍貴的 作品,也可以看到當時的落款提名,例如:正殿兩旁牆上尚有留存嫦娥觀鏡、彭祖焚香等作品,下次小朋友去三元宮拜拜時, 不妨仔細看看,陳天乞大師的作品。
我國傳統的廟宇建築都是用石材和木材為基礎建造而成,為了顯示出對於神明的尊崇,會再加上一些雕刻的裝飾,例如:石鼓、龍柱、壁雕、石獅、斗拱、雀替、藻井等美化的雕工,內容從神仙傳說、蟲魚鳥獸到道德故事等,雕工十分精細,是台灣民間工藝的精華所在,透過這些工藝作品,展現出台灣早期民間生活的文化與信仰。
三元宮的石刻作品,最為人們樂所稱道的就是石匠張火廣的工藝作品,張火廣原籍泉州惠安縣(1874 - 1937), 日治大正十二年(1923)遷居來臺, 居住在臺北大稻埕,曾參與木柵指南宮、八里天后宮、中壢仁海宮和八德三元宮整建時的石雕工作,北台灣的各大廟宇裡,也常見張火廣的石雕工藝作品。
在三元宮有兩對日治時期的龍柱,左柱刻仙人騎獸像,右柱則是仙人乘鶴像,龍柱上有穿鑿孔,是三元宮龍柱的特色, 而在踏入前殿時,還可以看到「抱鼓石」上各刻有「石匠張火廣」和「惠安張火廣」等字跡。
三元宮的木雕作品同樣為後人所津津樂道,大正年間整建之時,木雕由桃園首席的匠師葉金萬負責,他來到台後世居於八塊厝三元宮旁,他建造的廟宇,除了桃園、新竹、苗栗一帶,更遠及屏東等地的廟宇, 留下許多雕工精細、生靈活動的作品。
走入三元宮內正殿上的獅子雕飾更是活靈活現,多層次通透的雕工堪稱神乎其技,為三元宮增添了傳世的藝術美感。
楹聯又叫對聯,就是貼在柱子上的對句。楹聯是豐富多元的民間文學,寺廟楹聯綜合宗教、民俗、文學、雕刻、書法等藝術。值得我們在參拜廟宇時,仔細地欣賞內容與相關的意涵。
三元宮的楹聯別具特色,一踏入三川門,就可以看到「三官望重,元氣存神」等語,展現出對於三官大帝信仰的重視與尊崇。而到二樓供奉玉皇大帝的凌霄寶殿前,則可以看到「功蓋三皇五帝,心存萬類群生」這幅楹聯,尊崇玉皇大帝為神明主宰的地位象徵。持續探訪廟宇的每一根柱子或門邊,還可以發現許多具有文學素養的楹聯,值得你我細細品味。
最後提到的是廟宇的彩繪工藝,在廟宇建築的裝飾中,常運用在三個地方: 第一個是廟宇的柱子、門扇或藻井處;第二個是灰牆與梁柱上的彩繪作品;第三個就是在最引人注目的廟宇大門,用彩繪的方式畫上天王、將軍等門神,講究形象威嚴、
莊重和逼真。
走入三元宮仍然可以見到許多富含教育意義的彩繪作品, 然而,在台灣因為氣候濕熱,加諸以廟宇香煙裊裊,彩繪作品不易保存,每隔一段時間就必須要將原有的畫作重新增色或是繪製,因此具有歷史意涵的彩繪作品實難以觀察,參考相關資料,三元宮於大正年間、民國 54 年以及 82 年均有過較為重要的整建,現存的彩繪作品,應為近代的畫師蔡龍進所繪,雖然難以考究前人所遺留的彩繪作品,但仍保有一定的藝術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