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讀大溪-河階小鎮、水岸探祕
桃之夭夭原野,種下歷史痕跡。園屋內人聲冉冉,迴盪著、生聲不息。
大溪位於桃園市的中部偏東,北鄰八德,西接平鎮及龍潭,南隔石門水庫與復興相望。東鄰新北市的鶯歌及三峽。 大溪地區距今 3500 年至 2000 年之間已經有人類居住及活動的紀錄。早在漢人大量入墾之前,境內分布許多平埔族社群與高山族部落原住民在此居住。根據歷史文獻紀載漢人在清朝康熙末年應該已經沿著大嵙崁溪進入本地區開發。至清朝乾隆初期開始有大量的漢人進入開墾,閩籍與粵籍的移民同時在此開發,迄今已有三百多年歷史了。
大溪最早的名稱叫「大姑陷」,是由泰雅族語音譯而來,到了清同治初年,《淡水廳誌》寫成「大姑崁」。同治五年(1866 年),大溪舉人李騰芳奏請改為「大嵙崁」,光緒 12 年(1886 年)設置大嵙崁撫墾局。日治時期,大嵙崁設大溪郡役所,是因這裡濱臨大嵙崁溪畔,因溪而得名。民國 39 年桃園由新竹縣分出獨立為桃園縣,大溪自此成為桃園縣十三鄉鎮之一。民國104 年桃園縣升格為直轄市改稱桃園市,大溪鎮改稱大溪區。
近年來大溪區的人口數大約為九萬五千人,在桃園市的 13 個區裡面排名第 9 名,但因為大溪區的土地面積較大,僅次於復興區。河西地區因為有新興的埔頂都市計畫區,人口相對比較多,約佔全區人口數的 65%。 大溪居民以閩、客族群居多,其中慣用閩南語的族群比客家語族群多, 據客家委員會調查推估客家人口比例約占全區的三分之一。依民國 112 年大溪居民的族群統計資料,平地原住民部分約有三千七百人,其中以阿美族最多,約三千四百人;山地原住民部分約有三千三百人,其中以泰雅族最多,約二千六百人。
民國 50 年代臺灣經濟起飛,都市地區就業機會增加,不少的原住民紛紛自原鄉部落移居都市。以大溪地區來說,從花蓮、台東移居至此的阿美族人,有些住在城市中的公寓或大樓,如僑愛地區、儲蓄新村、瑞興國宅; 有些則沿大漢溪河岸居住,會選擇入住河岸,主要是看中它的自然環境, 可以在溪畔傳承原鄉的採集、農耕、捕魚等生活方式,慢慢形成了都市部落,如大漢溪左岸的撒烏瓦知及崁津部落。 阿美族人把家鄉的植物輪胎苦瓜、樹豆等成功的種植在河岸,繼續在河岸地區採集野菜、種植蔬果、捕捉魚蝦,常續性地保有阿美族人日常生活的邏輯與分享的文化,遴選頭目、組成年齡組織、通行母語、辦理豐年祭、傳承木工技術等,在都市邊緣營造類似臺灣東部家鄉的地景與文化空間, 發展出別於都市的人文與自然的新關係,成為實踐原住民族食農教育典範的場域。
位在大溪老街的普濟堂,從日治時期就有關聖帝君聖誕遶境習俗。每年農曆六月廿四日關聖帝君聖誕前,各社頭會先行演練,當天一早依序遶境,遶境隊伍穿插豐富多彩的護衛神將「大仙尪」,加上鞭炮與鑼鼓喧鬧市街,到了夜間,眾社頭更使出渾身解數,齊聚至普濟堂廟埕前向關聖帝君致敬,讓遶境活動帶向最高潮。 「社頭」是大溪特有的藝陣文化,有的以相同行業組成,例如日治時期以木器業者成立的協義社、以土水業者成立的慶義社;也有以周邊廟宇組織為基礎,號召聚落內對參與社頭事務有興趣的居民參與,例如依附仁安宮的仁安社;或者由地方仕紳號召成立,如以一心里里民為基礎的一心社;而民國 90 年代末期成立的哪德社,以「不煙、不酒、不檳榔、不打架、不拉K」為號召, 吸引相同理念的人參與組成。 超過百年歷史的遶境文化,不僅是大溪人引以為傲的民俗文化資產,更蘊含強大的在地向心力,藉由盛會傳承傳統禮俗,也凝聚在外落地生根的遊子回鄉。
大溪木器遠近馳名,從二百多年前先民開拓墾殖時, 就因臨近山區容易取得木材, 遂由早期的農具、家用器具開始奠基。河運興起,大溪一躍成為重要河港後,造就不少巨商富賈,也造就豪宅和華麗家具的需求,不少從唐山引進的匠師紛紛在大溪落籍,並廣募學徒,進而培育眾多手藝精良的匠師。雕刻師傅的手藝,加上山區盛產紅檜、槐木、樟木、肖楠木等上等木材,以及大溪出產的特佳漆料, 如此在各方條件的配合下,大溪逐漸建立起家具之鄉的美譽。 大溪民眾崇尚信仰,其寺廟林立,由此也衍生出眾多的社頭。在如此宗教氣氛濃厚的環境中,大溪木器的走向與文化,也跟著與宗教產生綿密的關係,匠師藉著雕刻神像和神桌的過程,表達了對神明最虔誠的敬意,而其呈現的工藝水準與多元豐富的面貌,也成就了大溪木器聞名的指標,尤以神桌、紅木家具的工藝更是聲名遠揚。 時至今日,隨著時代的變遷,大型神桌的需求大幅減少,大溪木器工藝也開始朝轉型之路而努力,展現出更多元的工藝風貌,期盼賦予這項傳統產業有更創新的格局與未來。
圖7-5、圖7-6◆ 一張大溪神桌,透過木工、鑿花裝飾、塗裝,代表著大溪木藝的分工合作精神。現代居家面積較小,神桌尺寸也配合縮小了,且形式較為簡單(圖片來源:桃園市立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堂和神桌)
大溪地區並未生產黃豆,但早年大漢溪航運便利,可以進口黃豆, 加上碼頭工人需要蛋白質來源,以致豆製品產業興盛,其中黑豆干是大溪特有的產品,會開始製作黑豆干有兩種說法: 第一種說法是因為黑豆干的基本調味料是焦糖(糖烏)。焦糖兼具滷味與防腐雙重功效,所以在冷藏設備還未發達的時代, 以焦糖來滷豆干是保存豆干的最佳方式。當天未賣完的豆干經過焦糖一滷再滷,豆干就會呈現黑褐色,就是所謂的黑豆干了。 第二種說法是大溪豆干老店「萬里香」第二代老闆江宗萬先生的看法:他認為黑豆干原就是不同的製作方式,例如以「鹼」滷過的豆干是呈淡橘色,若以焦糖來滷就會呈現深褐色,是因不同的處理方式而得名的。
大溪有得天獨厚的河階地形與肥沃土壤,加上農家辛勤培育,讓大溪擁有美麗的田園景觀和膾炙人口的農產品。根據大溪區農會歷年農作物產量的統計,種植面積最大的是稻米,其次是綠竹筍,再者是韭菜。 大溪綠竹筍及韭菜迭有盛名。大溪的綠竹筍香脆多汁無苦味、纖維細緻無渣,每年 5 月到 8 月間是其採收期。大溪韭菜則集中在中新里的韭菜專業區,由大溪農會輔導栽種,每年入秋後的 9 月是韭菜花盛開的季節,滿園的韭菜田小白花怒放,宛若一片白色花海,美不勝收,值得一遊。
我們規劃了兩條適合半日遊的路線,帶你探索古道, 觀察河階地形,遊賞大溪第一座公園及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群。指引你深度走讀大溪,領略河階小鎮之美。GO !一起出發吧! 親愛的讀者,利用假日走讀是很棒的休閒活動。大溪是一個充滿自然美景與濃厚歷史風華的瑰寶之地,無論是要欣賞自然風光或感受人文風情,都有許多景點可供選擇。
御成路古道為大溪河西地區三大古道之一(另兩條為齋明寺古道、蟠龍崎古道),興建於 1788 年,原是為了便於當地通往關西、龍潭而修築之路徑;1923 年日本東宮太子來臺時曾走訪此路徑,當地仕紳募資將其原來的泥路修築為今日所見的石板道路,也因此命名為「御成」,有一座紀念碑設立於國防大學中正嶺後門入口處,其上所刻即為當時捐款名錄。 御成路古道也稱「九號崎古道」, 這裡是桃園大圳的第九個涵洞,桃園大圳是日治時期的水利工程,開始興建於 1916 年, 一直到 1928 年各主支線才全數完工,由於桃園臺地地勢較高,所以日籍韓裔技師張令紀大膽地決定從大嵙崁溪上游「石門峽」取水,以讓海拔較高的河水,可以灌溉桃園大部分的田地,但是由於取水口位置甚為偏遠,而且必須鑿穿山壁, 開發導水隧道以便送水至八德,用當時的技術來說,可以說是一件十分困難而龐大的工程。興建時因工程難度高而不幸殉職者多達數十名,古道上的「供養塔」記載著殉職名單與開鑿歷程,塔邊向下望去可看到流水湍急的導水隧道,塔前立有桃園大圳之建圳歷程圖文看板。除了歷史遺跡,御成路古道也是著名的油桐花步道,每年春夏之際,一邊健行還可一邊欣賞五月雪飄落石板的浪漫自然美景。
在御成路古道徐徐前行的路上,請一定要記得駐足停留欣賞隔著大漢溪非常具有特色及代表性的河階地形。古大漢溪原向西北流由桃園臺地入海,後因臺北盆地沿山腳斷層陷落,由鶯歌、三峽方向的河川向源頭(溯源)侵蝕,襲奪古大漢溪的水,使古大漢溪轉彎改流向臺北盆地,幾次的河川改道加上長時間河水沖積與向下侵蝕作用,形成以大漢溪為分界、東西兩側對稱的河階地形。 大溪河階大致可分為四階,第一階又稱月眉階地,地勢低窪平坦,是主要農作栽種區;第二階又稱內柵階地, 因地勢平坦,腹地較大,也沒有下層窪地的水患憂慮,最適合開發與居住, 所以形成發展最早、人口最密的大溪中心;第三階為上田心仔階地,腹地面積最小;第四階又名三層階地,為最高階, 鄰接山區。
御成路古道另一端可連接齋明寺古道,此古道是早期大溪及員樹林間信徒往返齋明寺朝拜的必經道路, 古道最初路面是由鵝卵石排列鋪設而成,民國 12 年(1923 年)改鋪石板, 石材取自大漢溪,為齋明寺創始人聘工人鑿切、鋪疊而成,方成為現如今的石板路古道。齋明寺為古道上最著名景點,初建於道光末年(1840 年代),是大溪最古老的禪寺,也是桃園市定古蹟。 齋明寺史可分為齋教時期與法鼓山時期,民國元年募款改建成今日所見三合院式建築。期間曾接觸日本佛教,易名為「齋明寺」,而後推動完整回歸佛教,到了民國 88 年,符合派系傳承的聖嚴法師接下印信,成為齋明寺第七任主持,從此齋明寺歸屬法鼓山。 寺宇四周沒有人聲鼎沸的市集或車流量大的幹道, 環境清幽,民國 19 年於寺廟後方建萃靈塔,可眺望大漢溪夕陽,成為昔日大溪八景的「靈塔斜陽」;沿塔前緩坡拾步而下,可見一座悄然佇立林蔭之中的敬字亭, 亭頂為葫蘆造型,取福祿之意。亭身分三層,上層為祭祀空間,奉祀造字先師倉頡牌位;中層為焚字紙空間, 底層為通風與收藏字紙處,建築比例勻稱,構造保存完整。敬字亭除了體現客家先人惜紙重字的理念,也默默見證了齋明寺的百年歷史。然目前似無通道可接近,亭身周邊雜草蔓生,僅留說明牌矗立其上。
中正公園→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武德殿/歷史館/工藝基地)→環境教育課程與 DIY
中正公園位於河東地區,是大溪第一座公園,設立於日治時期,原名「崁津公園」。1909 年改名「大溪公園」, 是當時台灣十二名勝之一。民國 41 年由桃園縣政府納入縣立公園。公園的南端設有當時的總統蔣中正先生的行館, 因此改名為中正公園。 中正公園有豐富的自然樹景,可以見到樟樹、榕樹、九芎、楓香、茄苳等百年老樹,走到崖線步道,還能遠眺大漢溪河階地形,觀賞武嶺橋、大溪橋、崁津大橋及石門大壩,風景奇佳。小朋友,你知道中正公園內曾有桃園第一座設立的日本神社「大溪神社」嗎?走在參拜道上見到了五座石燈籠,眼前的「超然亭 」 是神社在戰後拆除留下的基座上改建的,園內可見的石椅、石桌皆為當時神社附屬遺跡。 大溪木器產業發達,木器文化與居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木製童玩的陀螺也是大溪代表性文化。1980 年代,大溪陀螺文化鼎盛,街坊鄰居總吆喝著到廟口打陀螺。走到了中正公園的「陀螺廣場」,不禁讓人遙想當年人人打陀螺的盛況。公園中央的「相撲場」,矗立一座檜木搭建的唐代風格涼亭,木料接合以榫接方式施作,外觀看不到任何鋼釘,是民國 106 年市政府為推動觀光與傳統文化保存,與企業單位合作,並覓請大溪當地的專業木工老師指導新建而成,重現日治時期公學校學童在公園相撲場比試相撲的景象。
大溪有許多自日治時期保留至今的建築物,為妥善保存這些歷史建築並傳承百年大溪的生活和文化,桃園市政府於民國 104 年 1 月成立「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透過建築物修復、展覽、教育推廣等方式, 呈現大溪的自然、人文、環境、居民生活及木器產業。 武德殿建於日治時期 1935 年,日本統治台灣期間,提倡武士道精神,在各地修建「武德殿」,作為警察及青年子弟修練柔道、劍道的場所。武德殿的建築屋身為磚造、屋架為木造。民國 39 年後,武德殿改為大溪憲兵隊營舍,民國 88 年憲兵隊撤離後,民國 93 年登錄為歷史建築。現在來到武德殿,可以欣賞這棟特殊的日式建築,也可以看到針對大溪的自然、人文與環境的特展。
走讀大溪能在百吉林蔭步道中找到臺灣山鷓鴣、花和尚五色鳥、灰喉山椒鳥等山區鳥類的蹤跡,還有日治時期的輕便車軌道,隨著後慈湖的開放,提供民眾另一個假日休閒據點。 大溪觀光資源豐富,無論是人文歷史、自然生態、地景營造及休閒農業等,都深具地方特色。我們規劃了兩條一日遊的走讀行程,第一條路線要帶領大家參觀後慈湖、漫步百吉林蔭步道及體驗地方休閒農業。第二條路線沿著大漢溪水岸踏查月眉人工濕地、山豬湖生態親水園區、中庄吊橋及調整池、大嵙崁親水園區及韭菜專業園區。GO !帶著愉快的心情出發囉!
一座美麗的湖泊靜臥在大溪往復興區的山區中,隨著軍事單位的解禁,讓曾經披上神祕面紗的世外桃源-「後慈湖」,逐漸成為人們探索歲月的場域,無論四季如何更迭變換,這裡的每一寸景色都是一幅畫。 後慈湖原名龍過脈埤,其外觀呈現細長的半月形,是桃園農田水利會的灌溉埤塘,湖邊種植李樹、梅樹等植物,還有臺灣特有種肖楠木的森林浴步道,沿途鳥鳴蛙啼景色迷人。天氣晴朗時,山光水色倒映在湖面上,形成後慈湖最具代表的景色。 後慈湖於民國 98 年重新開放參觀,保留了 5 棟戰備辦公室的原始風貌,現在改設為文史紀錄館、復刻展覽館、生活空間復刻館、生態館及地形展覽咖啡館,融合了不同歷史記憶的元素,也有留下不同時間的空間設計。 園區步道由慈湖側門進入後,越過小丘陵,約兩公里路程,園區豐富的生態有人面蜘蛛、鳥類、蛙類十分多樣,漫步其中並欣賞後慈湖的倒影,享受悠閒自在的時光。
舊名八結的百吉地區,是早期大溪往來角板山的必經之路,先民採樟、山產通行頻繁,造就林蔭古道群。百吉林蔭步道於民國 87 年開放,全程 2.8 公里皆是坡度平緩寬闊柏油路面,僅供遊客行走,是一條無年齡限制的入門步道,適合全家共遊。 春末夏初的傍晚來訪,可以尋著黑翅螢、山窗螢的點點螢火,享受夏夜的靜謐。每年 5 月,油桐花灑落蜿蜒步道,色彩鮮艷的黑鳳蝶、蛇目蝶、竹紅弄蝶穿梭其中,沿途可見杜鵑、山棕、腎蕨、筆筒樹、大葉桉等樹種。臺灣山鷓鴣、臺灣竹雞、臺灣藍鵲等臺灣特有種鳥類會在冬季的步道與你相遇。白頭翁、花和尚五色鳥、吵雜的紅嘴黑鵯、灰喉山椒鳥、大冠鷲、黑鳶及巨嘴鴉等山區常見的鳥類,也能在步道中找到蹤跡。 百吉林蔭步道除了可以體驗無比的自然風貌外,更能接受歷史文化的洗禮。位於百吉林蔭步道旁的舊百吉隧道在日據時代是具有人行、防空及疏散功能的隧道,並兼做角板山戰略據點。於民國 96 年轉為觀光步道,現今還保留日治時期架設的輕便鐵路及可以載人載貨的臺車(手押車),飄散著懷舊及神祕的氛圍。
百吉休閒農業區位在桃園市大溪區復興里,鄰近湳仔溝生態水岸及阿姆坪生態公園,豐富的生態、自然悠閒的農村環境與景觀,發展出友善環境的綠色休閒農業。 金針花海是桃園市政府農業局攜手百吉休閒農業發展協會栽種, 數量多達 17 萬株,花期從每年 5 月初一直到 6 月中,讓大家在北部也能看到花海美景。5 至 6 月金針花期間每當假日在遊客中心前還有熱鬧市集,手作活動加上當地特產,適合全家出遊。 位在大溪百吉隧道旁,是由桃園農業改良場輔導百大青農創立的黑木耳農場。農場克服了天氣限制,透過溫室栽種多種香菇,並藉由一日菇農體驗課程、菇菇小學堂及 DIY 等活動,推動食農教育,讓大家能夠了解有機的定義跟價值,為我們生長的環境盡更多的心力。
月眉人工濕地是利用水生植物達到淨化生活用水而設置的生態公園,與山豬湖生態親水園區相鄰,距離老街約莫兩公里,若不喜歡人擠人的喧囂,沿著石板古道或是迷宮巷下行,往月眉停車場方向,沿著大漢溪河岸旁悠閒漫步,大約半小時的路程即可到達月眉人工溼地生態公園。 月眉人工濕地生態公園於民國 108 年種植了將近 400 株落羽杉, 經過四年的生長已成為拍照熱門景點,樹影倒映在溼地上,只要抓對時機,人人都可以拍出如天空之鏡般的夢幻景色,周遭也有鋪設可供行走的道路,不妨放慢腳步細細品味。
民國 107 年竣工的山豬湖生態親水園區以生態探索、環境觀察及親子共享的理念打造, 減少人造水泥設施,具有生態保育、生態淨化以及水資源再利用的環境特色。 園區主要規劃了以下幾個區域:永福溪跨橋、螢火蟲舞臺、星空草原、濕地觀察棧道、林下小徑、飛鳶平臺、樹蛙水岸、藍鵲講臺。 全區面積達 18 公頃,以六個自然溼地串聯,生態豐富,除了蜻蜓、樹蛙、螢火蟲外,還有臺灣特有種臺灣萍蓬草等著你來探索。而桃園市水務局接續在大漢溪山豬湖推動第二期計畫,將設立占地 28 公頃的「大嵙崁地質公園」,展現大漢溪河床歷經造山運動所形成的河階地形與古化石,成為桃園市第二座地質公園。
當我們沿著生態公園走回入口處,映入眼簾的是民國 112 年初才完工的中庄吊橋,總長 419 公尺的大溪中庄吊橋,串接大漢溪兩岸, 大幅增加了山豬湖及中庄調整池間旅遊的便利性,而中庄吊橋也是目前全臺最長的懸索式吊橋,橋上最多可供 560 人通行,兩端有即時通行人數看板,騎腳踏車的遊客上橋後必須用牽的方式行進。走過吊橋來到河的西岸,立刻感受到與河東截然不同的景象,一望無際的開闊: 中庄調整池。中庄調整池是一座讓人心曠神怡又實用滿點的平地水庫,總長 2.9 公里單向環池車道及步道,沿途配置休憩座椅,倚坐其上, 天光雲影,舒適宜人。然而其有效庫容量 505 萬噸,平時蓄滿,若颱風來時導致水庫上游原水濁度飆高,可備援供水板新及大湳給水廠達七天以上。
大溪韭菜專業園區有著北臺灣最大的栽種面積,每年農民都會保留部分區域讓韭菜開花取韭菜子,也因此博得九月雪的美名,近年設置了許多裝置藝術供遊客拍照打卡。然而園區內的韭菜都是農民會收割的農作物,喜歡拍照的民眾還請千萬小心,不要踏壞了美麗的韭菜田。
李騰芳古宅,又稱為李舉人古厝,始建於清咸豐十年(1860 年), 完成於同治元年(1862 年),地址在桃園市大溪區月眉里。本宅於民國 74 年 8 月 19 日由內政部公告為臺閩地區第二級古蹟。 李家原居於福建省詔安縣,來臺一世善明,字德耀,又稱李九公。他先由臺南登陸,初居楊梅,以販肉為業,輾轉來到桃園縣大溪鎮美華里的小角仔定居,稍有積蓄後則買土地,因而致富。善明公之第五子先抓遷至月眉開墾,先抓之子炳生以屠宰業起家,後利用大嵙崁溪(今大漢溪)航運之便,經營米穀運輸,獲利不少,使家業蒸蒸日上, 家號名為李金興。 李騰芳是炳生的第三子,本名有慶,字香閣,號蘭亭,官名騰芳, 生於嘉慶十九年(1814 年)。咸豐六年(1856 年)四十三歲時中秀才,同治四年(1865)五十二歲時中舉人,於是李家科名遠播。 目前李宅外埕的兩對旗杆座,就是李騰芳中舉後所立,而李騰芳古宅則是清代中葉以後,臺灣一般在家族地位上昇後,為了光耀門楣而擴建家宅的實質範例。
李騰芳古宅所在地位於大漢溪東側的河階上,因為此河階形如新月,所以稱為月眉。宅坐西朝東略偏南,面積約一公頃,從營造方式和材料來看,本宅的規模並非完成於同一時期,應是後來逐漸添建的。 古宅前有一半月形水池,水池和主建築之間被兩道院牆劃分為外埕與內埕兩部份。宅院本身是一個以四合院為基本格局的兩進多護龍建築群,本古宅具有強烈的防衛性格,不僅護龍形成層層外包的形式,基地四周亦有莿竹環繞,四個角落還建有銃櫃,現在還遺留西北角一座。 李騰芳古宅的建材以紅磚、砂岩、土墼磚牆為主。第一、二進的屋頂是硬山帶翹脊的形式,但其一大特色則是第一進屋脊曲線緩和,第二進卻較為彎翹。屋脊的剪黏十分華麗,並且作成避邪祈福的圖象。 門廳與正廳的大木結構是全宅木作最精細的部份,除了左右廂房檐柱之外,第一、二進中央三開間的柱子都用梭形的木柱。門廳與正廳都用抬樑式結構,雕飾華麗,突顯出李家崇高的地位。而正廳兩側牆面素白,路線只有墨線勾勒的畫幅,看來格外淡雅高貴。
門廳及後方廳堂廂房我們可以看到代表五品官位的翹起式燕尾屋脊,而兩側護龍則為馬背屋脊。至於裝飾上,無論從棟樑、斗拱到牆面、門扇、窗櫺等,皆有荷花、石榴、金瓜、鳳梨、桃子、蝴蝶、蜜蜂等各種花草及吉祥雕飾,不論浮雕、透雕皆屬上乘之作,以其精美華麗、細膩渾厚顯現閩式建築的人文之美;也同時象徵家族興旺、多子多孫的意涵。
簡送德古宅位於大溪內柵路二段,興建於 1897 年,傳統閩式三合院建築至今保存完整,正身七開間、五間見光,正廳凹壽開門、側間開窗,為正身與左單護龍、右雙護龍形式,建築作工精細,紅磚色彩飽滿,磚砌法多變化,極具藝術價值,迄今有百餘年歷史。民國 50 年曾修復最右側傾倒的護龍,後續也經歷多次局部修復,包括修補屋脊、圍牆、山牆與題換磚瓦等。 簡送德為善於經商的地方仕紳,現今大溪和平路的德記商行當時正屬其所有,當年簡送德決定在此定居後,從今中國福建招募師傅興建宅邸,並命名為「永安居」,廳外對聯「永紹宏基克勤克儉繩祖武, 安居陋室惟忠惟孝振家聲」為其勉勵後代字句。 三合院護龍圍牆式的建築,外牆是寬型紅磚鋪成,豔紅華麗;但其實古厝的屋牆是以「土埆」為結構,建築最為特殊的地方,在於所有階梯、窗戶都屬整片石材建構而成;另外一個絕無僅有的景觀特色, 就是整個三合院的內埕廣場,全部是綠油油有如童話般的綠草,圍牆前端種植有各種灌木花樹。
圖7-50◆ 簡送德將宅邸命名為「永安居」,廳外有對聯「永紹宏基克勤克儉繩祖武, 安居陋室惟忠惟孝振家聲」(圖片來源:桃園市政府文化局)
圖7-51◆ 簡送德古宅內部保存完整,深具歷史意義(圖片來源:桃園市政府新聞處)
此外,牆壁上深色磚塊拼為「卍」與「囍」字,變化豐富,被認為深具藝術價值。古宅歷經百餘年,屋頂滲漏影響牆體、木構屋桁意開裂及蟲害損害,在簡氏後人支持下,民國 103 年為桃園市府指定為市定古蹟,也取得文化部再造歷史現場計畫補助和辦理修復工程,桃市府文化局著手修復計畫,以「修舊如舊」方式進行,預計民國 113 年底完工,屆時古厝風華應可重現於世人面前。